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维亚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领域突飞猛进,档案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地质资料作为国家的基础信息资源,在全国地质资源管理工作大发展的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地质事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成为当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为了探索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服务策略,笔者从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地质资料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
进入新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地质资料作为国家的基础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地质事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进程成为当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研究的重要方向。
1、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真实记录。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200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就明确提出:“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利用,避免地质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可见,国家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为此,逐步实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不断推进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地质档案管理水平,而且促进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具有长远的意义。
1.1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地质资料主要是以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各种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站等先进设备,对地质资料进行接收、编目、著录、统计、检索等工作,建立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地质资料的网络传输和在线查询,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1.2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地质资源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很大,随着地质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启动,各种载体的地质资料逐渐增多,地质资料在国民生产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地质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现代技术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地质资料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资源共享,利用者只需查阅电子档案就可以找全找准信息,不必依靠实物档案,从而极大提高了利用效率。
1.3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对地质资料进行一系列的收集、编目、统计、归档、检索等环节,为地质资料的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一种科学、系统、高效、精确的管理方法。它不仅有助于保存和查阅,还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网络分享平台,提高了我国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加快了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改革进程,逐步实现了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社会服务角色,突破了传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局限性。
2、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发展速度和规模都相当可观,但并不意味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问题。事实上,当前我国的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花时间和力气去改进完善。
2.1 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缺陷。近年来,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够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目前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总体上还停留在计算机、扫描仪等传统设备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范畴相对比较薄弱,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功智能等研究还需要较大的空间。
2.2 数字化加工程度低。我国地质资料开发工作进展较早,但数字化加工程度普遍偏低。传统的地质资料保存方式为纸质档案采用密集架排放,占用大量的空间,造成库房紧张。同时,由于纸质档案的保管方式对库藏环境要求较高,有些地质档案资料由于保存年代久远,纸质出现老化、字迹和图片磨损褪色,导致其变得模糊不清,造成原始数据丢失或内容不全而无法正常使用。
2.3 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但长期以来,档案管理部门作为“清水衙门”一直不被人们重视,这种传统误区导致目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缺乏合理定位,造成各级档案馆(室)人才配备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有人员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计算机水平欠缺、工作能力不足等。从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更新缓慢,进而造成信息传递不畅通,资源共享程度低。
2.4 档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档案自身特点,有查找利用价值时就重视,不用时可能就是一堆旧纸。有些单位只考虑经济发展效益,对地质档案这类不直接产生效益的基础工作未放在心上,这就导致个别部门领导对档案机构不够重视和支持,管理的力度不强。表现在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良莠不齐、经费划拨不到位、装具老化、待遇偏低等,从而造成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滞后。
3、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它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地质学科与信息技术共同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針对当前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数据库。针对当前各档案馆(室)藏纸质地质资料的海量数据、查阅不便等现状,为提高查阅效率,开展好档案研究工作,地质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快本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进度。要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库藏档案情况,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形成完善的目录体系,进而建立和完善好目录管理数据库,形成本地地质档案资料的目录检索系统。对于长期保存且没有电子件的地质资料,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数字化加工,以确保地质资料保管的持久性,并完成对应电子文档的挂接入库,从而为利用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3.2 规范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要成为各级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机构的带头人,并与有关单位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信息管理体系,要加强统筹规划力度,建立一个上下互动、内外互联的高效运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工作准则,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增强信息化管理规范的执行力,使各项工作都可以健康运行、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凌乱、条块分离的现象。
3.3 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优劣。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人员对确保地质资料信息化安全十分必要。首先,从业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高尚的職业道德。其次,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档案法规制度,能够主动学习档案业务新技能,熟练应对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各单位还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成为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要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修养,为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3.4 加强对库藏档案的利用效率。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对库藏档案的利用价值进行再次研究,进而优化地质资源结构,提高地质资源使用效率。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分计划、有秩序的将现存地质资源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筛选,深入研究考察,大胆发现创新,将库藏档案的新价值提炼出来,用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地质资源的二次开发,应该不仅仅定位于地质价值的研究,更应该综合考虑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全方位价值标准,赋予地质档案资料以崭新的信息观念,将前人的工作成果价值在当下的建设背景下发挥到最大限度,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运用新的理论对地质档案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3.5 加大地质资料档案馆藏建设。面对不断发展的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及其他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地质档案资料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要解决好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这是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两大基本支柱。如果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将面临严峻考验,甚至会长期停滞不前。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需要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在系统内部配备高质量的软件和硬件,保证各类设备体系能够高效运作。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信息化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我国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与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发展并进一步完善,才能使我国宝贵的地质档案资料得到更好的保存。
综上所述,加快进行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手段也更加先进。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获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