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贯通培养护理人才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18-10-22 11:31王莉莉金玲
教师·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共同体深度人才

王莉莉 金玲

摘 要:贯通培养的高端护理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综合知识和护理技能,又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文章作者通过分析总结在校学生学习能力偏低的原因,寻找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办学层次的具体行动。

为对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2014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开展中本贯通培养高端护理人才的试验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率先进入贯通培养试验校行列,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开展中本贯通培养高端护理人才试验项目。毕华林认为,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核心[1]。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培养学习能力首先要了解生源的学习现状,再制订相应措施。

一、贯通培养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归因

截止到2017年,我校共招收四届学生总计274人。生源入学成绩均超过北京市中考普通高中录取线,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整体较高,对待学习的态度及对自我的期待也高于普通高职学生。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见右表)。

经过调查总结,目前贯通培养学生学习的现状出现的原因有: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水平较低;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

二、对学校教学状况的评估

评教问卷以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活动中使用的“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学生评教表”为蓝本,量表的8项指标为:①教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该课程学习感兴趣;②教师教学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教态自然、积极热情;③教师对待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④教学注重規范操作,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⑤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工作或生活实际;⑥对课程的学习条件满意;⑦能够听懂、学会课程教学内容;⑧学习课程有成就感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此次调查测评分设 “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等级,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纳入满意度计算中。

我校的测评结果与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总结报告中的调研结果部分一致(见图1、图2)。但北京市调研总结报告指出排在后三位的指标分别是指标5、7、8,这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共性特点:一是学生认为课程学习中听懂、学会有难度;二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高。但与其不同的是,我校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学生满意度高,这也是我校的教学优势。

三、探究提升贯通培养护理人才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创新教学方案设计,开展以质疑、探究、发现为主的“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真知深解”为目标[3],将已有知识组合,开展以质疑、探究、发现为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有生成性的、可进行深入挖掘的主题领域进行持续的深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提升各项学习能力。教师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预备和存储知识的多少选择在学科内开展,也可跨学科开展,同时,在学习活动成果的评价中落实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发展状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进步,重建学习自信,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学习的动力。

2. 建立“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提供“支架”

“学习共同体”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学习同伴、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4]。“学习共同体”对共同体内部的师生各部分都能发挥“支架”作用。

其一,学习者与同伴彼此成为学习“支架”,用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替代传统的独立建构。同伴互助建构知识体系,能促进个体接受各种不同视角的多元化的见解,不断改进思想认识,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其二,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和辅导者成为实现学习目标同行者。可以将校内学科组成员、内聘教师、特聘校外专业人员共同纳入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和辅导者行列,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服务,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和动机,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 研究护理贯通培养人才评价方案,落实能力评价方式、方法和指标体系

复合型护理人才学习能力的测评可以尝试在课程中采用深、广度教学互补开展教学,在“广度教学”中侧重以识记知识、模仿操作为主的成绩考核评价;在“深度教学”所引发的深度学习中,则着重测评学生在参与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两者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针对识记知识、模仿操作为主的成绩考核评价,依据课程标准和实施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通过学校的试题库进行各门课程的诊断性测评、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5];而在“深度学习”的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还需要建立完备的评价内容、指标和评价标准。

“深度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学校管理机构结合专业要求,与学习共同体共同制订完成。在建立能力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与普通教育学生的相同之处,又要考虑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将基础教育的评价与护理专业教育评价相融合。

总之,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水平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内涵的标志,也是当代护理教育的主题和归宿。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7):70-80.

[2][3]陈 琦.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4.

[4]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基本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7-10.

[5]李砚池,卢桂霞.护理专业3+3+2贯通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6):158-159.

猜你喜欢
共同体深度人才
人才云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共同体的战斗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