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或女性>357 μmol/L[1]。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饮食结构有关的HUA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多项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HUA与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密切相关[2-4]。目前,临床上针对HUA无特效疗法,多年来我们应用彝药祛浊汤治疗HU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收治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符合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HUA诊断标准,且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予以排除。依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55例,女5例;年龄22~59岁,平均(42.5±4.2)岁。对照组60例,男57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43.2±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合理控制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严禁烟酒。治疗组口服彝药自拟汤,方药组成:土黄芪20 g,九子20 g,掉毛草15 g,白花丹10 g,麻疙瘩10 g等。1剂/d,机煎3袋,1袋/次,3次/d,疗程为20 d。对照组口服苯澳马隆(立加利仙)片,1片/次,口服,1次/d,疗程为20 d。观察两组肝、肾功等指标及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效果判断通过检测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来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5]。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下降幅度>30%。②有效:治疗后血尿酸降低10%~30%。③无效:治疗后血尿酸下降<10%,甚至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安全性指标:对照组用药后出现血白细胞计数下降1例,胃肠道反应7例。治疗组用药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s,μ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s,μ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526.4±93.12 405.32±102.31#治疗组 60 534.3±85.24 386.6±102.21#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HU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HUA患病率正呈逐年增长趋势,呈现出高发病率、发病趋于年轻化、沿海地区发病率高于内地的流行趋势。因此,对于HUA应加强早期预防和治疗,同时应积极治疗与HUA密切相关的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现代医学目前治疗HUA多使用抑制尿酸合成(如别嘌醇、丙磺舒、非布司他等)和促尿酸排泄(如苯溴马隆等)两大类药物。但这些药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血尿酸水平易反弹,患者长期依从性不佳[6]。
HUA在痛风发作前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属中医学“未病”或“伏邪”;当并发关节炎时,可归入“痹证”“历节”等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本病与中医文献中广义的痹症有别,首次提出“浊癖痹”之名[7],认为HUA属于“浊癖痹”,病变脏腑在脾、肾,病理因素为湿浊与癖滞。
我们使用的彝药自拟汤中土黄芪性味甘淡凉,可祛风除湿、活血补气;九子性味苦、微辛平,可祛风除湿;掉毛草性味苦、涩、寒,可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白花丹性辛温,可通经活络、止痛;麻疙瘩性辛温,可通经活络、止痛。全方具清热利湿、通经活络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血尿酸比较有下降,但治疗组降幅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彝药自拟汤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安全性明显优于苯溴马隆。
综上所述,彝药祛浊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该方法用药较单纯,且药材来源均为本地生产,其生长环境独特,生理活性强,无污染。对丰富民族医药的使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的降尿酸药品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