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作人
大提琴是一件温和而又“阳光”的乐器,它集中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表现人类精神世界及内心涌动的完美工具。大提琴形态端庄,声音优美,在人们的心中,它好似上帝送给人间的音乐传声筒,发出的是神圣的,感化人们灵魂的圣乐之声。
近年来,大提琴艺术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老一辈大师雄风犹在,年轻俊才似雨后春笋,在国际大舞台上,他们交相呼应,共同展现了一派繁荣的家族风采。而随着蓬勃发展的延续,一个又一个高水平的大提琴艺术节先后举行,这些活动为交流艺术、汇集英才、普及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推动作用。
最近,又有一个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大提琴艺术节诞生了,它就是“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大提琴盛会,它于7月17~22日在韩国美丽的海滨城市釜山举行,历时整整一周。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与其他国际大提琴艺术节有所不同,它没有采用严肃、深奥、封闭的形式,而是以家庭化的亲切温暖方式,将热爱大提琴和学习大提琴的青少年们聚集在一起,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环境中学习和交流,从而达到与大提琴共享,与大提琴共存的目的。
本届艺术节的含金量非常可观,组委会为此邀请了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提琴艺术家,其中林•哈勒尔、秦立巍、马蒂•罗西、吉鲁·卢林、郑载润、梁旭真等,都是世界级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他们的到来,为“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增添了极大的光彩。除此之外,来自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的另外十几位大提琴专家和教授,也成为了艺术节中的一道耀眼光彩,这些专家和教授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俞佳、马雯、杨锰,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李继武、刘美娟,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的龙曼,来自沈阳音乐学院的胡天纵,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韩小鹰、孙鹏,来自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沈一郡,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张云昕,来自澳门演艺学院的周游,来自首都师大音乐学院的吕杰,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张晓晓以及来自海外的安东尼·崔·丽芬等。
本届大提琴艺术节是由中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大提琴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俞明青发起的,而他也是本届大提琴艺术节的音乐总监。
釜山的夏天是浪漫的夏天,这里空气湿润,气温适中。7月17日下午,艺术节开幕式在这里举行。随着主持人、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俞佳的高声宣布,“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正式揭幕,刹那间,人们的欢呼响成一片,现场呈现出了节日般的热烈景象。
神秘被揭开就在瞬间,伴随着优雅的音乐,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几位大提琴专家依次从红毯上走过,他们面带微笑,充满自信,挥洒地在展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时间,灯光闪烁,欢歌笑语,人们纷纷按下手机的照相快门,记录下了这个辉煌而又开心的瞬间。
一幕之后更有惊喜。开幕式仪式结束后,组委会特意为大家安排了一个重奏音乐会。这个音乐会相当简短精悍,总共只有6个节目,但形式却非常丰富多样(从二重奏直至十重奏)。演奏者包括从老师到小学生的多重组合,看起来非常均衡而协调。
在这些节目中,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秦立巍大师与俞佳女士的大提琴二重奏。这两位大提琴家都是“行内高手”,他们默契配合,为全场观众激情演奏了《凤凰的故事》。二人的精彩表现,博得了现场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辐射效果非常可观。到开幕时为止,已有220多名(中、韩两国)青少年报名参加。他们之间既有音乐学院的专业学生,也有普通学校的业余学生,年龄跨度非常之大。然而不管怎样,孩子们到了这里就都是平等的兄弟姐妹,他们与大师们共同生活和学习,感受和体验到了别样的快乐和幸福。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音乐总监俞明青
我此次作为特邀评论家来到釜山,艺术节期间,我每日频繁奔波于各个教室,聆听各位大师和专家为孩子们所上的大小专业课,这些课令我心中深受启发。第一感触是,这些专业课都是既有特色又有效果的宝贵传授,其中包含着许多师生共勉,生动有趣的专业探讨。听课中我留意了一下,发现每个学生在上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专业技艺也都显得有模有样,而且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能用英文与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这说明,参加本届艺术节的学子们都具有很高的素养,文化程度和专业基础都很不错。
学生们如此,老师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非常认真的音乐家,用一句中国现今流行的语言概括,就是“艰苦敬业,德艺双馨”。为了进一步了解艺术节的教学情况,我重点听了几位大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艺术造诣都非常高,教学上亦有着各自不同的“奇招”。例如林·哈勒尔,他的眼光非常敏锐,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演奏都有着准确的判断力,教学中经常“一针见血”,直接点到问题的命脉。学生跟他上课,进去时是一个样,出来时便换成另一个样,其教学效率之高颇有一种“神”意的感觉。
