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目前来看,电子商务扶贫已经被成功纳入到精准扶贫工程之中,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扶贫的模式主要有信息互联驱动思想扶贫、市场互联推动经济扶贫、产业互联促进能力扶贫、文化互联支撑全面扶贫四种,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临沂郯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影响临沂郯城电商扶贫的相关因素,提供适用的模式与对策,给相关人士做出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 精准扶贫 临沂郯城
一、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相比上年减少约1300万人,随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我国整体贫困发生率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是我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在电商扶贫的作用之下,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得到了可观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区电商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地区性经济支柱产业。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与国家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为了能够改变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政府从宏观层面做好了电商扶贫规划设计。从2015年开始,我国正式将电商扶贫纳入政府重要工作事项,并且在2016年由国务院扶贫办组织提出了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从此之后,电商扶贫工作进展越来越顺利。不仅只有政府意识到电商扶贫能够带来的优势,早在国家提出电商扶贫战略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鼓励将电子商务深入到农村,利用农村的天然优势提供高质量的电商产品。我国一直以来就在进行脱贫攻坚战,做好电商扶贫工作能够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二、農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研究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交流的方式,能够为商品交易提供新的模式。通过信息互联能够将产品供应信息和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在线发布,使得交易过程更加便捷。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互联网,通过网络的接入,能够建立起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农村贫困地区和外界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实现全面扶贫的指导。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植根于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模式,能够打造高效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有利于贫困地区人口从经济层面实现脱贫致富。
2.1 信息互联驱动思想扶贫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基础建设持续进行,这都有利于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打破贫困地区信息封闭的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贫困地区民众可以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在线上网,了解外界信息,也可以实时向外界发布信息,实现信息高效传递。信息互联使得很多农村地区民众的思想状态发生了改变,开始接触现代化社会的先进思想,逐渐走向开放。通过互联网的作用首先对贫困地区民众的思想进行脱贫,解放思想能够进一步为经济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市场互联推动经济扶贫
在信息开放和思想解放之后,还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地区的资源进行挖掘,发现隐藏的价值,进一步向外界开放市场。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有着丰富的自然、生物等资源,能够形成对外界市场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对这些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挖掘受到了限制,不能够帮助农村居民转化成经济收入。通过互联网的引入,能够提供一些手工业技艺提升的学习经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尽快实现技术驱动下的产品创新。将农村特有的优势资源进行转换,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拓宽销售渠道,不断的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我国电商巨头淘宝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建立起了很多淘宝村,销售特色农产品。据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能够满足建立淘宝村标准的村庄有将近2118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区市。有33个淘宝村来自于国家级贫困县,近400个淘宝村来自省级贫困县,通过淘宝村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脱贫。
2.3 产业互联促进能力扶贫
很多农村地区的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要想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利用好技术驱动的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不断的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实践能力,提高产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达标。要紧密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属于当地的地域性品牌,促进“淘宝村集群”的发展。“淘宝村集群”是指至少有十个淘宝村形成群体进行发展,并且要求其电商交易额需要在一亿人民币以上。目前我国的淘宝村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以及广东等沿海地带,形成了比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资源的产业化。要发展淘宝村集群,需要处理好农户、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做好协调作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能够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2.4 文化互联支撑全面扶贫
在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实现了增收,其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作用,农户可以轻易地和全球消费市场相连接,得到很多有利的行业信息。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地区性的传统文化将和互联网文化之间进行交融,形成一种具备新时代特征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互联的作用,贫困地区将和富裕地区进行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国内的电商巨头纷纷开始挖掘农村地区的潜能,可以预见的是,农村地区将会成为电商的增长点。贫困地区的文化也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冲击,将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变革。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研究,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也将会形成定制农业、智能农业等新的发展模式。
三、影响临沂郯城电商扶贫的因素分析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电商扶贫项目,该地区很多农村居民十分渴望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来销售农产品,实现增收。但是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电商扶贫的成效不佳,多项工作进展不顺利。在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之后,可以将这些原因归结为:内生性原因和外源性原因。
3.1 内生性因素
