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200)
减反射薄膜是光学薄膜中应用最多的膜系之一,它的发展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光纤端面根据光纤通信1 520~1 580 nm设计研究减反射膜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1]。本课题依据矢量作图法与矩阵法(也称为解析法)对镀膜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设计出膜系,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得出模拟曲线。
当激光从空气射入光纤中时,其反射率R=4.2%,这样的光纤端面反射会使光波在光纤传输时带来一定的光能损耗,因此在光纤端面镀光学薄膜是很有必要的。镀单层膜时,根据矢量分析要得到零反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膜层的厚度为波长的1/4。(2)其折射率为基底和入射媒介折射率相乘的平方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很难找到满足此种要求的材料。一般情况选用氟化镁(MgF2)作为减反射膜材料。利用矩阵法可得知其反射率R=0.94%,但依然达不到此次设计要求,因此需要设计双层膜系。
目前,可以用作膜料的元素或者化合物有很多,它们适用于不同波段,不同的镀制要求[2]。但就其稳定性、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等全方位考虑,适用的材料并不是很多[3],根据薄膜材料的要求,这里列出几种满足要求的材料:氟化镁(MgF2)、硫化锌(ZnS)、二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硅(SiO2)。
我们分别用矢量法与矩阵法得出的膜系,然后通过膜系设计软件得出模拟反射率曲线,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矩阵法得出的膜系比较精确,曲线较矢量作图法得出的膜系曲线符合设计要求。
2.1.1 矢量法得出的膜系
基底:1.52;二氧化锆:0.394 444 H;二氧化硅:1.266 666 L;空气:1.0。
2.1.2 矩阵法得出的膜系
基底:1.52;二氧化锆:0.389 933 H;二氧化硅:1.262 314 L;空气:1.0。
图1 矢量作图法得出的反射率曲线
图2 矩阵法得出的反射率曲线
其矩阵法得出的膜系,此膜系通过计算机模拟反射率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TiO2-SiO2模拟反射率曲线
基底:1.52;二氧化钛:0.217 840 589 H;二氧化硅:1.336 166 2 L;空气:1.0。
膜系如下,此膜系通过计算机模拟反射率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ZnS-MgF2膜系模拟反射率曲线
基底:1.52;硫化锌:0.207 84 H;氟化镁:1.276 99 L;空气:1.0。
对3种方案进行对比,首先,从上述列出的图表数据可以看出3种方案均可以满足要求。膜系反射率和透射率曲线方案C相匹配的膜系为最佳。方案A相匹配的膜系次之,方案B相匹配的膜系不如方案A与方案C。但由计算机模拟计算数据得出方案B与方案C的第一层低折射率层光学厚度在100 nm以下,在镀制薄膜时用光学控制方法不容易控制。而方案A的第一层低折射率层光学厚度约为150 nm,600 nm的极值法光控镀制比较容易实现。其次,对于方案C而言,由于膜有很高的张应力所以在室温下镀制时非常容易破裂。因此镀制过程中需要加温。当基底温度达到250~300 ℃以上时,膜层较硬,否则它会形成软膜,擦拭容易掉膜。而另一方面,在蒸发时会分解S,但是在凝结的过程中,又重新化合,所以仍能得到化学成分与初始材料近似一致的膜层。在常规的蒸发速率下,当基底温度提高时就停止凝结。由此可见,在镀制此膜系过程中温度不容易控制。若镀制过程中加温会影响与光纤连接的电子器件的性能,所以镀制过程只能在室温下进行。因此,方案C不适合本课题研制。在方案B中,由于材料在真空中加热蒸发时会分解失氧,形成高吸收的钛的亚氧化物薄膜由此可得,选择方案A。
通过本次设计,选择方案A,以及讨论了如何对一个膜系结构参数进行评价。另外在膜系制备过程中,尤其要较为精确地控制膜系的敏感因子,以减少它的偏差对膜系透过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所有结构偏差因子中,折射率偏差对膜系透过率的影响,并且膜系中最外层薄膜的折射率对透过率的影响最大。因而在制备膜系过程中就要注意折射率的变化,严密控制试验装置、工艺参数等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