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实施小学数学课程多元化评价

2018-10-23 11:16刘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计算器规律评价

刘冲

[摘 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但能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为实现“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多元化评价”,充分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可利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平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评价;计算器;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26-02

2016年3月,笔者申报了苏州市课题《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程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笔者充分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下面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

一、针对性的语言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中的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的能力。

儿童是喜欢表扬的,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但评价语言不宜夸张,不宜片面。如“你真棒”“说得真好”“你超厉害”……这些简单夸张的评价,往往容易误导学生,遏制学生的发展。积极的评价语言,既要客观又要有“全人”的眼光。

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左边两题,再直接写右边两题的得数。

29×101= 73×101=

54×101= 96×101=

师:填写右边两道算式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算式的积就是算式前面的两位数重复两遍所组成的。

师:你很善于观察。对于这个重大发现,其他人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生2: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的呢?

师:你很会动脑,善于探究问题的本质。

生3:我发现它们都是乘101,如第1题就表示101个29,可以想成100个29再加1个29,结果就是2929。

师:发现了特殊的乘数101,而且从乘法的意义上把101分解成100加1来解释结果。你能应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生4:如果乘数是1001呢?

师:你已经开始类推了,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解答他提的问题?

生5:以第1题为例,本来是2929,现在就是292929呗。(教师笑而不语,有学生质疑)

生6:不对,1001分解成1000和1,可以想成1000个29再加1个29,结果就是29029。(掌声响起)

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眼神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生成给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而且引导学生批判和质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评价中不断升级、创新,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到成就感。对于一些错误的回答,教师可以不做任何语言评价,只需要停顿或等待,不打断学生的争辩和质疑,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纠正、完善。课堂语言评价的主体是教师,看似随机的评价,却蕴含着浓厚的数学味——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数学素养,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评价和肯定学生。

二、表格式的过程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自我管理、乐学善学的素养。

课堂是实施多元评价的主阵地,多元化评价要贯彻到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往往只能关注到发言积极的学生,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真实有效地對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评价,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乐学善学的素养,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笔者还设计了《学生数学课堂观察评价表》(如下表所示)。通过评价表的指引,学生课前会自查学具,课中能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课后能认真完成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觉关注学习过程的习惯。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计算器计算——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计算器检验”的探索过程。因为刚接触计算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计算器上而忽视课堂纪律。通过以上表格,就能够引导学生对课堂行为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课堂上,学生在评价表格的指引下积极探索、仔细观察,体验到数学的结构美和形式美,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由此及彼的探索规律过程,积累了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后的互评、师评,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进行汇总,这种多元化评价类型能够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及时反思回顾,真正实现乐学善学,自我管理。

三、激励式的家长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中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的素养

课程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学生,还可以是家长,评价形式要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后,笔者及时和家长沟通,并制作家庭评价表(如下表所示),请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后填写。

家长在家庭中可采用主题式、激励式、引导性的评价来评价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宜采用定性评价,更不要简单地说:今天学了什么?学会了吗?作业写完了吗?这个都不会,上课没认真听吧。如完成以上评价表后,可以进行引导性的询问:这几天带计算器去学校干什么?你用计算器探索出了哪些规律?我们在家里也搞一个用计算器计算的比赛,比一比谁算得既快又准!这是我今天的购物单,你能用计算器帮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吗?计算器功能真强大呀,你能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的问题吗?……

家长除了在知识层面评价孩子的学习情况外,也要注重从能力、习惯、情商、性格、价值观、幸福感等角度评价孩子,发现孩子精彩的一面,而且评价的内容要实施等级式细化,如习惯的第一级细化成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每个子习惯再进行第二次分级,如学习习惯可以继续分为读题、解题、检查……如此级级细分,评价的范围才会全面,才会有操作性。这样的评价体系延续到课后,孩子能在家中不断反思所学知识,并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化评价在落实核心素养方面的举措肯定不是唯一的,每一种核心素养也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应把数学课堂教学视作师生成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使课堂中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新的成长,真正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计算器规律评价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计算器不是万能的]
巧解规律
一个损坏的计算器
一个损坏的计算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