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霞
【摘要】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产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严重,供给和需求严重结构性失衡的局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因此,需要从供给侧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税收政策改革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简单易行的措施之一。本文采用趋势比较、弹性预测和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供给侧下降低制造业税负提出了合理的思路。
【关键词】供给侧;制造业;增值税;所得税;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0.42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形成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2016年度的中国500强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3家,包括18家钢铁与6家煤炭相关企业,占所有亏损企业的近一半,产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严重。截至2015年12底,我国工业亏损企业个数达到工业企业总数的12.6%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等传统行业利润下降严重。中国供需关系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需要用各种措施,从供给侧入手,优化供给机制,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寻求新动力。税收政策是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简单易行的措施之一。
一、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是我国境内以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企业负担较重的税种之一。有效地降低新技术制造业的增值税税收负担,可以调整社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激發经济发展新动力。
(一)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总体计算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是指企业应纳增值税额除以企业应税收入的比重。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负率等于征收率3%。而对于一般纳税人,由于存在进项抵扣,税负率远低于适用税率。从总体上看,工业企业平均的增值税税负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379%,降为2014年3.069%,中间年份,有升有降。如图1所示:
(二)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分行业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年度应交增值税的数据(最近可查数据为2014年年度数据),笔者计算了各行业2014年增值税税负率的大小。增值税税负率高于平均税负率的有19大行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排名前5,分别为12.331%、9.629%、5.768%、4.934%、4.75%。增值税税负率低于制造业平均税负率的有23个行业,排名后5位的5大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税负率分别为:1.892%、1.977%、2.031%、2.047%和2.122%。按2014年数据,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5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分别为:2.031%、2.744%、1.977%、3.254%、2.775%。42个行业数字中,属于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的医药制造业4.75%,仪器仪表制造业3.334%,汽车制造业3.254%,高于制造业平均增值税税负率3.069%。
(三)制造业增值税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里,弹性是指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弹性=应变量变化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12月度数据中累计各行业应交增值税累计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的数值,估算出各行业2015年增值税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相对比率,称为增值税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弹性K。K=D应交增值税%÷D主营业务收入%。K>1,表明此行业增值税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化敏感,当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时,应交增值税会以更大比例增长,增值税税负率会上升;当主营业务收入下降时,则相反。K<1时,表明此行业增值税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化不敏感,当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时,应交增值税增长小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增值税税负率会下降,当主营业务收入下降时,则相反。K=1时,增值税税负率保持不变。
根据计算结果,有23个行业K值大于1。K值最大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数值为6,其他K值较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矿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为5.92、3.01、3、2.36。这些行业,在增值税政策无大变化,无专项税收优惠等政策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会带来应交增值税更大幅度的增长,行业增值税税负率会大幅提高。增值税税负弹性大的前5行业有4个属于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增值税税负率上升可能较大。
二、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企业所得税是以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清算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是企业负担较重的另一项重要税赋。有效降低设备制造和新兴产业的所得税税负率,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
所得税税负率是应纳所得税额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所得税税负率=(应税销售收入-可扣除项目金额)×适用税率÷销售收入。从总体上看,制造业所得税税负率曲线变化,从2000~2014年15年中制造业所得税税负率最高的时间为2004年1.0571%,最低为2014年0.8934%,其次为2009年0.8962%。如图2所示。
(二)制造业所得税税负率分行业计算
笔者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家数据,统计出各行业2014年所得税税负率的大小。在42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所得税税负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所得税税负率,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税负率较高,排在前5,分别为3.312%、2.402%、2%、1.773%和1.553%。所得税税负率最低的五大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分别为0.243%、0.375%、0.382%、0.388%和0.487%。主營业务收入排名前5的行业所得税税负率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7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8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375%,汽车制造业1.502%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0.875%。42个行业数字中,属于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的:汽车制造1.502%、医药制造1.487%、仪器仪表制造1.261%、通用设备制造0.911%、专用设备制造0.92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设备制造业0.911%,高于制造业所得税平均税负率0.893%。在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中,一半以上所得税税负率超过制造业平均税负率,且部分行业,如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所得税税负率连年增长。
(三)企业所得税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弹性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行业企业所得税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度数据中2014年和2013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各行业企业所得税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弹性系数L。L=D企业所得税%÷D主营业务收入%。在42个行业的L值中,有13个行业的L值大于1。L值原理与增值税弹性系数K相同。L值中最大为化学纤维制造业14.16,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0.84、再次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6.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29,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3.57。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中除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维修业外,还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的其他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以及医药制造业的所得税弹性大于1,可见,若无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此六类制造业的所得税税负率会上升。
三、制造业增值税所得税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利用统计原理,对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确定因变量与相关自变量的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并加以外推,用于预测今后的因变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根据国家统计指标中工业增加值,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多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建立回归方法来研究制造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负问题。
(一)变量设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国家数据,我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33.3%,其他行业增加值占20.6%,二者合计占国内生产总值53.9%,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把工业增加值设为自变量X1,其他行业增加值设为自变量X2,把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设成为因变量Y和Z,研究自变量工业增加值和其他行业增加值与因变量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互关系,可以从整体上评价制造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负状况。考虑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统计变量的影响,对因变量国内增值税稍作调整,把营业税和国内增值税的合计(简称增营税)设作因变量Y,即X1-工业增加值,X2-其他行业增加值,Y-增营税,Z-企业所得税。
(二)增值税回归结果
根据工业增加值、其他行业增加值 、增营税合计1997~2016的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得到函数Y=0.1813 26X1+0.062361X2-1465.176,回归结果如图1。单独计算工业增加值与增营税的关系,得到函数Y=0.2155808X1-2172.68,回归结果如图2。从返回的参数可知,两个模型拟合效果都很好,进一步查阅模型的“Actual, Fitted ,Residual Table”得到图3和图4结果。从残差图可看出,2016年增营税实际值低于拟合值,是由于其他行业的影响,说明2016年的增值税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其他行业减税效果大于工业企业减税效果。
(三)所得税回归结果
再根据工业增加值、其他行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1997~2016年的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得到函数Z= 0.038605X1+0.144788X2-2077.522,回归结果如图5。单独计算工业增加值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得到函数Z = 0.118664X1-3720.199,回归结果如图6。
从返回的参数可知,模型拟合效果也很好。进一步查阅模型的“Actual, Fitted ,Residual Table”,得到结果如图7和图8。从残差图可看出,2016年所得税实际值低于拟合值,也是由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同样说明2016所得税减税政策,对其他行业减税效果大于工业企业减税效果。
四、总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2016年以前实施的税收措施对制造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整体税负降低效果不明显,需要采取其他税收政策,更有效地降低制造业整体税负。要在保持经济平稳状态下,切实降低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和汽车制造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税负率,继续降低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般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所得税税负率,促使制造业内部供给结构持续改善,为制造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增值税税率从17%和11%分别降为16%和10%的改革措施,将会切实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率。此外,还应继续加大对新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措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新兴产业,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6.9.
[2]贾康.“十三五”时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
[3]姜长云,杜志雄.关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