秦立巍的教学更为独特,他经常以身作则,时而歌唱,时而演奏,还能引用一些清楚的旁证来做对比,为学生说明演奏上的正确方法和正确规格。我特别注意到,他的现场示范非常精彩,简直就是活的范本,往往能够直接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我听了他的现场教学后有一个直觉,这个直觉就是,只要学生能够认真聆听他的示范,继而用心记住他的演奏感觉,就基本上能够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其他大师的课我也听了不少,尤其对两位韩国老师的课感兴趣(郑载润、梁旭真),这两位韩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先进(与中国教师的方法有些类似),他们善于循循善诱,讲课时重点与细节都能够照顾到,且常以比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这两位韩国老师对节奏、音色、音准和音乐的要求十分严格,教学效率之高令我尤感钦佩。
中国的老师们同样体现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孩子们跟他们上课普遍感觉实效性很强,学到的东西亦非常实用。这些老师每人每天都要教十几个学生,连日下来非常辛苦,有的老师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了,可见他们的工作强度之大。然而,这些老师们却人人无怨,各个敬业,他们在孩子们的面前,充分表现出对待事业的专一态度以及对待音乐的热忱精神。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恰似一个大提琴艺术的“家庭乐园”。然而,自艺术节开幕以来,除了大师课和专业讲座外,孩子们每天要做的基本上就是练琴和排练,很少有更加令人高兴的事情出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多少显得有些清苦。
终于有一天,一个令人兴奋的活动来到了,这个活动就是由组委会特意安排的,于7月18日晚间举行的专家专场音乐会。对于这场音乐会,孩子们早就按耐不住,他们的心中充满期待,为能够亲耳聆听到大师们的演奏而激动万分。
因为这场音乐会是在釜山音乐厅举行,所以“大提琴之家”的全部成员均要乘坐大巴车由酒店出发赶赴音乐厅。连日来,孩子们和家长们一直忙于在酒店里上课,直到这天的晚上才有机会在大巴车上浏览了洁净的釜山市区。
釜山真是漂亮!山绿、水美、海静,街道干净整洁,建筑物现代挺拔,一切都有着和谐亲切的气氛。它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也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好印象。
专场音乐会中,所有的受邀专家都参加了演出。而林·哈勒尔、秦立巍、俞佳、马蒂·罗西、周游、杨锰、马雯、张云昕、郑载润、梁旭真等人,则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独奏艺术(其余专家参与了重奏演出)。
当晚我一直在现场聆听他们的演奏,对他们各自表现出的风格与技艺由衷钦佩。我最欣赏秦立巍的演奏,他拉的舒曼《柔板与快板》,从各方面讲都无懈可击,其技术的完美、声音的迷人、音乐的成熟、激情的表现,无不令现场的听众为之震撼。
林·哈勒尔不愧是世界顶级大师,当晚他演奏的德沃夏克《g小调回旋曲》和肖邦《c小调夜曲》,音乐的感觉棒极了,真正达到了惟妙惟肖,沁人心脾的境界。
其他大师和演奏家亦表现出充满个性的能力,马蒂·罗西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奏鸣曲》第二、三乐章流畅而轻巧,似歌唱又似舞蹈,充满着动感的情调。梁旭真演奏的帕格尼尼《罗西尼主题变奏曲》大有炫技之感,然仔细聆听,又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内在歌唱性。郑载润演奏的德彪西《d小调奏鸣曲》富有神秘味道,印象主义的音色时隐时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诡异”的感觉。周游演奏的博格里尼《A大调奏鸣曲》带有着轻松乐观的古典气息,全曲显现出惬意灵活的“洛可可”风格。张云昕演奏的波帕尔《匈牙利狂想曲》娴熟而流畅,其中吉普赛民族洒脱酣畅的乐风表现的十分鲜活……这些专家老师们的精彩表现,给现场听众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与享受。坦率地讲,这场音乐会可以称得上是一场世界大提琴精英的“超级展示”。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是一个充实的艺术节,在余下的几天中,艺术节每日都安排了学生的汇报音乐会,而最有创意的则是后两天连续举行的学生“马拉松”音乐会。这个“马拉松”音乐会非常有意义,它给每一位参加艺术节的学生提供了登台演奏的机会。这样的安排使学生们受益匪浅,通过音乐会的现场演奏,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课堂学习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周时间已经过去。7月22日,“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迎来了闭幕的日子。这天晚上的闭幕音乐会是整个艺术节上的一个亮点,它早已被每一个艺术节的参与者所关注和期盼。
闭幕式音乐会格外的隆重,且有着令人惊讶的突出看点。为了达到“大提琴的家是团结的家”的目的,组委会别出心裁地将220名学生与30名专家教师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250人的大提琴“超级”乐团。而这个“超级乐团”可谓威震四方,演奏中发出的宏大声音,将整个大厅都“包容”在了一起,而那巨大的音响洪流,更是将每一个人的心声,都融化在了大提琴奇妙无比的音乐魅力之中……
《我和你》的旋律是那样的温暖,《阿里郎》的旋律是那样的甜美,“超级乐团”演奏的这两首乐曲,如同两团燃烧的烈火,将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激情全部点燃。而最后乐演奏的《欢乐颂》,则将整个艺术节闭幕式推上了最高潮。在贝多芬的伟大音乐中,人们随着乐声高声地歌唱击掌,现场瞬间成为了大提琴音乐的海洋……团结,为了大提琴而团结,为了音乐艺术而团结,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团结。“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的这一精神宗旨,在这一刻显现出了巨大的人性亲和力。
“大提琴的家-釜山盛典”的确有个家样,它温馨有加,其乐融融。对于加入釜山盛典的无数大提琴学子来说,这个家是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慈爱、充满艺术氛围的永恒之家。“釜山,来年再见!”220名大提琴学子和家长们高呼着这个口号,满怀着喜悦之情与这个美丽的城市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