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媛 王灿发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评论从恢复新生、稳步前行到蓬勃发展,已逐渐步入崭新的历史轨道。作为社会变革之声的话语体现,新闻评论在这一时期的嬗变、创新和发展,使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反思中国新闻评论在变革之中的新探索,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启示,即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置于首位,新闻专业意识回归是其本质,大众化参与评论势不可挡。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经验启示
新闻评论在新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夕,作为权力话语的党报新闻评论强化媒体的宣传功能,强调“报刊是宣传工具”“新闻服从于政治斗争的要求”①,社评言论往往运用指令性、教化式的语言表达。尽管《人民日报》有过改版,倡导开展自由讨论,并发表多篇社会言论,但后来受挫并中断,之后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畸形发展,新闻传播业在徘徊中前行,以“工具论”“一言堂”为主要特征的新闻评论发展受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传播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革新前行,新闻评论也步入新的历史轨道,作为社会变革之声的话语体现,新闻评论在这一时期的嬗变、创新和发展,使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的突破、创新与发展
(一)新闻评论恢复新生,媒体言论格局逐步开放(1978—1991年)
1.实事求是原则恢复,党报党刊评论体现党报党刊言论的话语核心
1978年5月10日,中国中央党报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全文发表了署名“光明日报社供稿”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成为当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文中精辟的论述和极为大胆的提法彻底打碎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不仅在问世的当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1]5月11日,《光明日报》全文刊登此文,并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当天,新华社向全国新闻媒体发了通稿,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全国各级报刊也陆续转载此文。至此,在报刊上围绕“真理标准”文章展开了大讨论,到1978年底,中央及省级报刊发表的有关“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文章有650篇之多,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2]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新闻传播业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长期以来,报刊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过分重视和强调媒体的政治宣传功能,“宣传腔”居高临下,端起架子,新闻评论往往以指令性的方式向受众灌输思想,自上而下地传递一种声音,不尊重受众,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新闻评论自下而上的多种声音被忽视。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新闻传播业进入全面改革时期,新闻评论在内容、文风、数量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日报》带头进行改革,一是在内容上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真理,从“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斗争就是生活,你不斗它,它就斗你;你不打它,它就打你;你不消灭它,它就消灭你,这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搏斗”。这完全是极左的整人的言论,这是在宣传谬误,方向完全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报纸上的言论以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为重要方面,报纸上批评性的言论多了,包括批評不正之风,批评领导干部,还有的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和党的阴暗面。[3]二是在文风上,力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生动活泼的新闻小言论日益受到重视;在作者队伍上,提倡大家动手,各显神通。[4]在文风上,1980年《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面世,随后,各报纷纷仿效,出新了名目繁多的新闻性小言论专栏,比如《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北京日报》的《文明小议》、《新华日报》的《细流集》、《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除此之外,短评作为“轻骑兵”,由于篇幅短小、内容精悍,比社论要轻便灵活,也为新闻评论增添新的光彩,受到读者的喜爱。评论文章除出自于编辑部之外,群众自由撰写的言论也出现在报纸版面上,联系群众紧密了,版面也灵活多样了。以《人民日报》为例,除了《今日谈》外,还有《市场随笔》《快语》《大地漫笔》等专栏,题材广泛,文字生动,作者比较自由地发表见解,多样化的言论主体,使得党报言论的权威性得以重塑。
2.告别“传声筒”角色,广播独立新闻评论话语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播评论经历了缓慢而曲折的发展,广播电台创办过一些短小的评论节目,但总体上仍是以播报报纸评论稿为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广播评论走上独立发展的正轨。1979年4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节目播出署名为“本台评论员郭平”的评论《改善越中关系的根本办法》,这成为新时期中国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篇广播评论,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评论组,各地广播电台也纷纷播出新闻评论。除此之外,1980年第二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首次增设了评论项目,广播评论榜上有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绝不允许有“特殊公民”》(1980年10月17日)获奖,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从田埂的变化看政策的威力》(1980年7月11日)受到表扬。“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开始在广播上作为一种独立的评论样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中国广播评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喉舌”意识显著,围绕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广播评论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针砭时弊,引导社会舆论,广播评论也屡被各大报纸转载,或被国内外通讯社转发,广播评论稳步前行,有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媒介影响力。广播评论在阐释“自己走路”的过程中还不断涌现出各类独具广播特色的评论样式,比如广播谈话类节目以一种聊天的方式展开话题,用类似谈话的交流方式进行分析和评论,充分挖掘声音传播的特征,同时,将音响引入广播评论中,成为80年代后期诸多电台使用的评论方式。
