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陈勇 湖州市龙泉小学
这是小学高段儿童在课堂上的美术练习。一看到这张作品,有种很亲切却陌生的感觉,有惊讶也有遗憾的地方,细细的欣赏发现还是有很多的精彩。画面上描绘了一组盆花、水果瓶子等静物,儿童用了国画的方式表现。画面中有干脆的地方,也有很滋润的潇洒表现,还有一些特殊的零星点缀,有用毛笔涂满的地方,更有不规则的一条线的勾勒,更为喜欢的是在画面中还有一大块的空白,让画面有一种透气的感觉。
拿着这张作品给同事(非美术)看,说不错啊,他画的是什么?又问道:盘子里是苹果还是橙子?后面是花吧!同事的一番提问给了我一些新思考:原来大家是这样看儿童画的。后来又拿了几张给大伙看,他们都说这张,其他的都模模糊糊的,不干脆。
细细地揣摩着孩子画画的过程和那种景象,那种悠然自得,在点点滴滴中立马将花的意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看到画面,我们立马会想到那一盆盆小碎花的那种优雅之趣,盘里的果实又是那么的结实,富有肉感,直对面的桌布却是那么的淡定和具有下垂感,通过这些抽象的意态,让我们逐渐地意会到画面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中国传统绘画之味:意象营造。
意象起源于中国,在《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后来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被理解为是诗人的标志。美国的罗伯特·H·霍尔特在《意象,被放逐者的归来》(心理学杂志)曾这样描述:“它是对感觉或知觉的一种模糊不清的再现,没有多少感性的东西,它只在清醒的意识中呈现,成为思维活动的一部分。它包括记忆意象和想象意象,还或许包括视觉、听觉或其他感觉到的意象,甚至还包括纯粹的语言意象。”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认为:在任何一个整体中,总有某些方面和性质占据关键位置,起着主导作用。其他的则起到辅助作用。凡是关键性质,总具有一种“生发”作用,通过它们可以生发出一种完整的意象。在很多人的大脑中,往往都是通过关键性质或特征形成对物象的一种认识和概念,从而形成意象,如山,大部分的山的特征是陡峭的三角形,同时高高低低,变化无常,形成对山的感觉和认识。这就形成了山的意象。所以在表现山这个概念时,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个画面。儿童在观察物象时,同样会形成对物体的意象,而且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谓模糊性就是说儿童对事物的观察,认知本身带有选择性,因此,他们在观察事物形成意象时往往也是局部的,同时带有一定的抽象性,他们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摹写,因此,一个事物,一种物象在他们的大脑里会有一种主观的认识和记忆,有时还会被夸大或适当变形,并逐渐地形成儿童对物象的意象。所谓的概括性是他们在观察时的那种选择让儿童对事物有一个概括,放弃得了一些方面,选择集中了一些方面,儿童会把对物象的细节特质或非主要特征舍去,强化自己的选择,形成对物象的概括意识形态。在整个观察认知过程中,儿童的选择是没有标准的,也没有所谓的理解,因此他们在形成意象时往往会迁移或转变,有时关注头部,有时关注四肢,有时关注其他等等,这样一来,他们在大脑里形成的意象就很容易受物象的呈现形态而发生变化。
儿童的意象概念和形态正是这样的一些特质,所以我们在辅导儿童画创作时不需要讲解太多的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和手段,而是要关注他们对哪些方面感兴趣,会形成怎么样的理解为教学的引导关键。
下组图为儿童用国画的方式来表现一组静物画面,画面中都有对花的表现,但是其形态各异。图1可以看出他通过勾勒轮廓线来表现花,也就是说他对花的轮廓在意,认为这样的线和轮廓是花的主要特征。图2是可以看到用淡墨淡淡的一团,没有勾勒,没有描边,但是有“一团”,这是花给这位儿童的意象,同时它的画面都是淡墨表现。图3是将一团的感觉和勾勒的形态都有所表现,但是都不明显,显然花的块面感和繁琐花瓣的特征在大脑里有很强的意象。同样都是表现花,儿童的认知不一样,他们记忆的内容也不一样,同样他们对物象形成的意象也不相同。而这样的表达也正是儿童美术表现的天性所指。
意象有很多的形态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种:绘画、符号和记号。作为记号,是当人们看到这个记号立马想到其他的事物内容,这种意象是通过一种特定的链接而形成的;如看到一个圆形,我们可以想到太阳、眼睛等等;当意象作为符号在使用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意象只能为一类事物赋予某种价值,所以有时会被抽象理解;如看到圆形,我们理解为篮球、足球、排球,是球类的符号;意象作为画面形象塑造时,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有不被理解的倾向,它不一定是物象的真实特征,但是能反映一部分,故这种意象往往都是在描绘某种事物,它自身又比被描绘的对象要抽象一些,就形成了特定的意象画,因此作为绘画的意象总是能抓住一些特征来突出事物,加以再现。儿童的意象表现大部分都是作为一种画面来呈现,有时以一个特殊的记号呈现在其中,有时也会形成儿童画自己的符号体系。
体会到儿童的绘画创作辅导不是教学专业技能和技巧之意,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凸显儿童对美术文化的自学和感悟。在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理解儿童美术创作行为及其背后的意义。
