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嘉
摘 要: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不仅要注重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转型升级,更要关注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建设。从近年高校转型发展的效果来看,现有的制度远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有的制度已经制约了转型发展。所以,地方本科高校应从制度评估、办学自主权、自主管理、产教融合等四个主要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创建出相对完善的、科学的,体系化、服务能力强的制度,有效地解决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制度创新建设推动转型发展,实现高校的真正转型。
关键词:制度创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68-02
世纪之交,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发展战略,迫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通过合并或单独升格变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随着本科院校数量增加,新的問题也随之显现,转型初期,如何保障转型发展顺利实施是关键。高校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培养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社会,对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往的办学思路和制度显然跟不上转型发展的需要,唯有制度创新才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有了全新的制度约束和办学手段,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顺利实施。
一、转型视域下制度要素的研究
2013年,教育部提出要“要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特别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国内各高校陆续出台相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情况,走应用转型发展之路。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今后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高校新的工作增长点。”目前,高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能力有的还停留在传统办学的水平,个别高校已呈现出发展的瓶颈,使得部分高校出现了原地踏步的现象。由于制度的原始,缺少创新精神,许多高校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诸多矛盾,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发展,阻碍了前进的步伐。目前,国内高校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创建立交桥制度,灵活应对转型发展[1]。通过对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招生、分类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制度改革,强化政策推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积极转型发展[2]。田立强[3]从创新培养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和健全规章制度的角度,建议高校转型发展应落实到管理有关的制度性文件中。林尉天[4]建议高校还应完善学科建设制度管理,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周世厚等[5]将高校制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诠释为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构的缺失会严重阻碍高校蓬勃发展。国内转型高校先行者通过摸索和实践,一致认为用现代大学制度可以提升高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6]。潘成胜[7]在探索大连大学转型发展创新思路时总结出,转型发展的目标应与相适应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做保证才能实现。黑龙江科技学院院长赵国刚[8]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发展前景,曾经明确指出教学服务型高校转型发展,学校切实建立起的制度体系,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参政议政的作用,体现行政管理向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转变。阚明坤[9]在介绍三江学院办学经验时,建立健全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明确各自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吴立保等[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注重学科建设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坚持用制度的创新,提升自身软实力,夯实办学基础。不仅高校如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任何一环的转型发展,都要满足有机的衔接,抓住发展先机。黄利非[11]针对高职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分析了制度的瓶颈,他认为转型高校不应只追求制度的松绑,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争取先行实践的机会和支持。高校要想真正解决内部矛盾,潜心治学是根本,制度创新是关键,要把短板补上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走转型发展之路,满足社会区域经济需求,解决行业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二、转型期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的数量增加,而发展思路还只是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缺少实际的发展愿景,规划不切合实际,纸上谈兵,检查落实不够到位。导致出现,一是科研比例失衡,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师在完成学校科研任务和教学的同时出现矛盾,个别教师为了职务晋升撰写学术论文和承担教学任务,使学校科研能力受到影响。二是理念偏差、固有思维陈旧落后、旧的教育观念易与新的办学理念起冲突,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化背景下对培养精英的情结和思维的固守,亦对应用型为核心的新型理念与特质认识上混沌不清,印象刻板,新的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三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后,无论生源还是培养方面都比普通高校所面临的困难更复杂。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升级应该从高校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等方面施行制度改革,促使高校转型达到预期目标,健康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专家杨东平教授[12-13]曾指出:“对于大学发展来说,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建立好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高校才有更大的发展。”高校要抓住机遇,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的各种制度内涵,结合我国转型发展先驱高校的实践经验,找准转型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强调科技成果的应用属性,全面推进探索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制度体系建设。
三、应对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制度是保障。在转型发展时期,如果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原有的制度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规律,缺少对制度的研究和创新思维,势必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高校转型要从宏观着手,把握现代教育的特殊性,做好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找准问题,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1.積极推进适应高校转型的评估体系。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厘清和政府、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权利,明确转型的方向和核心动力。围绕转型发展内涵建设需要,依据导向性、发展性、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评估原则,系统地梳理和评估以往的教育管理政策、制度与办法,尽快修订、完善或出台与转型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利于落实和促进转型发展的新政策和新制度,以发展性评估为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避免点缀式、拼凑式、裂片式的做法,关注制度间的内在联系。以评促建,根据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尤其注重优化学科布局、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转型核心动力的改革,大力提高创新转型发展水平。
2.以学校章程为抓手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校章程是促进高校完善治理结构、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是符合大学内在需要和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办学的各种制度的根基,也是高校发展方向的引领。在转型发展期,高校注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化,原有章程有很多内容已不适宜现实,不能有效地指导高校抓住先机获得生存和发展。学校章程需要以核心问题为主体,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充分体现高校办学的智慧和自主权,可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差异化培养,以满足多样化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要以转型发展目标为导向,细化章程,把与转型发展内涵关系密切的理事会制度、产教融合制度、校企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等内容写入章程,使得章程内容更丰富、更科学,更有利于指导高校转型发展。
3.发挥高校自主管理的作用。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模式,激发师生对学术活动主动、创新、富有激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要转变管理模式,要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接受多层面监管干预的格局。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到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个人发展目标,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师生默契度提高教学质量,从本质上发挥高校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其次,高校切实加强减重放权,管理中心下移,提倡自主管理,强调校内外各部院全员参与,实行民主决策和问责制度,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4.深化校企互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转型的关键枢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会影响高校的学科布局及人才培养。高校可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完善教师在企业中培养和流动制度,制定教师整体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调动他们转型积极性,转变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等软能力,参与校企间的协同创新,为产教深度融合创建新载体。
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时代要求,是增强办学生命力的必经之路,用创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推进制度改革,用现代化治理体系保障高校顺利转型,还要注重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科学评价、做到转变与提升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全方位、成体系、标准化、有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使之坚定地走下去,真正实现高校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虎.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
[2]周茂东,张福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刍议[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6):3-6.
[3]田立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微观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24-125.
[4]林尉天,刘晓保.试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4(7):27-31.
[5]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2(8):50-54.
[6]别敦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2014(5):45-52.
[7]潘成胜.地方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的条件与创新思路——以大连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34-36,40.
[8]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4-15.
[9]阚明坤.论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3):1-6.
[10]吴立保,管兆勇,郑有飞.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挑战及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11(2):63-65.
[11]黄利非.高职院校转型举办应用技术大学应突破六大瓶颈[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2):11-13.
[12]杨东平.杨东平教育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6.
[13]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演变和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