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最近,美国HULU视频网站和英国第四电视台合拍的新剧集《火星先驱》终于上线。这也迎合了近十多年来商业航天大热的社会舆论环境。本剧的主创Beau Willimon正是热播政坛剧《纸牌屋》的原创。所以,《火星先驱》与其他航天科幻影视相比,更多地从国家大政方针角度来审视载人航天和星际探索活动。
影片的开场,就是一次灾难性的事故,用“航天发射系统”火箭重演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的一幕,深刻体现了1986年那次事故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那么,即使心怀这样的惴惴不安,即使灾难性的画面反复在梦境中出现,美国人还是坚定地向遥远的星空推进。这是为了什么?
我们还记得去年马斯克遭遇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的时刻,那或许是我们至今看到钢铁侠表情最为沉重的一次。然而很快,出现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的马斯克却没有纠结于事故和调查,而是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宏大梦想——服务于火星移民的超级火箭和飞船BFR。一时间,评论界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质疑乃至嘲讽马斯克的,BFR成了舆论的焦点。
另外一个场景发生在中国航天的队伍里。2006年到2008年,东方红四号平台的前两颗卫星先后在轨失效。外界的质疑、反对和嘲讽不绝于耳。我们可以想象东四团队蒙受的压力。然而几个月之后,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顺利入轨交付使用,持续正常工作至今。再也没有人质疑东方红四号行不行,中国航天整星出口的梦想现实不现实了。
这两个案例背后,自然离不开当事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离不开智慧和勇气的付出。我们看到的都不仅仅是某个航天人、某个航天机构的个体奋斗,不是他们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小圈子利益而打的小算盘。是胸怀大局、放眼行业的战略眼光和行动。而且驱动这一切的,往往是深深埋藏在心底的梦想。
在商业航天这个话题下,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梦想,也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NASA还是马斯克,都只不过是想去另外一个星球而已。中国航天无非是想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已。宇宙人航空航天港,无非是想为行业开辟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并借此打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已。然而,这些简单的梦想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
为大战略谋划的人,往往心底无私天地宽,因而能看到一些非眼前的场景,并对眼前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气质的混合:激情的青春、明察秋毫的成熟,追逐梦想的坚毅和自信。
马斯克和NASA的奋斗历程全都处在镁光灯下,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如何一次次经历了火灾、爆炸、空中解体、人员伤亡……;东方红四号的故事,人们并不是太熟悉,但是人们都知道中国尖端高技术产品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是如何艰难;未来,人们也会知道宇宙人航空航天港的故事,知道这个团队为了寻找商业航天发展的正确道路,经历了多少的反反复复和否定重来后的否定,顶住了多少诱惑和嘲讽,毕竟简单推出一个项目容易,但一个关乎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未来生命力的商业模式的探究,却不是那么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坚持梦想的人们行至半途的时候,就会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与影响力。他们和年轻人一样保持着激情和创造力,不吝惜于向人们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经验。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不再是个人的简单梦想,而是能够改变世界、改变行业,至少是改变产业生态的大事。
行大事者,往往会有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布局和坚守。为大战略谋划的人,往往心底无私天地宽,因而能看到一些非眼前的场景,并对眼前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气质的混合:激情的青春、明察秋毫的成熟,追逐梦想的坚毅和自信。这并不会是偏执或者虫洞,而是能谋划大局者,往往历经岁月与磨砺,更能够自主地调度和集结大局所需要的有利元素,去砥砺前行。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今天奋斗在商业航天的骨干人物们,很多都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只要梦想还在,青春就还在。青春从来不是任性和冲动的代名词,相反,青春是敢于追梦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成熟也从来不代表圆滑和世故,而是历经岁月后对理想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
愿你、我——
无论什么年纪,都能让心中的梦想,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