3.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兴办,丰富媒体言论话语格局
我国早期的电视台没有电视评论节目,新中国成立后电视新闻节目中只是由播音员口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的评论,除此之外没有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电视评论是报纸的附庸。“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1979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专题部,着手筹划自己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第一个述评性的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该节目的宗旨是通过对广大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和人物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阐述道理,引起观众的思考。1988年7月,中央电视台进一步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将《社会瞭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推出全新的新闻评论栏目《观察思考》,该节目共播出约260期,直到1994年3月27日,该栏目不再播出,其大多数成员并入后来影响更大的《焦点访谈》。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台,从模仿报纸、广播的新闻评论开始,经过摸索和筹划,才逐渐开办了具有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至此,广播、电视告别了作为报刊和通讯社传声筒的角色,开始创办独立的新闻评论,媒体言论话语格局开始分化。
(二)新闻评论稳步前行,媒体言论日渐丰富(1992—2003年)
1.报刊评论倡导“三贴近”原则,拓展群众言论空间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也促使了新闻工作的改革,新闻评论观念更新,报纸新闻评论开始盛行专业评论,包括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体育评论、科技评论、法治评论等,尤其是经济评论和法治评论,比如《人民日报》,1999年的经济评论专栏有十几个,法治评论专栏有四个。伴随着扩版热潮和都市报的迅速兴起,各大报纸评论更加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作为擁有意识形态权力的党报言论仍然是媒体言论格局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涉及新闻观念的更新、新闻媒体的多功能开发、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处于新闻改革核心地位的新闻评论,呈现出形态多样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元的特征。早期的都市报对社论、时评等新闻评论的重视度不够,与传统党报和机关报不同的是,其更加注重股评和体育评论。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报纸新闻评论更加短小精悍、丰富多样、趣味性强,所以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报纸专栏评论走向品牌化,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创造出自身的评论专栏品牌,成为众多报纸学习的范例,群众言论空间进一步拓展。
2.广播评论重视传播效果,加强现场评论手法的运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播评论节目在内容上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融合接轨,在评论的语气和风格上,也越来越重视听众的实际需求,交谈式、谈心式的评论方式大量出现,从“为说而写”向“以说为主”转变,不仅突破了广播谈话类评论写作“为说而写”的界限,增强了评论现场感,也增强了广播评论的传播效果。这一时期,广播评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评论样式愈加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深化新闻改革,着力加大广播评论的力度,例如在1993年4月8日、4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分别播出了胡占凡采写的新闻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收到全国各地听众的来信70多封,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20多家媒体争相转载。[5]20世纪90年代是广播评论节目在稳步前行中逐渐走向兴盛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广播评论既挖掘了广播传播本身的语言魅力,又加大了节目的信息容量,使得广播评论节目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纵横》,该节目以新闻事件为主要评论对象,配合《全国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这两个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答疑阐述和分析评论,这是一个新闻杂志性栏目,包含《今日观察》《权威论坛》《国际风云》三个子栏目,系列评论和连续评论是《新闻纵横》主要采用的播出方式,比如系列节目《不该忘却的纪念》,连续节目《令人却步的北京“一日五游”》,特别节目《江苏打假暗访实录》等,将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现场采访与专家访谈结合,聚合了广播评论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易受性。[6]全国各级广播电台也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广播评论性节目,广播评论节目呈现兴旺态势。
