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的问题与建议

2018-10-24 02:58龙开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安徽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创新能力监测

◎文/龙开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体系,将有利于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研发进展、实施成效等总体情况,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更有力地服务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南南合作。

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气.候变化科技统计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和气候治理

当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愈加严峻,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不利影响。在科技发展北强南弱、南北分化趋势加剧的态势下,作为全球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一高碳排放国家,我国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和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科技统计体系缺失,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投入、研发进展、实施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无法被客观认识,为我国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合作增加难度,也阻碍了我国气候谈判和气候治理话语权的提升。

2.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尚未形成工作体系,数据分散,影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创新能力监测和科技发展水平评估

我国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科技部、发改委、国家气象局以及农业部、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减灾委员会等,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主体广泛,部门众多,科技统计工作需要接触多主体、多部门,需对分散在各个专项、计划的科技创新要素进行汇集、整理,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工作的难度极大。

3.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工作还存在内涵难以界定、信息平台缺乏等诸多障碍

应对气候变化内涵丰富,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涉及广泛,相关科研任务长期以来分散在不同的科技计划、专项、项目中,难以剥离和汇总,使得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的内涵、边界等基本概念难以统一界定。特别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仍有待建立,需要在充分研究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提炼,得到科学、可量化、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以了解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真实地位、优势与劣势和亟待开拓与发展的优先科技领域。同时,我国还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综合信息数据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阻碍了各层面政策制定者的循证决策,使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广泛深刻的示范引领效应,同时也导致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不足。

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的政策建议

1.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工作纳入国家创新调查制度

创新调查制度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创新活动的现状,客观监测和评价我国创新能力,为制定创新规划和政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与服务。我国应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工作纳入创新调查体系,规范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统计工作,并根据统计结果,评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顶层设计和任务布局合理性、科研任务的总体进展与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与实施成效等,为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评估提供重要支撑。

2.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的信息平台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建设集监测、管理和评估于一体的,及时、公开和权威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信息平台,并负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该平台将主要用于公布我国历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数据,收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关键研究成果、统计数据以及具有示范效应的技术等。

3.通过监测评估报告等方式加强成果宣传

整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统计结果,发布年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估报告,分析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状况,跟踪监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分析我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中的主要挑战及优先领域,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政策与行动提供决策支撑。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发布会、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做好成果宣传,服务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公众,也服务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南南合作。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创新能力监测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