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学校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上传播的正能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在此背景下,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化的形式利用网络正能量,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网络正能量 思政教育 途径
引 言
根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国内网民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6.49亿,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力日趋扩大。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也成为网络上的主要群体之一。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网络有益的一面,通过正能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
一、网络正能量的含义与具体案例
(一)含义。网络正能量是指网络上一切给予人希望和动力,鼓舞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和理想的信息,它可以激发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或者唤醒人们内心的美好情感,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有益信息。
(二)网络正能量传播的典型案例
1.“感动中国人物”,唤醒人们美好情感。《感动中国》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最能令人感动的人物或团队。自开播以来,已经选取了廖俊波、谢海华、杨科璋、程不时等众多做出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事迹的人。这些真实的事件,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2.网络大V,引领正能量传播。随着网络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网络上也有些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获取许多民众的关注,成为“大V”。由于名人效应的作用,这些“大V”往往可以引领网络上的舆论,促进正能量的传播。例如,2011年的微博打拐,引发了公安部的参与;网上大力宣扬的免费午餐,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些事件,反映出了我国公益事业正通过“大V”们的宣传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
二、网络正能量对大学生的影响
据统计,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14亿,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96.2%。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主要群体之一,那么,网络上的正能量会给大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呢[3]?
(一)形成正确三观。网络正能量可以让大学生看到社会的阳光面,感受到人们内心的真善美,让他们对社会形成相对而言较为客观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网络正能量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情绪调控能力,让他们知道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的方面和正确方法,让他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提供人生导向。网络正能量能够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弘扬正能量的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向上,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自己的人生。
三、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的难点
(一)学生不重视。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相对而言更加独立。也就是说一旦产生自己的想法往往就会很难改变,而他们往往对思政教育抱有偏见,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很容易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而当前学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又很单一、枯燥,无法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二)网络上信息繁杂。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良莠不齐,充斥着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和有害的信息。信息判断和识别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很容易迷失其中,进而对自己三观的树立产生不利的影響。
四、发挥正能量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弘扬网络正能量,改善校园网络环境。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网络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一些“负能量”或者谣言也通过网络进行疯狂蔓延,如果不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及道德观念的扭曲。
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弘扬网络正能量,宣传典型人物和事件,弘扬主旋律,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用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能量引导大学生进行三观的树立。同时应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剔除有害的网络信息,并对发布、谣传有害信息的人进行一定处罚。双管齐下,弘扬正能量,改善校园网络环境[4]。
(二)线上线下结合,合力进行教育。网络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是仅仅依靠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进行思政教育是不够的,应该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教育。
从线上来说,学校要积极进行思政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提供全面、及时的网络信息,加大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力度,进行形式多样,融合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与一体的教学活动。
从线下来说,学校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思政建设活动,将网络交流与现实交流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同时应该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公益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思政教育所要表达的内涵。
(三)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与学生建立联系。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长大于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长。因此,老师可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贴吧、论坛等途径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实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思想动态。这些虚拟聊天工具里,学生更容易放开身心与老师进行交流,方便老师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动态等。从而可以帮助老师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因人制宜的进行思政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四)及时对教材和课件进行更新。大学生好奇心比较重,热衷于追逐新事物,如果老师的教材与课件还停留在以前,将会失去吸引力,降低教学效果。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如果可以及时更新课本中的案例素材,多加入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最新相关内容,就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相关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作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的同时,也不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重视,往往都是敷衍了事。因此,学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利用网络正能量的相关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渠道、多途径的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科教导刊, 2012(34):38-40.
[2] 新形势下网络正能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8):126-126.
[3] “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中北大学, 2016.
[4] 苏俭生. 发挥网络正能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高校辅导员, 2013(2):47-50.
作者简介:王可心(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研究方向:麻醉学,单位信息: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