3.电视评论日渐成熟,重视言论的公众参与意识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电视媒体迅猛发展,社会影响力加强,成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媒体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及深度报道栏目蓬勃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靠文字符号传播的报刊评论,也不同于靠声音符号传播的广播评论,而是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形象化的争论。它晚于报纸、广播评论,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但其影响确实深远而广泛”。[7]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90年代受到业界和受众关注最多的新闻评论形式。中央电视台从《观察与思考》到《观察思考》,采用深度调查报道的形式,运用系列评论与连续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评析。1988年7月,中央电视台组建了评论组,1993年评论组升格为评论部,1993年5月1日,央视新闻杂志性栏目《东方时空》开播,半年后,中央电视台决定对该节目进行改革,成立一个新部门——新闻评论部,认为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号角”和“旗帜”,新闻媒体应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1994年4月1日19时38分,由新闻评论部主办的电视述评节目《焦点访谈》开播,该节目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于一身,放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很快引起轰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全国各省市兴起了一大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比如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北京电视台《18分钟经济社会》、河北电视台《新闻广角》、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广东电视台《社会聚焦》、成都电视台《今晚8:00》、江苏电视台《大写真》等。这些节目结合电视传播优势,将画面、音响、文字、主持人叙述、同期声、“解说词”及记者现场报道等诸多符号融为一体,对电视新闻评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电视台纷纷“上星”,受众覆盖面扩大,为电视行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包括新闻评论节目在内的电视节目的繁荣。
4.网络评论崭露头角,媒体言论承载形态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人们的视野,网络媒体随之兴起,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并成为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并列的“第四媒体”,作为一个崭新的公共领域,网络平台的自由开放、参与性强、平等互动的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表达心声、发表观点和意见,网络评论迅速吸引大众的视线,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新兴评论形式。网络平台“既刺激了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活跃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又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和进步”[8]。我国主流媒体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开始筹划并注重网络评论平台的建设,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连接互联网,1999年5月,人民日報在网站开设“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引起网友极大的关注和互动,直接推动“抗议论坛”改版并成为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强国论坛”。2000年8月2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2001年3月21日,人民网原创网络评论专栏《人民时评》创办,从此形成了新闻、互动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立体系统,人民网建立的留言、博客、论坛、社区等互动平台和言论空间,成为网友在线表达观点、发表意见并交流互动的重要言论平台。
(三)新闻评论蓬勃发展,媒体言论传播格局重构(2004年至今)
1.传统报刊评论遭遇危机,媒体融合重塑党报评论的权威
从2004年开始,全国报刊开展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治理整顿活动,报刊实行管办分离,随后,全国各地报纸再次掀起改版、扩版热潮,仅2005全年改版的报纸就有60余种,《人民日报》截至2010年再度扩至24版,各大都市类报纸更是加入到扩版改版的潮流中,报纸进入厚报时代,新闻评论也随之扩大版面,愈加受到重视。2013年1月,《人民日报》第一块新闻评论版与读者见面,人民日报的陈立云表示,“版上文章多短小精悍,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也没有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诸如辉煌、伟大、雄踞之类的‘大词少了,短文多了,短句多了,鲜活生动的语言也多了,文章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不超过千字,但重在让事实说话,以观点取胜,意尽言止,语约义丰,虽然字数减少,但高度未降、思想未减”。[9]尽管如此,党报新闻评论受到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冲击而遭遇危机,媒体言论不再是党报言论独领风骚,尤其是开放度、自由度、创新性较强的网络言论兴盛,言论形式的不断拓展,对报刊新闻评论的影响较大。但从未来的趋势来看,我国媒体言论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以党报言论为权威和核心,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也将重塑党报新闻评论的权威地位。
2.广播电视评论稳步发展,不断探索话语资源空间
进入新世纪,中国广播在“新闻立台”和“频率专业化”办台理念的指导下,交通频率、音乐频率、经济频率等获得迅速发展,2004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播,随着新闻传播领域治理整顿活动的开展,广播也进行了改版,2009年,“中国之声”再次改版,新闻时效性得到加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报道多了”,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对新闻作及时的解读、分析和点评,广播的意见声音更加清晰和透彻,直接对新闻做出评论,广播评论高度再次提升,不断探索话语资源以构建广播公共话语空间。电视新闻评论在积极发挥自身媒体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追求时效性、全面性、深刻度,《面对面》也采用新闻性访谈节目形式,以主持人“质疑”风格的提问交流方式,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点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与此同时,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探索电视民生新闻中的新闻评论模式,比如《第七日》《南京零距离》《第一时间》《民生大参考》等。电视评论节目广开言路,成为重要的沟通平台和观点汇集处,并屡屡创造电视节目的收视高点,也较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然而,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影响,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受到较大的冲击,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竞争力受挫,今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路径,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3.网络评论渐入佳境,新闻评论价值取向多元共生
