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菜
每到开学季,除了“新学期”“新入学”“新生报道”“大扫除”“开学考”等备受关注的关键词之外,还有一个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学段哪个孩子都绕不开的存在——“家长”。他们或欣然或不安,其中,有不少是“不放心”的“焦虑型”家长。
开学季,校园里广场上停放了各式各样的轿车,校园的小径里多了肩背棉被手端脸盆的家长,校园宿舍里多了抹床板、挂床帐、拖地板、刷脸盆、擦桌子、拭椅凳的家长。
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这些常见的各式场景,当我们看到温州中学2018级新生报到日,新生宿舍前用易拉宝展架矗立“谢绝家长入内”的海报时,不由得因这一股“清流”而精神一震。温州中学的这一举措引来媒体、教育者和众多学生家长点赞。这块海报是校方为了让学生尽快建立起自理意识,尽早适应住校生活,拒绝家长入宿舍的“小妙招”。
用网络新词说,为了锻炼孩子独立,教育者也是“操碎了心”。
鉴于往年开学日,总有不少家长满头大汗打扫寝室而学生垂手而立的情况,学校不断探索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寄宿生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往年新生入校时,学校都通过口头方式多次提醒家长不要帮学生打扫寝室,但效果不尽人意。
因而,学校今年明确树立了“谢绝”家长进宿舍的教育理念,让新生践行“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的修身自理课程。由理念到践行,学校在具体操作上就细节方面做了诸多的功夫:新生报到的4天前,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和“钉钉”发送报到流程,温馨提醒家长不要进入学生宿舍楼,并附言“适当地放手,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改变报到流程,学校特意将往年安排在下午的始业教育提早到上午,将寝室打扫安排在下午;压缩报到时间,新生报到时间为上午9时,始业教育为9时15分开始,报到仅有15分钟,为的是减少家长在校逗留时间(按照以往的经验,家长留下来时间一长,就会帮学生打扫宿舍)。
另一方面,学校给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了充分条件,给每个寝室分发了拖把、扫帚、畚箕、垃圾篓等清洁工具,让学校物业提前粗略地清理学生宿舍以降低学生的打扫难度,还安排了高二的寝室长到新生寝室指导等。
學校在教育管理具体操作中正面引导,推进得当、有序,而通过“钉钉”发送温馨提醒的教育引导有温和力也有触动力。
新生宿舍楼前,这块小小的“海报”里,是满满的教育智慧。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小事皆教育”。貌似不起眼的小事里的教育,恰恰体现了对学生成长、成材负责的初心。
不由得想起今年4月份引起媒体热议的教育事件——河北省沧州市某中学为了纠正学生们不惜受凉也要追逐时尚的“露脚踝”做法,每天检查学生是否露脚踝。这种禁止露脚踝的校规看似奇葩、微不足道,却体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为的是守护学生的终生健康,它凸显的是饱含关爱、为着“全人”的教育。
我们时常指责不愿自理的“中国式巨婴”、光鲜易腐的“草莓式新生代”、经不起风雨的“温室里的玫瑰”,却鲜有这样用心的、着眼于细节的教育努力。“破易而立难”,立起的海报虽小,其教育用意可谓深远。
也许有人认为“打扫寝室”“整理床铺”由家长代劳也未为不可,卷裤腿露脚踝是学生的个人自由,甚至认为学校不该横加干涉,教育不在这些细枝末节、琐碎之事上。殊不知,着眼于大教育,践行在小细节,这与青少年人格养成、身心健康不无关系,这种教育关注的行为充满爱的情感和生命的温度。真正的教育,恰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胡适先生早年就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要“得寸进寸,得尺进尺”,根植于零碎的改造,进得一寸是一寸,进得一尺是一尺。教育更是如此,“百年树人”,教育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唯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改革,从容而积极,温和而执着,才是教育应有的姿态。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道出教育的纯美境界:“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如春风化雨,促其成人。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仍有家长留在宿舍为代孩子代劳打扫。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断奶”的是家长。无怪乎有人说,疯狂的“巨婴式”的父母,才是毁掉我们下一代的原因所在。
可见,要构建起一个多元化、开放式的育人机制,不只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