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
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起承转合的过程。安排好起承转合,既能优化议论文的结构,又能通过渐次展开的文字强化论证的深度。
先说“起”。曹文轩起笔就先亮出中心论点——“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还用形象化的比喻将两者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作比较,使观点具有引人一读的文学色彩。
次说“承”。第三、四、五段将“阅读人”与“不阅读的人”作对比,一针见血,直达本质——前者重阅读修炼,“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后者则是“酒囊饭袋”,沉溺于物质、金钱、娱乐,“没有灵魂”“浑浑噩噩”,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堕落”和“犯罪”。两者的区别,绝不是兴趣爱好或所谓生活小节上有距离,而是生活方式的截然不同,是高尚与卑微的对立。第五段,论证由“现在进行时”转入回眸历史,阐述即使“一般人”的读书也总脱不去功利和俗气,进不了“精神殿堂”。至此,文章立论得到现实和历史的双重支撑,更具说服力。
再说“转”。近几年,“转”的部分呈递进式的高考作文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篇文章论证至第五段似乎可以收尾了,但作者的“钻头”继续“钻探”——以特定人读书与不读书的情形形成纵向对比。这里对比的聚焦点是“气质”,其间作者兼用了事例论证和假设论证,进一步证明:阅读,能使平庸者潜移默化为内外皆美的人;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至此,立论递进式之“转”使思想的深刻性、新颖性大放异彩。
最后说“合”。末段之“合”仅一句话,初看与开篇语相同,实则不然。新增的“具有美感”四字,既是第六段论证的必然结论,又为开篇的立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中心论点的内涵提升至美学高度,耐人寻味。
汉语中最玄妙的两个词,在我看来便是“工夫”与“功夫”。二者读音相同,但一般人从寻常角度视之,可谓大相径庭。“工夫”似拙,似乎只有庸人才会用大把工夫去做一件事;“功夫”则巧,历来贤者都有过人的“功夫”,做事得心应手。
倘若仅限于此,便算不得什么妙。這两个词最妙之处在于,看似矛盾的外表下实际上有着相通之处:唯有花费“工夫”,才能练就一身“功夫”。
“工夫”是成就“功夫”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便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说法,从一根铁杵到一根针,有能力实现这样转化的人,不可谓没有“功夫”。而这“功夫”是什么呢?不过是长年累月拿着铁杵磨,苦下功夫罢了。这看似无聊机械的动作却是收到最终效果的必要条件。若没有这平凡至拙的“工夫”,何来辉煌高超的“功夫”呢?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卖油翁,若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花工夫练手,如何能做到油通过钱孔而一滴不沾呢?
“功夫”是“工夫”积累的必然结果。中国自古以来有“天道酬勤”的说法,而“勤”字的主要内涵便是大量的“工夫”。即便是“温柔”如水,只要经年累月地滴在一块石头上,石头也是会被滴穿的。《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本是“工夫”,但反观之,若积累了成千上万的“跬步”,能不至千里之外吗?若千万细流汇聚在一起,能不成江海吗?可见大量的“工夫”造就的定是“功夫”。真是“工夫”似拙却有“功”哪!
当然,相通并不代表简单地画等号。把“工夫”变成“功夫”,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功夫”的练就还有高效和低效之分。除了“毅力”之外,方法也很重要。方法不科学,只能“事倍功半”,“工夫”成为“低能”,甚至“无用功”。报载,中国女子射箭队刻苦训练的毅力可谓一流,但多次大赛都输给韩国队。有专家道出其中的奥秘:韩国队运用红外线和激光等高科技手段测试基本姿势、瞄准等动作的合理性,而且进行定量分析,为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而中国队的教练和运动员主要靠观察、凭感觉进行定性分析,手段的科学性明显不如对手。由此可得出一个公式:毅力+科学=高效成功。看来,那位卖油翁的名句“无它,唯手熟尔”多少还有一点片面性呢!
“工夫”似拙却有“功”,“功”在毅力,“功”在科学。这就是“工夫”与“功夫”的全部奥妙所在吧!
【江苏省如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