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娜 邱明慧
【摘要】目的:探究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8例在2016年8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对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滿意度情况。结果:与护理对策实施前(7959±308)分相比,护理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评分(9307±104)分较高(P<005)。结论: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积极推广运用。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78-01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影响作用下,导致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等相关问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1]。因此,本文为探究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护理对策,遂选取在2016年8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6年8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46:42为男女患者人数之比,年龄最小68岁,最大88岁,(7809±234)岁为平均年龄。
12分析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121老年患者生理因素年龄的增长使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不断减退,包括人体平衡力和稳定性等。其中运动系统功能和感觉器官功能等生理因素的变化与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年龄的增长使得老年患者明显降低了自身运动器官的能力,使得平衡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跌倒坠床情况发生。
122心理因素多数老年患者为减轻家人的负担,常独自活动,因此受自身体能下降的影响,容易导致跌倒情况发生。同时,受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得老年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对相关事物进行观察,导致危险情况出现,使跌倒坠床的机会增加。
123医院管理因素医院环境管理和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具有直接关系。例如病室地面不平、卫生间防滑措施配置不到位、病床未安装护栏等。若医院能够足够重视患者的相关安全问题,配备到位的安全设备,将会明显降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13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
131促进安全管理有效加强针对特殊患者,例如移动不便、肢体肌力降低、残缺、肢体偏瘫及存在跌倒坠床史的患者加强重视度,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将警示标识悬挂于床头;护理人员需要将跌倒坠床发生的后果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将护栏妥善安放于床单位上,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使患者相关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13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积极交流和沟通,鼓励、关心和爱护患者,使患者充分的信任自己。如果患者需要久病卧床,应告知其如何渐进的下床活动,将便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患者在上厕所和活动时,家人或护士应当陪护,久蹲起身时,嘱患者要放慢速度,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
133对安全意识教育积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需要定期在全院中开展。全院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对老年患者坠床跌倒危险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相关护理对策,促进老年患者坠床和跌倒的危险有效避免,同时使医疗安全得到全面保证。
14观察项目比较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护理满意度评分,并用t值检验,在用SPSS220软件核对后,当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相比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如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老年患者具体状况,对导致跌倒坠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对患者身体进行全面检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策。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科学护理、加强管理及健康教育等,使老年患者的就医环境更加健康、安全[2]。医院在促进护理质量有效提高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健康宣教,使老年患者了解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促进坠床和跌倒预防的被动性、盲目性降低,使防范工作实现程序化和常规化[3]。
本文通过探究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护理对策后,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增高,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各项护理工作,降低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参考文献
[1]赵东霞,杨洪银.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饮食保健,2015,2(16):212
[2]宋志平.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6,22(36):221-222
[3]李松培,顾有芬,刘婷等.老年患者跌倒和坠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淮海医药,2016,34(5):6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