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018-10-25 10:33张小艳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张小艳

摘 要:通过对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机制、动能中包含了大量的落后因素,如今,旧的发展机制、动能不仅无法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便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文章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以及途径等展开了分析和阐述,以期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管理体制 机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在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就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明确指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应当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出发点,持续性的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下面,本文将就改革的意义与途径展开阐述。

1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意义

1.1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

环境保护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应当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具体的措施方面,应当将节能减排作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原則,一方面,继续推进流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以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与发展。但就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上,上述目标的达成明显还有一段距离,整体来看,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旧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环境质量与人们的期望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体制和机制的作用,早日解决根深蒂固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与改善的目标。

1.2破解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弊端的根本之策

现阶段,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还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管理权限和效力不够,缺乏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保障机制不适应,导致统筹规划难以有效形成合力;

第二,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未能对相关职能部分之间的职责进行规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分散、权力与责任分离,造成工作部门的行政效率较低。

2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建议

2.1实现自然要素的整合

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包含许多不同的自然元素,各项不同元素之间的融合与和谐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下,不同的自然元素通常由专门的制度和部门进行管理,如治水的只管治水、种树的只管种树植等,导致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被人为分割,造成各个自然元素之间很难相互协调。对此,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为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就应当实现自然要素的整合,通过协调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方式,促使生态系统保护回归到正常模式,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2升级传统产业、增强产业的生态环保性能

经济的发展是导致生态保护问题日益严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理应升级传统产业、增强产业的生态环保性能,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传统产业间的产业集聚,以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和突破口,大力落实错位发展战略,实现产品价值向两端价值链的延伸,争取培育一批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核心企业,实现传统产业经济 绿色化与环保化。

第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力度,提升产业发展的节能环保性能,从整体上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减少产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搭建区域保护平台,综合运用土地、规划、环保、项目准人等手段,加强重点区域的集约化发展与绿色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充分发挥区域的主体功能与比较优势,进而实现经济的高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加大对于重大优势产业项目的规划和集聚发展;其次,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保证产业间能够配套协作,进而形成不同产业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局面,以全面优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是我国未来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趋势,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早日实现发展的转型,就应当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进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干杰.积极推动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J].环境保护,2014,(1):10-14.

[2] 姜德文.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7,(11):3-10.

[3] 李海生.增强环保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环境管理决策:需求·挑战·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18,(2):201-205.

[4] 李干杰.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J].环境保护,2014,(1):10-14.

[5] 荆奕君.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中的发展现状与生态问题分析[J].大观,2015,(3):192-193.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让科研经费回归正途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