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第八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暨园区建设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素有“百年商埠、绿城水都”之美誉的梧州隆重召开。论坛走过了8年的历程,已经成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领域的专业论坛。2018年是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园区为入住企业不仅提供政策、环保、税收、海关和商检服务,还提供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实现产城结合、互哺发展,有业有城。改革创新是园区生存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气候多变的形势下,论坛将再生资源领域的专家、企业家汇聚在一起,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共同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及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以“保护环境,建设产城结合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主题,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分会主办,《资源再生》杂志社承办,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协办。来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部分省市物资回收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废钢加工及配送企业、再生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处理企业、再生资源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国外相关机构、企业,投融资机构及新闻媒体等200多人参会。论坛以演讲、对话的形式,从再生资源产业政策、法律体系、行业现状趋势、产业转型等延伸到资源循环再生商业化、生态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并对再生资源产业深加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详细介绍了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情况。今年以来,再生资源行业不管是从政策引导还是从国际发展环境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国家政策引导再生资源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由市场运营向城市服务功能转变;二是税收政策成为掣肘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产业发展形态发生重大转变,随着资源社会存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报废期将日益接近,预计到2020年国内再生资源可回收量将达到3.5亿吨,2025年将超过5亿吨;四是国际宏观形势倒逼产业加强自主创新。本次论坛为“企业-园区”间搭建了良好的循环经济产业对话平台,对宣传梧州投资营商环境,推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梧州、广西乃至全国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梧州副市长姜云飞在致辞中说,梧州是广西东大门,紧靠珠三角,毗邻北部湾,是一座有着4200年文明史和2200年建城史的岭南古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梧州定位为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是广西四大核心城市之一以及国家一类口岸。目前,梧州正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得到了国家、自治区、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入园企业可以享受包括土地指标优先供给、资源优惠、税收奖励、费用减免等国家、自治区、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
梧州市政府副市长姜云飞
工信部节能司副处长郭庭政
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处长穆治霖
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雨
工信部节能司副处长郭庭政在致辞中指出,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方针之一,全面部署推进绿色制造,提出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15年下降22%,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要达到7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3.5亿吨,绿色制造产值达到10万亿,建立百家示范园区、千家示范工厂,绿色发展理念要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全国人大环资委处长穆治霖就再生资源行业相关立法规划做了解读。《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已经纳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目前环资委正在进行法律修改的专题研究,其中包括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和各类包装物在内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这次修改的重点内容。
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杰
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
中国环科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助理刘景洋在报告中提出:绿色发展是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静脉产业园区管理方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促进园区绿色转型。随着“一带一路”和国家宏观战略进行国际合作,深入总结经验,形成绿色示范模式。
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雨介绍了山东金升集团以“建设城市矿产,发展循环经济,引领技术潮流,促进区域发展”为宗旨,以“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综合性企业集团”为愿景,依托集团五大产业板块,正在实施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过程。2018年4月17日,山东金升集团接盘广西有色年产30万吨再生铜项目在梧州成功签约,该项目全面生产将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50亿元,税收5亿元。山东金升集团致力于建设金升广西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化基地,力争在2019年全面恢复年产再生铜30万吨的生产能力,三年内,在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再造一个华南金属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期间,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在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举行投产仪式,标志着梧州年产30万吨再生铜项目实现涅槃重生。
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杰在发言中介绍了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情况。该园区是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圈区管理”示范园区。园区规划用地3万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开发1万亩,布局有拆解加工区、深加工区、精深加工区、环保处置区、仓储物流区、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区、科技研发区、生活区等八大功能区,建成后可安置拆解加工企业80家以上,精(深)加工企业30家,年回收处理各类再生资源能力将达300万吨以上;二期主要发展汽车零配件、有色金属等精深加工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园区已基本搭建起了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再生不锈钢、再制造、再生铅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上游拆解企业所得产品可为中下游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使产业链条进一步向深加工下游延伸,提高产业集聚效益。园区初步建成“回收—拆解—粗加工—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及贸易一体化”、上中下游企业相互衔接配套的完整循环产业链条,为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了绿色发展新引擎。截至2017年底,园区已引进108家企业,在建企业32家,投产企业40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超427亿元,累计回收利用各类再生资源近180万吨,累计实现财税收入约19.31亿元,上缴海关增值税约28.5亿元。园区企业和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将超1000亿元、年税收超4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万个,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超2万人。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品龙
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家万
健华打包机制造(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子健
广州市致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愚斌
天津惟精惟一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程砚
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冯飞达
陕西丰茂集团董事长王海文
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再生通塑料组组长胡志华
再生PET属于资源导向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目前国家乃至全世界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家万介绍了他们在再生塑料领域的发展情况:国龙公司经过几年的考察,走遍国内外资源回收、循坏经济领域大部分企业,最终确定了三个再生塑料项目:一是年处理15万吨再生聚酯(即PET)项目;二是年处理1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废旧塑料(即HDPE)项目;三是年处理30万吨废旧工程塑料(即ABS)项目。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计划分二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9亿元,二期计划投资6亿元。截至2018年8月,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亿元,第一条再生PET生产线于2018年8月8日正式投产。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做了题为《中国电子废物产业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的报告。他指出,截至2018年8月,我国已有5批109家企业列入补贴名单,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呈中东部多,西部少的格局,年处理能力增至1.61亿台,年处理能力100万台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50%。目前,处理企业由初期的拆解为主,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2016年约87%的处理企业涉及不同程度的深加工经营,拆解工艺流程和处理技术向高效化发展,但总体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未来,我国电子废物处理产业发展将继续向生产者责任和产业链条延伸,在政策和技术双驱动下,仍将迎来市场规模增长的大好时期。在9月27日下午的会议中,来自再生资源行业的优秀企业代表分享了经验和成果。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品龙、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冯飞达、健华打包机制造(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子健、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再生通用塑料组组长胡志华、陕西丰茂集团董事长王海文、广州致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愚斌、天津惟精惟一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砚、中国好料再生资源B2B交易服务平台渠道总监魏启伟等嘉宾,就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的热点话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9月28日上午,与会代表乘车前往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参观了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广西嘉禾盛德金太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