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建设的思考

2018-10-23 11:18李琼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党支部建设

李琼

摘 要:加强“三会一课”建设,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体党员都应提升认识,充分认识“三会一课”的重要性。高校基层党委应从抓好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创新形式和内容、发挥红色资源的启发作用、以及加强对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等几方面加强对“三会一课”的建设。

关键词:党支部;三会一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45-02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加强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建设,是基层支部的重要工作,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内涵和意义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是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三会”指的是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一课”是指定期上党课。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指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同时,《准则》对“三会一课”的主要任务也进行了规定和说明,即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发展观;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目前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在落实中仍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充分,有形式主义倾向

越来越多的党支部、党小组在召开“三会”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流于应付和形式。将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照本宣科地宣读了事,没有主题或者主题不明确;没有交流,也就谈不上意见交换、思想沟通,充其量也就是完成了所谓的上传下达的表象任务。党课开展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在党课形式设计、内容选择、授课教师选拔方面准备不够。党课多为传统地讲授模式,内容还仅仅停留在一些理论知识层面。授课教师的选拔单一,政治理论水平不够高。形式的单一、内容的浅显、授课教师专业面窄的现象势必造成党课效果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校党课上大部分同学都在看课外书、看手机或者打瞌睡的原因之一。

2.内容枯燥,有照本宣科之嫌

正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很多支部、小组召开会议都是为了会议而会议。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把上级文件拿出来宣读一番,对近期要做的工作任务进行布置,对时间节点要求进行说明。即便是上级党委要求进行专题会议学习,多数支部也是简单地在会上把相关学习材料简明扼要概之。枯燥乏味的会议内容怎么可能凝聚参会党员的注意力,又怎能体现组织生活的作用。走进高校党课的课堂,还有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本就理论层面较强的东西,加上照本宣科的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3.形式单一,弱化了支部组织生活的实际效果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支部“三会”还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层面上,类似于工作布置会议: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讲话,普通党员被动听、接任务,没有互动交流,也就不可能有思考。党课也是较多地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灌输的痕迹太重,这种外在的输入难以内化成内心的觉醒。在现代化技术日益更新的网络时代,“三会一课”的单一形式,势必在凝聚党员人心这方面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弱化组织生活的效果。

4.指导不到位,存在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

高校党支部工作的开展都是上级党委的指导。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党委层面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检查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存在上级下达一项工作,“二传手”传递给下一级组织,下级组织再层层下达,最终机械完成任务的现象,根本谈不上加强“三会一课”建设。基层支部是否按时完成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得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与支部工作结合情况怎样,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缺乏刚性约束,谁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区别不大。产生执行不执行“三会一课”无所谓的心态,甚至造成有些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认为严格执行反而是给自己增添工作量。

5.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呈现一团和气的假象

“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但是目前较多高校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中都没能充分发挥其监督、教育的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做得非常不够。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思想在作怪,自我批评都是蜻蜓点水式的空话,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变成了自我表扬。对其他党员的批评更是能避开就避开,实在绕不过去就变相表扬,成了相互吹捧。

三、加强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建设的思考

1.提升认识,充分认识“三会一课”的重要性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提高一步,实际行动就会自觉跟进一步。正确的认识指导正确的实践行动,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结果。”[1]可见,对“三会一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决定其开展情况如何。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做出贡献”。习总书记从从严治党的高度,强调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党内基本政治生活之一的“三会一课”,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是指导我们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认识到“三会一课”的重要性,尤其是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只有提升认识,才可能更加切实地抓好“三会一课”建设工作。

2.加强学习,抓好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三会一课”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组织党员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就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要将支部建设成为学习型党支部。在学习理解上级文件精神、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讨论解决支部党员以及党员了解掌握到的普通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广大党员、普通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生活的实践性、“接地气”,充分体现党内民主。随着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入,党员的党性修养必将得到提升,对国家、党的大政方针才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受错误思想影响而发生偏差。尤其是在当下国家发展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就很容易被一些负面声音影响。要牢牢记住,“三会一课”就是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3.不断创新形式和主题,做到形式新颖生动多样,内容丰富深刻吸引人

《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从形式到内容,“三会一课”都要创新,做到真正吸引党员。形式上,传统的会议中,除了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讲话外,要调动每一个参会党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议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主题,提前将相关材料和议题发给每一个党员,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在会上发表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不再感觉大政方针是高高在上的东西。相反,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易理解、接受,进而在贯彻执行中不打折扣。内容方面,除了面上应该上传下达的内容外,要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结合高校自身的任务,认真选择,做到每次會议会前准备充分,会中主题明确,会后教育有实效。

党课要多用数字、案例说话,用真事、真情、真理教育党员。党课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要针对不同的讲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师。教师自己首先要吃透政策、文件的精神,同时结合听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所讲内容才能更好地被听课人接受、消化。除了传统的讲授外,可以通过辩论、情景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还可以开展红色电影大家看、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书籍大家阅等活动,将教育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志愿服务活动也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有效载体。每年选择不同主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接触不同的人群、业务,加深对世情的认识,增进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在服务中增强党性修养。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三会一课”形式,可以设立“微课堂”“微会议”,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学习材料甚至学习心得、体会。有些讨论、交流也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进行,达到便捷、有效。通过形式、内容上的创新,真正做到把握原则性,注重灵活性,确保基层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但又不僵硬化、形式化。

4.做好宣传,发挥红色资源的启发作用

“红色资源是物质与精神的集合体,它既包括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叹为观止的红色革命遗存、更包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铸就的伟大红色精神。特别是其内在凝聚蕴含的精神,见证了中国社会形态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逐渐迈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壮大、由弱变强的历史。”[2]红色资源给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有形、无形的资源。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让党员同志加深对国情、党情的了解,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另外,视觉冲击、直观感受带来的震撼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更易上升到情感认同的高度,这样的教育效果也会是最好的。

5.重视个人修养,加强对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党员个人修养是指党员个人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业务修养。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的个人修养问题,早在1939年刘少奇同志就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发表过演讲,并最终形成《论共产党的修养》一文。”[3]“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得如何,跟每个党员的个人修养,尤其是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修养、能力密切相关。除了加强对党员个人修养的培养外,高校尤其要加强对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既要避免部门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造成支部工作从属行政工作的局面,也要防止年轻同事担任支部书记难以指挥部门领导而无法开展支部工作的现象。应该选拔党性强、懂管理、肯奉献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并注重党支部书记的培养环节。

6.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

树立宣传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党员中挖掘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栏、报道、微信推送、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正能量的激励作用,对于增进党员修养外在刺激将起到一定作用。

工作的繁杂性加上生活的复杂性,某种程度上给党员个人修养和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带了一定困难,必要的外在的制约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支部应结合支部成员工作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党员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加强理论学习采取的措施做相应记录、检查,从客观层面外在推动党员个人修养的培养。上级党委对支部贯彻“三会一课”情况应当制订工作手册,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会一课”是我党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机制,是加强党员教育、严格党员管理的有效载体。只有每个党支部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才能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根基才能越来越稳固,党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朝峰,“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J].人民论坛,2016(9):16.

[2]丁宁张鹏张静敏,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融入红色资源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6(1):4.

[3]曾宪奎,建立“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亟待厘清几大问题[J].人民论坛,2016(9):44.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党支部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