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

2018-10-23 10:00周家露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

周家露

[摘 要] 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灵活运用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策略。培养良好的数感,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数量关系,提高计算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

[关键词]认识数;培养;数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28-01

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即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它让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使人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及运算的基本能力。

一、在数字概念形成中激发数感

认识自然数的教学重点在于量化,抽象出数的字符,此过程初期离不开大量感性材料作表象支撑,如鹅卵石、木棒等。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对数形成理性认知。例如,可通过“数石块”活动来认识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从若干实物中抽象出数字。

“数数”活动1:数一数百以内的数。

生1:(将道具放在课桌上)1、2、3……34、35、36、37,一共有37颗五角星。

生2:(一张一张地数)一共有34张邮票。

“数数”活动2:巧妙地数。

师:大家数得很仔细,可是清点时费时费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人一眼看明白数目?

生3:排放时分成若干固定数目的小堆即可,如将鹅卵石10块一堆,有8堆,剩3块,这样一看就知道总数是83。

生4: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一盒彩铅10支,10盒刚好就是100支。(师相机板书:10个十是 100)

“数数”活动3:数百以内的数。

(1)将数字35分解成几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

(2)先以10为基本单位,数到100,然后以5为基本单位,数到100。

(3)快速地从道具中找出100块鹅卵石。

……

上述三个活动各有侧重,每个活动对学生的数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活动1,对学生的数感进行摸底;活动2,使学生感受到便捷数数法的高效;活动3,让学生对大数形成拆解式的数感。同时,教师充分借助操作活动提供抽象的探究材料,引导学生构建的数学知识具有层次感,使学生在不断“爬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在数位排列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理解数位,认识数字10很重要,因为重视10的认识就是对十进制的认同领会。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注意9 加1变为10的字符演变过程,可以通过操作活动揭示10个1是一个十、1个10里面有十個一。同时,教师要重视计数单位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新的计数单位,掌握10个一数、100个一数、1000个一数的方法,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感知10个1整合成一个十、10个10组合成一个百……累计到10个初阶计数单位自然进阶到下一个高阶的计数单位,即所谓的“满十进一”。

数数一旦突破到10以上,教师就应引出个位和十位的定义,数到20就应及时讲解百位的定义,突破到100以上就应该讲解千位和万位的定义。每次教学更大的新数时,教师都应及时跟进刷新数位表,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十进制进行识数和读数。

三、在感受大数时发展数感

感受大数和估算大数是学习数字的重要环节,数学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在科技文献资料中捕捉大数据的信息。对大数的估算也可以实物为依托,如“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等,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予以验证,有时则需要借助知识经验进行合情想象,如“1200人手拉手有多长”等。例如,教学“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时,教师开展如下的教学活动。

师:(拿出一张方格纸)猜测一下,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生1:大约有500个方格吧。

师:(又拿出一张方格纸和刚才那张方格纸进行对比)这张方格纸上有100个方格。那么,刚才那张方格纸上大概有多少个方格?

生:(齐声)300个。

师:怎么一下子降到300了呢?

生2: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第一次出示的方格纸上的方格是第二次出示的方格纸的3倍。

生3:有参照标准就好估计了。

……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上述教学中,由于有了参照物的对比,学生从中易于认识各个大数,较好地实现了数感的培养。

总之,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设计多种活动,让数值大小和实物多少建立对应关系;二是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三是鼓励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关注数的应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