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与合格人才的培养

2018-10-25 10:53王旭聂铭杨光明
大学教育 2018年10期

王旭 聂铭 杨光明

[摘 要]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启动,高等教育也将迎来重大变革,并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中国高教基础性的分类研究薄弱,导致中国高校分类混乱,直接导致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困难,继而造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大量毕业生高度同质化,偏离社会需求。面对学生、家长、社会对高校的拷问,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从定位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出发,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合格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0-0188-04

○、引言

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后,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速度正越来越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着重大和迅速变革。2015年,我国提出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各类高校如何适应和对接这个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决策显得愈发的迫切,中国高等教育和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而占据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半壁江山”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新变化时,更需审时度势,深入全面解决自身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展定位与合格人才的培养,以差异化思路来探索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并赢得发展机遇。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到,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以2000年以来新设的600多所本科高校为重点,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轉型发展步伐,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1]。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中也曾明确评估的重点是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等”。

此前,国内学术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环境、问题、策略、战略、路径、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实训教学转型、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培养体系等问题[2][3];提出了立足于办学理念的创新、学校职能的转变、战略定位的重塑、发展模式的转换、学科结构的调整等系统路向[4];探讨了推行“本科学历( 学位) + 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5],以及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如何转型等理论问题[6]。但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聚焦探讨和深入研究仍显不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013年,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立,使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启动了转型发展。时至今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现状和问题,仍值得再次探讨。本文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及高校结构现状,并结合学生、家长、社会对高等教育和高校的考问,再次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及合格人才培养等问题,就显得迫切而有意义,并希望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引起再讨论。

一、我国高等教育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状况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授权人民网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7],截至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达到2596所,普通本科高校达到1237所,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规模405万,在校生规模突破1613万,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突破374万。而根据《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统计,我国民办本科高校有417所,占比超过三成。

但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有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5.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58.7%的新增院校位于非省会城市,广泛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对196个地级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覆盖,覆盖率达57.8%,中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比比2011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撑起了转型发展的大旗,立足地方,向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转变。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并较好地发挥了高校育人这一根本功能。但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该如何解决自身定位和存在问题,以继续为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一)定位问题

讨论高校定位、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或探讨高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我们都必须以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为基础,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的确定又必须以高等教育分类研究为前提[8]。但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滞后,导致中国不能更加清晰地对高校进行分类,再加上对高校唯一的评估体系和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等,导致新建地方高校也片面地追求办学层次,以趋向学术型、综合性、大型化大学发展。导致中国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定位难的因素很多,其中特别直接并重要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滞后,加教育资源分配导向,直接误导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定位的困难。

中国的高等教育分类研究在21世纪形成了热潮,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层次分类,而很少涉及高等教育分类层面。当前我国内地最有代表性的高校分类法主要有四个,主要代表分别是潘懋元教授、武书连研究员、陈厚丰研究员及马陆亭研究员。假设我们站在高等教育分类层面,采纳陈厚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类的观点,将高等教育分为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普通教育又分学科类和专业类教育[9],则能够较好地表明学科类、专业类和职业类高校不是层次之分而是类型之别,并因此有效规避高校分类带来的误导。假设上述分类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学科类高校就应以培养学术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专业类高校以培养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职业类高校则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能)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三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差异,必然将对上述不同类型高校在师资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环节、实践教学等方面产生作用,并决定其定位。但遗憾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滞后的情况,不但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将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尽合理地进行分配,并用同质于重点大学的指标体系评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重点的学科类大学看齐,而使自身进入非良性的循环。

不论何类大学,建立尽可能最优的教师队伍,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为核心,切实保证大学育人这一根本功能能够优质实现,已经成为各新建地方高校的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应鼓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定位,为建设更多优质大学并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教育发挥作用。

2.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异质性认识不清。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所处地区及引进人才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通过克服最大的师资困难等,都实现了持续的扩招,并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贡献了力量。在大众化背景下的今天,由于就业困难等原因而推进更大范围的职业化高等教育,是否会带来新的同质化而产生新的预期外结果呢?

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曾指出,“世界上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项核心特征是异质性。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服务于不同的顾客、拥有不同的目的、接获不同的补助、具有不同质量与成就水平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集合体”[10]。尼采也曾提出质疑,“教育有无超出职业培训上的更高使命?仅以职业培训为目标的教育还是不是教育?”[11]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同样是我们不愿意谈到的。大学教育是育人、还是制器的问题?袁贵仁部长也说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2]这里的顺序首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才是适应社会需要。为此,在新一轮高教改革大幕已经拉开,改革重点已经指向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时候,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一所高校,都應认真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3.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守护大学的本体品格认识不清。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不断追求大学职能的现代意义,这就是对新发明创造、对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对专业知识的追求[13]。缺乏创新人才是制约中国走向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考虑高校所在省市的整体高教发展水平及经济转型需要等,并据此准确定位自身,以遵循高教规律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清醒认识的问题。非如此,新建设的600余所本科高校仍将面临定位不准的尴尬境地而难以发展,最终守护大学的本体品格也必将无从谈起与实现。

(二)合格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至2013年,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已经从27万增加到912万,中国也因此而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如果仅从高校培养人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高校人才培养无法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发生呢?