有学者认为,网络媒体是典型的融媒体,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所以直接造就了网络评论的形态多样化,党报言论引导主流价值的舆论功能不容动摇,与此同时,随着民众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网络空间新闻评论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共生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百态的新闻舆论事件,让成千上万的民众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关注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发表观点、表达意见及参与到公共事件中,网络评论以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网络评论的兴盛展现出网上舆论的强大威力,影响着新闻评论的传统格局。2006年7月,“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奖范围,人民网原创网络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新闻网的原创网络评论《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分别荣获一等奖,这对提升网络新闻的传播力和公信力、推动网站运作的管理规范化、促使网络媒体向主流媒体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按照创作主体划分,网络评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媒体精英话语体系的网络评论;二是由网络媒体自身的评论团队生产的新闻评论;三是网民评论,即由网民通过论坛、跟帖、个人网页等方式进行评论,还有在博客、微博、微信等渠道发表的有关信息和言论。网络评论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正如人民网负责人所言,“成千上万的网民(各种身份、地位的人)在此议论时事、共商国是,他们或围绕一个热点、一个话题,或自设主题,自弹自唱,各抒己见,或争论、争执、交锋。当然,更多的人在浏览、‘坐山观虎斗,分享讨论者的思想”。[10]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手机完成由通信工具到移动媒体的蜕变,包括手机媒体在内的网络评论方兴未艾,网络评论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媒介和社会影响力。
二、反思:中国新闻评论在变革之中的新探索
回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评论40年的发展脉络,既呈现于新闻评论自身传播过程中的拓展和创新上,也体现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介活动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上。针对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发展之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中国本土为根本,积极探寻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新闻业“一边倒”地以苏联“老大哥”为榜样,全面、广泛地引进苏联办报、办通讯社、办广播的经验,在新闻评论方面也沿袭苏联做法,过分强化媒体的宣传功能,强调“新闻事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报刊是宣传工具”“新闻报道必须服从于政治斗争的要求”“要非常注意报纸的党性和对敌斗争观念”,不仅强调“工具论”的宣传功能,还奉行“一言堂”的“灌输”方式,报刊在社论的写作上,盲目模仿《真理报》(苏联报刊),不论有无必要,硬要每天必有一篇。新闻评论的教条、呆板、空洞,产生了高高在上且仰望不可及的传播效果,不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新闻评论积极探寻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以中国本土为根本,借鉴外来资源之精华为我所用,绝不照抄照搬之。
(二)处理好具象性和抽象性的关系,增强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的时期,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繁荣发展,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体裁形式和实践活动,是我国政治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报刊评论、广播电视评论,还有网络评论,共同构成了媒体言论的格局,然而,膜拜仰望式的抽象性推理论证方法不符合时代对评论性话语的要求,也增加了新闻评论阅读理解的难度,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媒体言论话语权的分化,具象性话语符号以其时新性、开放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特征,迎合了大众对评论话语的需求心理。如何处理好具象性和抽象性的关系,从而增强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是当前新闻评论突破传统评论格局并有效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因素。
(三)在评论路径方面,妥善处理选题与立意、观点与论证的关系
在社会思潮复杂化、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和其他新闻文本样式一样,新闻评论从概念认识到本体定位都需要重新界定,才能在实际路径探寻方面找到新的出路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也才能发挥新闻评论正确引领时代精神的现实意义。当代新闻评论是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介平台而形成的言论格局,一切媒体评论的创作都是以报刊评论为基本出发点的,因此,在新闻评论的成文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多重关系,比如选题与立意的关系,选准了新闻题材,有了关键性视角,才有多维度的立意空间;观点与论证的关系,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是关键所在,有了严密的逻辑思维,才有观点缜密的论证;事实与应用的关系,新闻评论依托新闻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即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尤其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只有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就这一问题发表鲜明独特的观点。[11]
