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课堂是基于对学生的关注,是源于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注。教师做为课改运动的主力军,精心的备课设计是实现高效性英语阅读课堂的法宝。本文以仁爱英语阅读教材为例,探讨了在高效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备课策略中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高效课堂;英语阅读;教师;备课要素
【作者简介】廖海萍,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中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形势的发展,英语阅读在应试教育考试中的比分在不断加大。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性研究摆在了教学研究的突出位置。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与“指挥者”及学生的“指路人”,英语教师在教研课改中首当其冲必须改变理念,更新教法,从“源头”上做文章,把“备课”作为高效英语阅读课堂研究的课改切入点。本文将以仁爱英语的阅读课为例谈谈高效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备课的关键要素。
二、备课的关键要素
1.备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新课程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学生学的立场教学生。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差异,“以学定教”,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教师备课中的种种任务设计才能得以实施,才能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备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材展开(拉巴次仁,2015)。现今中学英语阅读教材涉及领域广泛,文本体裁也形式多样。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整合取舍,切忌为教阅读而安排阅读。在备教材中,教师不仅要对课内阅读材料进行有效整合,还应加大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开发教材与其他阅读资源的整合(文言,2017),指导学生得法于课堂,收益于课外把课外阅读与课堂精读有机衔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备教法,指导学生阅读策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在于教师阅读课的教学。要想获得一节成功的阅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在实施的每个阶段应采取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课往往是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情境教学法与交际法都比较适合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处于情境中,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围绕阅读话题进行讨论,可以指导学生预测、推测的阅读策略。
在新课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与特点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阅读任务。在这样的阅读课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活跃,课堂互动充分,目标达成度高(张金秀,2017)。学生在任务履行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精读、泛读、速读、略读、跳读等各种阅读策略。
三、课例分析(本文以仁爱英语九年级第三单元第2话题Section C的阅读课为例)
1.学情分析。笔者接班的2018届九年级毕业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弱,在传统的讲授型阅读课上,课堂氛围通常较为沉闷,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主动回答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笔者发现每次在班级小组竞赛活动中,同学们普遍较为活跃,课堂效率明显提高。结合本班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设计时会尽量考虑运用小组活动、合作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开口说,动手做,不断挖掘学习潜力。
2.教材分析整合。本课是仁爱英语九年级第三单元第2话题的第三课时阅读。本节阅读课就是通过介绍有关狗、龙及玫瑰花这些动植物的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的不同含义,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只有知道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本课时的主要阅读活动在1a,读后检测活动在1b和1c,知识点梳理在2,知识的产出部分在写作任务3。如果按照课本的原始设计流程进行授课,学生会进入阅读—答题—归纳—写作的传统阅读模式。教师指令多,学生做题多,但课堂效果差,学生的阅读策略无法得到有效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显然要求教师善于分析教材,善于整合教材。在本课中教师围绕1a的阅读内容,可以把1b中的第2题单选题In China,many parents want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dragons”. The “dragons” here mean.
A. successful people B. children C. strong people D. creature
改编成一道阅读导读题:The dragon is a very special animal in Chinese peoples hear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diom “望子成龙”?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既能快速的导入新课教学为全文铺垫,又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
原本的知识梳理题2 让学生选词填空,可以把它改编為头脑风暴竞赛题, 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本巩固练习3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介绍文化差异的任务。这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去收集材料信息,当堂操作难度较大,在本课时教师只能把它舍弃,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小组探究完成较为恰当。课堂巩固拓展环节改为围绕主题的限时课外阅读方式,既加强了文中阅读策略的运用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3.教法分析指导。(1)情境教法导入新课:笔者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创设情境对学生提问:“Here are some animals. How lovely they are! Do you know the meanings of these idioms? Come and take the challenge!”而后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抢答猜测这些有关猫、狗等动物的英语习语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猜测多媒体上的有关动物的图片与英语习语,使学生快速进入本文话题情境,为后续阅读文本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2)任务型教法设计贯穿新课始终:
任务一,快速阅读全文,归纳本文中心思想(设计意图:找主题句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
任务二,细读课文第2段,找出文中有关狗的习语,归纳出他们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别(设计意图:辨差异,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
任务三,泛读课文第3段,小组合作讨论归纳“龙”在中国的特殊意义(设计意图:学归纳,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任务四,速读第4段,说出 “The rose i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love in both China and some western countries”的含义。(设计意图:利用翻译文中句子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跳读能力)。
任务五,头脑风暴回顾文中出现的重点短语,小组竞赛用所给短语造句(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巩固)。
任务六,限时课外阅读,完成相关练习(设计意图: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强化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
四、结语
高效英语阅读课堂的营造是一个师生共建的过程。围绕学生学为本的精心备课是进行高效英语阅读课的基础,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在新改革潮流下,广大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有效拓展自身眼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阅读模式。
参考文献:
[1]拉巴次仁.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J].考试与评价,2015 (10).
[2]文言.高中英语阅读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探究性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34-38.
[3]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念和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