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10-25 09:48吴粉侠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双语编程英文

吴粉侠,李 红,王 维

(咸阳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各高校需要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教学课程。2007年进一步提出鼓励双语(主要指使用英汉双语)教学工作,自此双语教学备受关注。在我国高校中,双语教学课程是指采用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达到课程课时的50%及其以上的课程[1]。

双语教学是以教育国际化为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设双语课程是解决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引入双语教学的优势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既有面向过程的思想,又有面向对象的思想,同时具有泛型编程思想,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下接专业基础教育,上承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可以为后继专业核心课程奠定良好基础[2]。该课程引入双语教学优势如下。

1.1 C++语言原本就是用英语描述的

C++语言中的关键字、控制语句等都是用英语表述的,程序结构也接近英语的自然表达。因此,良好的英语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术。

1.2 C++程序设计的编译环境大多数是英文的

C++语言的大多数编译环境者是英文的,如Qt,Visual Studio等。虽然也有汉化的,但汉化界面生涩,不好理解。编译器的报错信息也都是英文的,如果英语水平不好就很难理解错误提示信息。因此,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助于使用编译环境调试C++程序。

1.3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使之更加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该学科的技术、理论、方法都源于西方,学科相关第一手资料、著作、期刊都是英文。阅读英文文献是了解该领域最新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渠道。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适应未来的发展[3]。

1.4 C++最权威的帮助文档是微软提供的全英文的MSDN

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经常需要查阅帮助文档,最权威的帮助文档基本都是英文。只有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纠正错误。

2 C++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1 课程定位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高校均积极开展双语课程的建设。学校在制定相应政策上存在以提高英语授课比例为目标的误区,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影响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2.2 英文教材的选择

目前,双语课大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这些教材讲解详尽、内容丰富、页数多,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另外,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外文教材的陈述思路不太适合中国人学习,这也影响了双语课的教学效果。

2.3 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学习主动性差

双语课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两方面的困难:(1)英文的理解;(2)C++语言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难以理解。若不考虑学生的情况,采用双英语教学,将会事倍功半。

3 双语教学实践

3.1 课程定位

由于咸阳师范学院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所以教材采用的是全英文教材、中英文双语PPT(中文小字体呈现)、英文板书。简单知识采用英文讲解,复杂抽象的概念和思想结合英文课本,英语讲一句,中文译一句。这样学生既能正确理解英语,又能掌握专业核心知识、思想和技术。

3.2 教材选择

清华出版的郑莉老师的全英文C++教材的编写思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逻辑,英语表述清晰易懂,知识体系完备,融入了软件工程的思想。讲解和学习都相对轻松。

3.3 引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把 “教”和“学”相关的各种教学要素优化组合,调节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4]。

在“C++程序设计”双语课中引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有以下7个方面。

3.3.1 学生分组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

将学生以3~5人分组,课堂任务以小组形式开展,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但每个同学都得独立完成程序任务,以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任务所要求的知识点。这种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3.3.2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编程实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任务开始时,教师分析问题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并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由学生编程实现。及时发现各小组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体验完全成任务的小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方式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师生的感情,实现有效互动。

3.3.3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将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深度融合,以任务为载体,将项目案例与相应理论知识、基本原理有机结合,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5]。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推动模式,围绕知识点精心设计程序案例,指导学生编程实现。任务使用英语描述,要求学生编程使用正确的英语单词。通过任务来组织教学,达到在做中学,学中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任务的表达采用规范的UML建模语言,有利于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类名属性方法都是英语,有利于学生实现编程。所展示的任务如图1—4所示。

图1 任务1 Complex运算符重载

图2 任务2 Point运算符重载

3.3.4 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不仅要能涵盖知识,而且要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同时又要保证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任务。设计思路是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设计成多个递进小任务。例如,运算符重载与类型转换的知识点,在2学时里设计了如图2—4所示的3个逐层深入的案例。对于继承与组合,教师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画图程序作为案例。

图3 任务3-Point和Complex之间的相互转换

图4 继承与组合的绘图案例

3.3.5 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价反馈。

每节课,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将写得好的程序演示给大家,开拓学生的编程思路。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的任务打分并记入平时成绩。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进取心及创新能力。

3.3.6 录制微课,辅助教学

鉴于双语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对类、继承、虚函数、模板及标准模板库STL等核心概念和方法都录制了微视频,以辅助学生的课后学习。

3.3.7 改革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

上机考试模式可以排除考试各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评分标准不一致等现象,能真正检测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该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系统上机考试[6],有效地引起了学生对实践的重视,实现了编程能力的有效检测。

4 结语

本文针对“C++程序设计”双语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双语教学实践提出了“C++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解决方案。即:因材施教,选用适合的教材,以英语为工具语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先导,以多维互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提升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双语编程英文
英文摘要
编程,是一种态度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