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发展过程中企业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2018-10-23 19:27李会娟
中国经贸 2018年16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风险新形势

李会娟

【摘 要】随着我国新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现代企业的规范治理则显得很有必要,这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税务管理方面。目前,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控、提高管理的意识是目前税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的税务管理风险,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税务风险;税务管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阶段。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税务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税务管理人员并没有自查自省的意识。因此,导致企业因税务管理不当产生经营、法律等方面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税务风险的管理

1.税务风险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税务风险是一种不能确定的企业风险类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税务行为不符合国家的法律税收规定、企业内外部因素所导致等。企业的战略计划反映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企业所采用的计划都将会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税务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

2.税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税务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税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国家税法允许的条件下,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充分解读国家的税法政策要求,帮助企业争取优惠条件,如减税、免税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某技术企业,通过其核心专利与技术,财务人员在充分了解税收政策之后,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节约纳税成本近百万元。因此,合理的税收筹划一定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2)税务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规范经营。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税务系统越来越健全,金税三期、四期的上线对企业的规范经营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上市的企业在进行资料申请递交过程中,会因为多年的税务弊病,进行重新补缴。这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能够进行规范经营,那么企业在之后的上市或者挂牌之路会比较顺利。

(3)税务风险管理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预判能力。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税务局对于企业的核查与现场稽查次数愈来愈多。同时,“营改增”新规的推行,很多企业都需要在发票税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如果企业能够加强税务管理,提早预判情况,迅速应对,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企业税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1.企业税务制度不健全

(1)企业内部的税务制度不是很健全。企业内部的税务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的意识不够。有些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采取代理报税的方式。当前的现状是代理机构的服务仅停留在纳税申报代理、发票领购等事务性阶段,相关的业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无法甄别良莠。

(2)企业当前的税务审核制度不是很完善。很多企业并不是定期进行税务的检查及审核,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审核制度。因此审核就没有相关的预警准备。一旦出现税务稽查,企业内部的税务问题暴露出来,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国家税务法律制度并不是十分健全

(1)税务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税法的完善十分有必要,企业的税务经营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红线范围之内进行。现阶段,我国对于税务制度有些部分界定不明晰,因此造成企业在税务法律的理解方面存在偏差甚至经营分歧。对于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本就薄弱,但还要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这样最终会增加企业的风险。

(2)税务执法机关相关人员在执法时,不规范且不严格。根据有关新闻与资料显示,我国税务机关的部分税务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不懂变通,也不懂怎样上行下效,不能充分理解国家税务政策的含义,导致一些企业申报的纳税金额被滥用,不能真正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某些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3.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当导致存在税务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者对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不能正确理解税务筹划,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一些偏差。而企业内部的财务专业人员由于业务能力及水平有限,或对行业发展不了解,也不能和管理者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不能正确解读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三、如何进行税务风险管理

1.建立税收风险预警制度

全面评估企业承受税收风险的能力。首先,从企业内部经营到外部政策、法律等问题,分析企业的现状,并加强制度建设及完善,建立企业预警制度。其次,财务人员要对企业税务环境进行动态监控,随时能采用科学及时的手段来控制和解决。做到事前预防,事后控制。

2.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税务制度?

明确如何保障企业的税务利益?首先,一套完善的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奠基石。在此基礎上,完善的内部税务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次,人员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于内部的相关人员加强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财务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强人岗匹配。最后,税务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企业管理者要将税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相结合,在经营中时刻关注风险,达到风险自我防控、自我排查的目的。

3.建立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目前,我国多数税务代理机构的发展停留在收费混乱、标准不一的阶段,为加强行业的统一管理,税法应该对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严加管理及审核,着重在收费标准、服务质量、代理范围等方面逐步进行规范,促进税务机构的规范发展。

4.明确纳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与企业的义务,每个企业的规范纳税是促进我国税务系统的大力发展的动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应该享受税务带来的权利与益处,政府应该将权利进行明晰,为企业的税务发展保驾护航。

5.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对于税收筹划,要正确认识,将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以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并进行全方位监控的方式来约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规避,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红利促进企业税务合理健康发展。

6.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税务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与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促進国家税收发展。首先,企业内部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更新的环境及职业通道通畅的平台。其次,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增强财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所处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工作。再次,财会人员要充分地吃透国家税务政策,由于税务政策与法律是不断地在更新变化,每个阶段对于税务的要求都会有不同。因此,企业的财务专业人员,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政策学习和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创新意识。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中,结合实际的专业操作实践,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7.企业管理人员应将税收风险管理纳入财务部门的绩效(KPI)考核

企业的税务系统管理应该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指标,财务部门应该以过程管理、落地执行作为量化考核的标准。尤其是在营改增之后,税法对于行业有不同的纳税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完善各类绩效考核指标,将风险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考核,强化对于税务风险的考核和监督,促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只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充分遵循各项法律规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税务风险管控服务,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晓洁.浅议税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1年05期.

[2]张秀丽.浅谈企业的税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3]张祝瑜.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会计师,2009年05期.

[4]胡俊坤.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4.04;P60.

[5]李小平.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M].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12.08;P55.

[6] 河北省税务学院 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分析 (国税版) 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04; P50.

[7] 刘慧平.湖南税院.税源专业化管理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05;P60.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税务风险新形势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务管理模式探究
关于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实务的思考
税务管理现代化浅析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