临沂郯城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以板栗、银杏、马头朝牌、郯城生姜等为主,但是却没有形成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这样在电子商务消费平台上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缺乏信任感。并且这些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建立冷冻存储库,但是这样的花费比较高。因此要继续开展电商扶贫项目,应当要在临沂郯城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农村电商特色平台,加强和电视广告的合作,特别是要利用好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实行统一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标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电子商务是新型产业,这对于深处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他们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无法短时间内接受电子商务。出于风险的考量,有些农民拒绝接受电子商务。
3.2 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性人才以及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临沂郯城农村地区的网络普及率不高,并且农村公路建设不完善,这样就无法根据电子商务的需求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造成很多农产品浪费在农间地头。要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需要很多精通电商知识和农业知识的人才参与,但是在临沂郯城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更加倾向于工资更高、前景更好的城市地区,造成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无法留住人才参与电子商务建设。并且临沂郯城地区的电商企业资金基本都是以自筹为主,在企业需要扩张时往往捉襟见肘,资金短缺现象十分明显。由于缺乏足够的质押资产,该地区很多地方性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意贷款给新办的电商企业,这都限制了农村电商在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好农村电商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并且给出一定的金融政策优惠支持。
四、适用临沂郯城的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与对策研究
4.1 以引导为主促进贫困地区自主转型
在進行电商扶贫时,需要着重对贫困地区进行引导,让民众转换思想,接受外部先进的市场竞争理念,激发贫困民众的自主创业行为,以此来实现贫困地区的自主转型。要在电商上销售临沂郯城的特色农产品,比如板栗、银杏、马头朝牌、郯城生姜、糁、姜湖贡米、杞柳等等,要引导当地居民要对这些特色产品的价值进行挖掘,发挥优势,要建立起当地的特色品牌,向全国进行推广。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当地民众解决发展电商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和当地商业性银行签订合同,由政府担保,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来源,加强农产品加工的先进技术,引进熟食封装技术,建立冷冻链,为电商创业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发挥民众的创造性,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提高市场风险意识,保持对市场发展的敏锐性,挖掘市场需求,提高自我管理水平,这样将会为农村电商扶贫带来可靠的基础,实现脱贫致富。
4.2 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支撑体系
考虑到临沂郯城地区很多人才外流,造成专业性人才匮乏,并且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因此就需要制定好优惠性政策,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作用,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的优惠性就业条件吸引更多具备发展电商专业能力的人才留下来,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可以加强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通过优惠性条件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临沂郯城地区来创业,对各类人才提供住房生活补贴,若是在政府机构任职的领导干部,要建立起科学的晋升激励机制,激发工作潜能。政府提供一部分资金来帮助临沂郯城地区的乡村教师、医疗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到大城市接受技能实训。
4.3 重点推进产业组织体系建设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做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确保农产品能够快速运出,到达消费者手中。要加强高速公路、乡村公路的建设力度,联合国家电网或者是南方电网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大容量的优质电能。根据临沂郯城地区的发展情况做好物流中心的建设,提高货物转运速率。要让网络在临沂郯城实现全面覆盖,提高贫困户宽带网络的使用率。在农村电商扶贫工作中,无论是用地还是信用贷款方面,都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做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构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形成积极的市场竞争氛围,适应市场的需求,形成电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贫困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参与程度,形成现代化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4.4 注重阶段性和目标性
在推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近,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要紧密贴合临沂郯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具有不同村情的村子实行不同的政策,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供舒适可靠的房屋进行安置。首先就应当通过信息互联来帮助贫困农户转变思维,提高对现代化市场特征的认识,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要发挥贫困居民的主观意愿,在中期展开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培训方式,促进产业的发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便利。激发贫困居民想要实现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意愿,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增收。要注重文化的演变过程,坚决摒弃低俗、落后的文化,吸收先进、积极的现代文化,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部分农村居民还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生活水平也比较低。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可以在贫困农村地区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好农村的特色资源,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经济收益增长,改善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该过程需要联合农户、政府、社会各界进行协同合作,建立起适合地区实情的电商发展生态体系,做好人才引进,加强物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贫困农户的主体作用,实现扶贫工作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康倩,于波,刘泽建,赵燕.“农村电子商务+普惠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研究[J].邮政研究,2018,34(04):22-24.
[2] 李政芳.构建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精准扶贫模式[J].金融经济,2018(12):22-23.
[3] 张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战略的构建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03):45-51.
[4] 屈晓娟.电子商务在促进陕西省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J].价格月刊,2018(01):90-94.
[5] 刘洁,胡颢瀚.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的物流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21):50-51.
基金项目: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17年度院级科研课题: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实证研究——以临沂郯城为例 课题类别:科技扶贫重点课题。课题编号:YJKT2017301,课题负责人:甄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