设计中的“简约”与“初心”

2018-10-25 10:33张娜娜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简约初心传统

张娜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满足物质生活的情况下,文化层面的意识形态以及认知观念也在不断的提升,现代化的发展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使得现代性的设计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为人们提供独特的生活模式,形成了全球性的产业链以及信息网。但快速的发展节奏,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表现出现代性设计中的双重现象,在让人类享受更优质生活的同时也有着无法避免的阴暗面。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社交变得更加广泛,对生活品质、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高涨。但当今世人正处于一种大量的商业化、市場化信息被动输入的状态。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色彩艳丽的商业广告以及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展示方式制造的多元化宣传,丰富化的身体感受和视觉体验等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充斥双目。换句话说,在人们的生活中,物质上的渲染已经进入到了一种“饕餮盛宴”的享受状态,这种“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应接不暇。

在2006年,技术专栏作家大卫·波格(David Pogue)把人们喜欢自己被摆在不必要的功能中的现象称为:“夸耀效用原理”。就如现在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手机APP,很多开发的软件功能对大众来说是不需要的,增加的功能越多,产品附属的附加价值就会增多,人们购买时价格就会上调,生产厂商以及销售厂商对产品的维护成本就会越来越高,随着时间的推逝,新功能开发的越多,就越难发现真正适应或适合用户需求,符合开发价值的产品。艺术史学者杭间教授在《设计的善意》这本书里曾经谈到:“好的设计是一个适合的设计,创造不是设计的最高标准。设计肯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原理,一个是成本计算。”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的设计界经常会用到“创造”这个词,片面的认为“设计”等于“创造”,但是创意不是独立的个体单独存在,需要与社会经济以及利益达到平衡。创意不是本质,而是一种被经济利益冲昏头脑外在的东西,如果一味的追求创意,设计师就变成了资本家榨取人们利益的雇佣和帮凶。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设计者来说,对创意的追求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正如杭间教授所说:“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适应,而我认为我们很多的适应是去适应过去没有发现的东西,而好的设计师是在某个历史阶段不断地去做新的发现。”

中华五千年文明足以令我们每位炎黄子孙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回顾历史,清政府的衰退、闭关锁国、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中国内战、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的事件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消退,事虽如此但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中国不再闭关锁国,恰恰相反,她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并且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济、政治、等众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强则家强,家强则国强的道理已深入人心。在人、家、国三者皆强的今天,中国在向世界展示着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但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文化处于相对消退的尴尬境地,现在社会的各界人士在联合呼吁回归传统,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性,但效果甚微,更有甚者只是流于“表面功夫”,只做“面子工程”,仅仅依靠“明星效应”不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甚至是掩盖问题、回避问题,处于一种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已经丧失了之前的平衡。今天的一部分文化或思想是自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是东西方文化或思想的交融与碰撞,而有的文化或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大相径庭,从某些所谓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中可见一斑,这些作品不仅没有达到中国传统文化所遵循的儒、道之气,更不可能言谈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所以又何谈“雅”、“意”之境?如现在与设计创意相结合的文创设计,如服装设计,融入传统元素、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相结合,设计出富有现代性的服装。再如一些民歌演出方式的演出,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给观者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来增强观者的视觉感受,享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科技带来的愉悦感。但这种带有现代“创新性”的表现语言,在保持项目本体的基础上不可喧宾夺主,更不可忘记“一剧之本”的道理。

另外,作为文化符号的另一个“代言人” ——艺术品,它是艺术家真是心灵的“写照”,诠释它的方式更多的体现在策展及展陈设计之中。然作为一个策展人、空间设计者是否想过作品的“初心”与展示的“简约”?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百官之属,各展其物”的“展”字就有出示、陈列的含义。也就是说,对于一件博物馆中的艺术品而言,展示展陈最初所具有的初心就是参与人员通过整个展览空间的氛围、颜色、灯光、展示方式等手段,简约而不简单的诠释艺术品的“初心”。而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就是一件物品能够通过一定形式上的设计让购买者、使用者、消费者、欣赏者能够最直观、最简洁、最明了、最大化的了解承载展览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如果这一价值所附带的利益已经远远超过物质本身的附加价值的额度,那这件商品所展示的价值既而从量变为质,违背物体展示的初心,也违背了商品价值规律。再进一步说,这样的附带繁重光环的物品以及设计所带给观众、消费者的信息也就偏离了价值本身。故展示设计也理应从大众出发,在遵循绿色设计、生态设计、适度设计等原则和理念的前提下,回归展览,展示的初心,“简约至上”,提倡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简单的符号最大化的呈现商品价值。

“简约”与“初心”存在共通性,简约的设计初心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产品、设计程序能够做到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设计的初衷,满足用户的需求,换句话说“简约”崇尚的是“功能大于形式”,其设计的初心为满足功能需求,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而“初心”所包含的领域较广,所涉及的用户范围也较为广泛,但其最根本的出发点都以“人”为设计的中心,通过一定的形式及内容,诠释设计者、艺术家存于内心深处的呼唤。

设计永远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与大自然对抗,不能违背自然原理,而是通过一种观念让人类回到简约、朴素的生活上来,提倡一种“慢生活”的节奏,而不是加速发展,加速消耗地球资源,以致于过早步入子孙后代无资源可用且无法生存的时代。据此,众多学者提出“慢生活、慢节奏”的口号,回归人类生活的本质意义,寻找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从而在追求金钱利益的社会,能够保持自我、认清生命本源,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

猜你喜欢
简约初心传统
不灭的初心(节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少年力斗传统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