1.扩招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滑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多为过去专科院校经合并等方式组建而成。在整合资源、申报本科院校的过程中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在获得教育部批准前后即开始了扩招,并准备迎接合格评估。因此,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及教育理念转型等都还不太充分的条件下,就开始了持续的扩招,并持续至今。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不均衡下滑,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且就业质量不高。如果给予足够时间并经过内涵建设和加大支持,其中有许多高校是有能力办成更高水平的地方性大学,并为更优质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2.评估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重点大学看齐而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全面达标并加大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承担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同时,也在认真准备有关合格评估的事宜。通过准备、迎接合格评估,大多数高校的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及教育理念等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标准,达成了以评促建等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评估的指标体系与重点大学同质化,而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忽视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对接,并因此而造成毕业生专长不明显、动手能力不够强、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佳等现象。加之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滞后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毕业生质量不高而出现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3.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导致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弱化,也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成为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在《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有关改革内容。对此,新建地方高校还在忙于自身的内涵建设而暂时无暇他顾。因此,此项改革内容相对于重点大学是滞后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还有待提高,并因此影响到教书和育人的整体效果。更多的教师只重视上好课,但忽略了育人的职能;也不能排除少数教师既不认真教书,更没有帮助学生解决立志、养成良好习惯等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有学者讲过,“教师的第一职业道德是爱学生”,一个缺乏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高校,是不能培养出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并努力承担责任的大学毕业生的。这些现状的存在也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问题的出现。

三、结论及建议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定位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如何看待并加以解决呢?从定位问题的辨析结果表明,当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以后,异质性是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方向;同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做出了规定。由此可见,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已经占比达到50%以上的情况下,继续引导600余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转型,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造成中国高等学校结构上的失调;加之“双师型”教师及实践环节达到要求不易等制约因素,有可能影响到人才培养层次降低的同时,导致创新型人才的更加匮乏,结果影响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辨析结果表明,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认清高等教育首先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就业仅是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平台,在实现顺利就业基础上再实现更好的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决不能将如此庞大的高校建设成职业技能培训场。

因此,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需继续做好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继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特别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的有关理论、实践问题,要尽快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避免今后可能继续出现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类型高效的情况再发生。

(二)继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研究,并将其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

在保证各类高校都获发展且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将有限的高教资源应用得更好,应用到更加需要支持的地方高校中去,努力保证公办高校水平上的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形成优质资源,最终使更多大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以解决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

(三)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步伐

中国高校的现代化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去行政化”的有效性发挥,并因此而导致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没有发挥到位。各高校都存在仍有少数教师将自身发展如发表论文、评定职稱、获取科研项目等放在第一位、将教书育人置于次要位置的情况存在,更有极少数教师仅有形式上的教书而没有育人,严重偏离了教师的岗位职责及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如果一所学校的政策对此没有制约并且也将学校自身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试想,一个不爱学生并没有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的教师、学校,能够培养出合格人才并帮助学生立志而促其走向成功吗?这里要再次强调,高校的根本功能是培养人而非科研院所。

(四)继续推进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中国重点大学受到发达国家的强力挑战而存在危机感,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则受到国外、国内重点高校的双重挤压。在中国出现学生到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高中毕业生已经连续五年递减的今天,中国教育界应该集中精兵强将,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从教育理念、制度建设、结构合理、培养合格毕业生等角度开展研究,努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发展、适宜发展,在助推地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为中国的战略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鲁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EB/OL].2014-03-24.http://news.163.com/14/0324/07/9O380HCC00014AED.html.

[2] 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3] 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4] 李化树,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 2011(1):10-17.

[5] 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二次转型发展的探索[J].决策咨询,2014(2):44-48.

[6] 施晓光,游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的理论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5(1):1-5.

[7]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EB/OL].[2017-10-16].http://edu.people.com.cn/n1/2017/1016/c367001-29588440.html.

[8] 佛里德希.尼采著,周国平译.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译林出版社,2012.

[9] 陈厚丰.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现状评述[J].大学教育科学,2010(1):35-39.

[10] 李家福,刘生.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差异化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8(5):64-65.

[11] 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13):8.

[12] 张明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章,2013(17).

[13] 瞿振元.再梳理 在凝聚 再提升[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4.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