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昕
【摘 要】节能审查对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十三五”期间“双控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并构建新的适用于贵阳市“十三五”能评工作的m、n值评价方法。
【关键词】能源消费;双控目标;评价指标
2011年,国家节能中心对节能评审部分评价指标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所在地(省市、地市)完成节能目标影响评价m、n值指标。评价指标表如下:
对项目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为主管部门确定重点耗能项目节能审查评判指标对重点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在“双控目标”同时要求的前提下,以上的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贵阳市“十三五”能评工作需要,因此研究中将对m、n两个值重新进行分析。
一、贵阳市“双控目标”分析
依据贵阳市现状进行分析,确定贵阳市“十三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速为11%,首先分析总量目标的和强度目标的关联性,之后依据关联分析确定两个目标的关系。
1.“双控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依据对总量目标和强度目标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主要关系如下:
(1)强度目标完成与否与总量目标无关
强度目标是一个相对值,其计算依据单位总值生产能耗是一个相对值,即总能耗与生产总值的比值。只要生产总值增速能够大于一定量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强度目标就能够完成。至于总能耗到底增加多少,是不影响强度目标完成的,只要相关经济增速能够跟上即可。
(2)总量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强度目标能否完成,与其支撑的经济增速相关
在总量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分析强度目标。由于单位总值生产能耗是总能耗与生产总值的比值,可以理解为分子已经固定,强度目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分母,即生产总值到底变化了多少。如果生产总值增速达到一定水平,则强度目标可以完成。如果固定基期水平,则可以推出,在完成强度目标一定前提下,经济增速会受到总量目标大小的影响,总量越大,允许的经济增速越高;总量越小,允许的经济增速将会减少。如果在总量较小的前提下,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速,则需要下降的强度将会越大。
根据以上两点进行分析,贵阳市在一定的总量限制下,如果想要完成既定的增速目标,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将在能耗强度上。
2.总能耗、能耗强度以及经济增速分析
通过“双控目標”关联性分析,贵阳市如果想要完成“双控目标”,其难点主要在于经济增速的控制上,目前贵阳市能耗增量目标在370万tce,也就是到2020年,能耗总量将控制在2478万tce左右。
(1)完成“双控目标”下,贵阳市经济增速测算分析
依据能耗总量2478万tce,强度目标下降15%进行测算,贵阳市在2020年生产总值为3998.66亿元,年均增速为6.7%,远低于贵阳市既定目标11%。因此要想完成贵阳市既定的经济增速,则需要完成更高的能耗强度下降率。
(2)完成总量目标及贵阳市既定经济增速目标下,强度目标测算分析
①通过初步测算,经济增速保持年均11%,“十三五”能耗强度目标按照省下达的15%,则“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如下:
依据目标,到2020年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2478万tce。由此可见,若“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保持11%,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十三五”下降15%的情况下,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比省下达的增量目标高出539.5万tce。
②按经济增速保持年均11%,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在2478万tce,则“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贵阳市经济增速保持年均11%的情况下,若要达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则“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将降低30%,年均下降6.95%。
通过以上分析,贵阳市如果想要完成预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双控目标”中的总量目标相对强度目标而言,更加难以完成,想要完成总量目标,则对应的强度需要下降30%,即省下达目标15%的两倍。
二、适用于贵阳市“十三五”能评工作的m、n值研究
1.原评价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通过结合贵阳市“双控目标”,可以研究得出m值主要用于评价项目实施后对总量目标的影响。n值则是对强度目标的影响。但是通过分析,两者并不相互独立,一个项目如果能耗占比越大,则其负担的强度下降影响就应该越大,两者成正相关。相反,如果一个项目的能耗占比非常小,则其负担的强度下降影响就越小,甚至可以为负。因此,国家中心所研究的评价体系,对于在“双控目标”的前提下,将两者独立进行评价的方式将不再适用于当前。
2.评价方法的改良分析
节能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结构节能,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节能效果最为显著;二是技术节能,即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来实现节能降耗,投资大、效果快;三是管理节能,在宏观层面即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推动节能工作,难度大、时间长、需要循序渐进。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更多的将体现在“存量”方面,作为新建项目,其对节能目标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增量”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结构节能这一范畴。结合该项结论,可以以此初步的拟定新的评价方法,具体思路如下:
(1)如果节能目标的完成全部依赖于结构节能,即原有能源利用效率不变,依靠现有的37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增量来完成既定的经济目标,在这个前提下,计算出不同能耗项目对应下的m值和n值,这样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符合对应m值与n值的项目,在其建成后,均不会对贵阳市的“双控目标”完成产生影响。
(2)由于贵阳市节能工作的全面铺开,在实际中,不可能全部依靠结构调整来完成“双控目标”,因此在研究中,以2015年能源消费强度为基础,设定三个档次,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通过技术手段分别下降5%、10%、15%三个档次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不同能耗项目对应下的m值和n值作为参考。
(3)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十三五”期间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刚性增长,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是不产生任何经济产出的,但是其增加部分仍然将计入370万tce的能耗增量当中。结合整个“十二五”看,居民生活年均增长1.68%,考虑“十三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按年均增长2%考虑,新增量计入能源消费的增量,具体如下表所示:
综合以上分析,在建立新的m值和n值评价方法中,将以下表相关数据作为m值和n值的分析基础。?
三、m值與n值新评价方法的构建
首先根据上节四种情景,计算对应的m值和n值,由于两者存在关联性,因此将根据计算结果绘制m值与n值的关系曲线。实际计算中,按单个项目可能出现的能耗量,从1000tce计算到100万tce。m值和n值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m值计算公式:??
m=e/ΔE
m:项目新增能源消费量占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的比例;
e:项目能源消费量
ΔE: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
n值计算公式:
n=〔(a+d)/(b+e)-c〕/c
n: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单位GDP能耗的比例;
????a:2015年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
????b:2015年项目所在地生产总值(万元);
????c:2015年项目所在地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d:该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吨标准煤);
????e:该项目年增加值(万元)。
注:a、b、c为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依据以上两个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m值与n值的计算结果,将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绘制m和n的曲线:
依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评价结论:
一是如果项目m值与n值满足情景一的要求,位于不考虑能效提升情景关系线的下方,那么这个项目对贵阳市的“双控目标”完成不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将m、n值置于这一区间的项目评价为“无影响”。
二是如果项目的m值与n值位于不考虑能效提升情景关系线与能效提升15%情景关系线的中间,那么这个项目将有可能对贵阳市的“双控目标”产生影响。如果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那么贵阳市就需要在总体能效上提升一定水平才能够完成“双控目标”。当然,如果有另外一个项目能够以更低的能耗投入带来更高的经济产出,抵消这个项目对“双控目标”完成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能够完成“双控目标”的。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将m、n值置于这一区间的项目评价为“有一定影响”。影响大小方面,越接近能效提升15%情景关系线,影响越大;越接近不考虑能效提升情景关系线,则影响越小。
三是如果项目的m值与n值位于能效提升15%情景关系线上方,那么这个项目对贵阳市的“双控目标”完成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单纯依靠节能工作提升既有能效将会很难完成“双控目标”,更多的必须依靠其他新增项目拥有更高的能效水平从而抵消项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项目的m值越大,对“双控目标”完成的难度将会越大。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将m、n值置于这一区间的项目评价为“有重大影响”。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为更好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实行节能和能耗增量的“双控目标”。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能耗增量指标,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完成“双控目标”,是当前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研究重点耗能项目对经济发展和“双控目标”完成的相互关系,确定重点耗能项目节能审查评判指标对重点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实现项目从源头控制能耗增长、控制能耗增量和总量、增强用能合理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