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文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主体的关注。在这一教育背景之下,教师纷纷加大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层面的创新力度,旨在更加契合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层次化发展需求,因而生活化教学情境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文章从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实况入手,探讨了创设并应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初中物理育人价值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该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深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所以我们将其作为初中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其任务包含但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完备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应用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凸显物理的学科育人价值。所以,探究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具体应用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科学引入生活化故事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于单纯的理论说教,但是對新鲜的事物却保有好奇心与兴趣感。所以,教师应当牢牢把握往初中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特质,在导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尽可能借助一些轻松、活泼的生活化载体,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1]。借助于趣味化、生活性故事的有效融入,教师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答案的寻找过程中来,为其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重力和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学生熟知的《龟兔赛跑》这一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其思考各种外界物理因素之于龟兔赛跑结果的影响。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他们纷纷参与到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有关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带领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深化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立足于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特质,再结合其教学开展的目标、内容、进度等要素,借助故事这一生活化教学载体,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其预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全面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全面发掘生活化现象
物理同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联系。而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价值就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提升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实现同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2]。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深入把握初中物理的材料编排体系及学科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实际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要素,例如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对其加以全面的整合和有效的利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相对应的物理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本质及原理,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们在实践中应用并检验理论的意识和能力。
以《物态的变化》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就可以以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生活化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晰不同物理知识点的含义及特征。例如在烧水的过程中,壶嘴处冒出的“白烟”,就是水沸腾后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气的小水珠,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同一物质从液态到气态、再到液态的变化过程。再如,教师可以以窗户上的雾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思考不同季节中雾气的形成位置,从而理解温度这一要素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而言之,教师要有效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发挥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价值。
三、合理设置生活化实验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自然也离不开主题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验活动,这也是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物理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实验机会,使其可以深刻感受到物理学习之于实际生活的重要价值,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该学科的学习之中。我们以《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相较于其他的知识点,摩擦力是一种看不见且摸不着的外在物质,因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物理实验中理解这一抽象的物质。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手放在空气中随意移动,感受空气给手带来的阻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手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之上,感受不同的力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其手上施加重力,感受因此而造成的阻力。如此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了解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为教师相关知识点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光的折射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透明玻璃杯和筷子,让学生观察筷子在水中的弯折现象。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筷子弯折的位置及原因,并引出有关光的折射的知识点。
总而言之,物理实验的设置,不仅要牢牢把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还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生活,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班级内部营造起良好的实验探索氛围[3]。
四、科学布置生活化作业
物理作业的布置,是检验广大学生学习效果、巩固其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就不能忽视作业的科学布置。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全面考量学生在课堂的反馈情况,再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层次化的物理作业[4],使其可以在高效、高质的课后练习中,深化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物质的密度》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在学习完同密度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这样的任务:观察家中的各种生活用品及器材,并比较其密度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发散思维,寻求比较物质密度大小的方法,了解到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物理属性。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土电话”的应用原理,并让学生在课下去展开制作,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充分发掘、全面探索物理学科同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检验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教学改革的时代大背景,教师应当注重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合理应用。相关主体应当从科学引入生活化故事、全面发掘生活化现象、合理设置生活化实验以及科学布置生活化作业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物理教学工作开展的趣味性与科学性,全面激发广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助力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光宇.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186-187.
[2]李正海.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8.
[3]吴 艳.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6(10):32.
[4]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