三、启示:党媒言论为核心、专业意识是本质、大众评论为主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新闻评论在历史发展阶段更迭中显现出不同特征,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无论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都通过改版或增加节目加大了评论的分量,网络评论以快捷性、互动性、平民化的特征对传统媒体评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整体而言,观点表达平台和意见传播形态呈现多样化生存,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打破了传统报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原有的格局,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40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置于首位
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舆论工具,新闻评论最鲜明地体现着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在新闻评论中,要忠贞不渝地坚持和体现党性原则,站在党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评论和处理问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理解党媒姓党,坚定承担媒体的职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多样化,思想觀念呈现多元化,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任务愈加艰巨。自1989年11月中宣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新闻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问题以来,党领导的新闻媒体更加关心和重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即媒体的方向,评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集中体现媒体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作为思想信息的新闻评论直接关乎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唯有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不断探索和创新,新闻评论才能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二)新闻专业意识回归是其本质
回顾过去40年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一个基本的教训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否则将无法满足社会其他系统对新闻传播系统的需求,不仅影响媒体舆论监督功能作用的发挥,还会给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新闻评论是顺应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从以报刊为“观点中心”到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新闻评论载体的多样化呈现,从“真理的化身”到多种视角“无形意见”的评论诉求,新闻评论对“事实”的尊重、对多元化言论的包容,不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也落实到了实践中,新闻媒体正逐渐回归自己的专业定位,新闻评论也在实现其自身特征的回归与提升。
(三)大众化参与评论势不可挡
在当前媒体格局下,网络评论日益显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评论的传播特征和影响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即网络的高参与度,网络评论也因此成为网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播史来看,中国新闻曾在多个历史阶段更多在关注意识形态,重“说话”甚于重“事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新闻业带来了严重的扭曲。
新闻评论的发展要基于大众广泛的参与,尽管网络空间存在许多情绪化、非理性的声音,但整体而言,网络公共领域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媒体也应以开放的姿态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大众提供广泛的对话空间。在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发展并以评论精品塑造新闻评论权威性的同时,网络评论也应为大众提供声音传播的平台,构建大众公共话语空间。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评论一直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调节舆论温度、监督社会公正等功能。新闻评论历经改革和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其前行之路未有穷期,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去创新,去总结经验。
注释:
①见《新闻业务》(新华社编印的内部刊物,1951年1月创刊,1960年8月与中国记协机关刊物《新闻战线》合并,成为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三家联合主办的新的《新闻业务》出版),1957年第11期第30页。
参考文献:
[1]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54-57.
[2]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3]邵华泽.新闻评论写作漫谈[M].北京:长城出版社,1986:169.
[4]邵华泽.新闻评论写作漫谈[M].北京:长城出版社,1986:170.
[5]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219.
[6]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2.
[7]刘习良.中国电视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27.
[8]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8(4).
[9]陈立云.壮大“主流”,传递更多中国“好声音”“真声音”:《人民日报》新推评论版的过程与认识解析[J].中国记者,2013(3).
[10]何家正,刘红.强国路上的对话[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11]刘茂华.观点交锋:媒介化时代的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214.
(袁丽媛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