1.观物取象,关联趣味。儿童对物象产生的意象,并不是出自于教师对学科技能技巧的教学,而是儿童自我思维和认知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哪种技法该如何去表现。如上图中那种花的点缀式呈现,教学的重要不是墨色的大小怎么点,墨色的浓淡怎么调配,而是这样的画面能否和儿童心目中的那些物象建立连接,开展自我思考,引导学生对这个主题的探索。同样的探索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儿童并不认为这是花,而是觉得像雨点,或者其他,其主要的根源在于同样的画面给儿童的关联点不同。因此要在儿童知觉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探究。在教学时,我一开始就让孩子用毛笔蘸墨和不同的水在宣纸上进行雨点式的点画,让他们画到墨色干为止。要求是可大,可小,浓淡不一。儿童对于这个练习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有的用笔尖点,有的用力将毛笔的笔身点下去,有的干脆整支笔都下到宣纸上,这样一来,他们在一开始就有了不同的选择,因此其方向自然不同。接着我让孩子们观察自己的画面和毛笔,是怎么样的一种样子?并说说自己看到后想到了什么?用这些方式可以去表现什么?最后是放上一组静物,找一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在哪儿?你为什么感兴趣?它的什么特点吸引你?这样的教学设计最大的意图就在于帮助儿童将物体和意象建立一些联系,更多地将一些常规练习、已知学习经验融合到新课题的学习中。
2.以意立象,触发心灵。一个意象究竟以何种形态,不是由意象本身决定,而是它和所知内容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有的作品一看就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甚至成为某种观念和认识的代名词,这都是作品的意象传递的信息和人们的认知保持一致的。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在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画家想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成的意象。这也会让我们再次想到齐白石老人说的: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许齐白石老人追求的就是这种意象吧!之所以会意某种意象形态呈现其关键还在于观察者对于那些特征或部位或角度产生兴趣进行自我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意象呢?首先,应呈现一个物体的多个方面或角度,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念来展示物体的方方面面,以取得所有观察者的共鸣点,如出示一个盆花,我们可以展示多个角度,也可以将盆花放在多个不同的环境下等等。其次,是展示一些特殊的局部,这个特殊就在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孩子感兴趣的是一些质感类的,就可以多准备一些相关资源呈现,如果孩子对形体把握有很强的意识,就可以把握花的形态,等等,总之,可以有的放矢做好呈现。最后,是将这些重要特征和孩子们的玩味美术融合在一起,可以借助一些材料帮助孩子和物象所传达的意象建立连接。
大家可以思考下面的植物给你的意象是什么?
3.教学改进。每一次教学我们都发现很多的信息,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表现,相同的主题会因为很多不同的外界因素而发生改变。上图是儿童根据欣赏亨利·摩尔的作品而创作的,一幅是用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是用炭笔的方式进行体验创作,他们对画家的感受显然是不同的,作品没有好坏之区别,更多是孩子面对作品时他们的感受和体会,第一幅作品孩子用“趣”来命名,显然孩子在欣赏和表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作品、对材料的趣味体验,在造型表现上他们更多的关注是墨色在宣纸上的那种渗透和轮廓线所构成的画面;右图作品我们好像看到了儿童在表现中的思维和想要表达的信息,一根根线条,每一次的用力似乎都在想要表现一种灵动的空间以及形体之间的关系,宛如艺术家在创作前的草图和设计稿,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面对这些作品,我们老师需要的是一种理解和用心地感悟。儿童在创作时会有很多的变数,但是当物体给孩子所产生的意象足够他去理解一些事物和现象时,他们会立马调用其信息,来辅助自己的创作表现。所以儿童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改进的是教的思维和引的方向。
1.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每一次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对主题有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认识越深刻越全面。认识全面,教师面对可变的教学现象的调控会更自如,认识越深刻,对孩子的创作和表现就越能理解其行为。在儿童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静静地观察他们的创作过程,在观察中融合自己的思考,并加以询问: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这样表现可以表达什么?同时给出一些建议,让儿童根据画面和场景需求,融合更多的意愿和感知。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做一味的认可和接受,有时要给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帮助儿童建立自己的意象,并把这些意象表达得更加的具有代表性。意象不是就一种模糊的感觉,而是一种对物象或作品的集中感知,因此,教师在创作中可以给儿童一种塑造特质所必须的理解。
2.创作后的作品评价。每一次成功的意象营造都是在一次次的被认可下所强化。教师和同学面对具体的儿童画作品时,可以让儿童自己先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作品表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进行了强化。同时让同伴客观地从作者想要表现的意象中去提建议,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最后,是给每一幅作品一次充分的认可。成功来自于每一次的被理解。儿童画创作的动力也在于此。但不能过分而虚无缥缈地表扬和肯定,要让儿童认识到你所肯定的就是他想要表现创作的地方。
陈勇老师辅导的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