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471003)谈万芬 韩念 秦晓静
1.1 基本资料 选在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患者基本资料为:男60例,女52例,平均年龄(45.1±5.4)岁,平均住院时间(14.6±3.8)日,其疾病类型涵盖剖腹探查、胰腺切除、胃切除、阑尾切除、肝脾切除、肠根阻,其手术类型囊括择期手术57例及急诊手术55例。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为参照。
1.2 研究方法 医院组织成立普外科感染控制小组,制定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筛选表格,将在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增强普外科抗手术切口感染能力提供经验。
1.3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感染率 在感染率指标上,112例手术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31例,感染发生率27.68%。
2.2 病原菌分布 在病原菌分布指标上,3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株,革兰阳性菌15株,真菌3株,其他1株。见附表。
2.3 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经本次研究表明,31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涉及护理水平、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预防性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伤口清洁度、术中出血、肥胖、Ⅲ类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长度超过10cm、手术时间及年龄,特别是年龄,年龄越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外科属于现代医学的诊疗科室,指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的专业科室,其治疗范围涵盖心胸疾病、脑疾病、肝胆疾病、泌尿疾病、肛肠疾病、骨疾病、外伤、烧伤、器官移植、乳腺疾病及手疾病。同时,按疾病类型,外科可分为显微外科、整形科、烧伤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及普通外科[1]。普外科存在着一定的治疗难度,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是一种考验,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极易引发医患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1 树立抗感染意识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普外科医护人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树立抗感染意识,加大对于无菌操作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利用张贴7步洗手法、放置消毒液、选择感应式水龙头等手段规避医护感染因素,并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病房及科室内干净整齐。
附表 患者切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比例[n(%)]
3.2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作为临床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手段,预防性给予适量抗生素的效果良好,但是存在不同程度抗生素使用过度现象[2]。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普外科医护人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病原学角度为切入点,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打破人体自然微生态平衡产生耐药菌,做到用药精准、用药适量。
3.3 完善抗感染管理机制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普外科医护人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以普外科现存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完善现有的抗感染管理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满足患者合理医疗服务需求为前提,倡导护理人员间互帮互助、互相尊重、通力合作,为顺利进行护理会诊、科研讨论、日常查房奠定夯实基础,提高护理水平,增强科室抗感染能力,同时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
综上所述,树立抗感染意识、给予适量抗菌药物、重视抗感染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还有助于患者机体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