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

2018-10-23 19:27杨丽娟
中国经贸 2018年16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收入提高

杨丽娟

【摘 要】我国的农业历史发展悠久,自人类起源开始便有炎帝黄帝时期的农业发展。农业作为最基层的国民经济发展来源,必须保证农业保有其最基本的性质: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这不仅关乎农民的生存发展,农村的稳定发展,也体现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自中华民族建国以来,国家就有纲领要求,农业必须作为国家发展的第一条件,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观,一直是我国秉持的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加快农业发展不仅需要把现代科技融入其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需要本国的基层工作人员和专家工作者把对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提上日程。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全面发展特色农业,把农民经济增长作为第一发展目标。

【关键词】特色农业;收入;提高

一、前言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者,必然与它的本质优点,稳定性有关。这是五千年发展历程中未被取代的主要原因,不可替代性。基于此,改革太过迅猛和生硬导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急需挽回和解决的问题。虽然传统农业有所创新但不免会有人们无法挣脱发展俗套,单一方式无法改变,老的农业发展思想坚不可摧。基础发展薄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的产品重心移动,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城乡结合镇的发展使得大部分农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在家门口进行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来源的主要方面,农村产业增收作为必要的产业增收。

二、我国特色农业的存在形式

1.特色农业的主要定义

特色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古老的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农业所具有的特点,全面发挥最大优势,在此基础上,把独有的基础条件,产品特色,地域特点进行充分利用,设计出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模式。特色农业的定义非常广,只要相较于传统农业,经济有所发展,效率有所提高,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互相促进,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和力量。从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到与当地特色生产相结合,再到利用地域特色,把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最终实现一个优质、高产、高效、高档和符合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系统。

2.我国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

我国的特色农业发展是时代发展所趋,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发展水平,拓展农业发展水平和和渠道。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村文化创新发展,结束了以往传统生产模式的单一和落后,促进农业生产渠道的多元性。多姿多样的市场文化,带来多种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寻找适合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经济方向,多方位发展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三、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加概论

1.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论述

特色农业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的应用使得农业在原来的经济资源中处于不可缺失的位置。农村经济稳步不前,农民收入需要提高,农民精神世界需要提升,这都需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基于此,特色農业生产出的农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中国现代事业的第一步。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产业发展,要遵守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稳步向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工业和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特色农业要求的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用现代技术把资源配置和管理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建立一个具有特色主义的现代化农村,农业生产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特色农业以经济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特色,优化经济管理布局,结合地域特色和地理优势,选择适合经济长久发展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特色农业的实施首先需要资金,这就需要一些发展中的企业,结合自身经济情况,把自身产品与特色农业相结合,投资发展,带头引领特色农业的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会为将来的一系列发展带来便利条件。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发展,以及农产品规模的扩大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节能温室和畜棚为重点,加快农业建设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技术也要有所改革,需要以科技为支撑,完善技术并推广。化肥的使用,无土栽培的应用,土地的多重利用和害虫的防治与解决。结合当地独有的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也具有其独一无二特性。由劳动者力量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所生产出的产品,必然与传统的农产品有所不同,解析其中的优劣和不同,决定对特色农业改进的方法,一步步达到最合适的生产结果。在从当地的地理特征考虑的同时,注意运输条件的考量。根据距离市场的远近、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生产场地进行合理的选择。

2.特色农业在农民增收方面的战略方向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龙头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相关事业单位只需要提供科技技术和相关理论,以及实施之后的相关跟进任务。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把区域发展的优势力量带动,调整发展布局,重视产品结构和档次。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上给予支持,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新一代农产品。农业散户可以组织起来,把自身与工业等规范化管理相适应,使自己的农产品准确对应市场需求,抵御市场风险。特色农业的特点还应该突出在产品销售方式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订单,采用投入、服务、交易一体的销售方式,企业与农产品销售商从源头进行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业是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面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国家战略把农业发展创新提上日程以来,传统的农业发展形势已经逐渐有所创新,农村发展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民逐渐自己寻找新的农产品发展出路,创造新的经营模式,逐渐高效率优化。农业发展必然要求创新,创新带来改革,改革带领农业的迅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发展落后,导致经济停滞不前,是我农村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特色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实践中改进生产方式,最终得到更高效、稳定,科学的农业生产模式。特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更加合理的安排了资源配置。从市场具体需求入手,进行资源调查和引导性规划,确保农产品的战略性发展,加强实验调查不懈怠,全面搞好特色布局,充分利用农村环境优势,地理优势,总结好特色农业发展的利与弊和资源配置,走向农村经济发展道路。

四、结语

本文从特色农业的形成原因、形成机理和如何提高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多种加快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方式的解读上,系统准确的论述了特色农业如何促进农民经济增长。通过理论和实证我们认识到,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发展是必由之路。它符合经济市场需求,满足农村农产品发展漏洞,立于综合国力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巩固农业在经济基础上所占的主导地位,特色农业依靠自身的产品特色,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基本的生产模式已经建成,接下来就是要掌握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农民经济增加,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璐.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6,36(22):141.

[2] 周勇,赵庆.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拓宽农民收入渠道[J].农家科技旬刊, 2016(3).

[3] 席嫦.浅谈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 2017 (2):26.

[4]全世文,黄波.中国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路径分析[J].世界农业, 2018 (1):4-12.

[5]王增学,张秀芳.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扶贫[J].河北农业, 2017(8).

[6]梁琪英,廖悦琳,沈金星.农村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 2016 (10).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收入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