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智能化虽是必由之路,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越过这个阶段,更不能一窝蜂、一阵热、炒概念,需要耐心,精准发力。
一块极薄玻璃再次惊艳世界。
2018年4月,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成套先进技术及装备,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功拉引出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从0.15毫米到0.12毫米,数据上0.03的小小改变,却是一次产业上的巨大突破和飞跃。
一直以来,中国玻璃产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都是建筑玻璃,高档电子玻璃一直是产业短板。在此之前,超薄玻璃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价值上百亿元的市场完全依赖进口,蚌埠超薄电子玻璃的问世,在薄与厚的转变中,让中国有了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底气。
谁在智能制造上先人一步,谁就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上风。安徽产业迈向中高端,制造业必须迈向中高端;打造安徽产业升级版,就必须先打造“安徽制造”升级版。对于新兴工业大省安徽来说,应该如何站上“风口”,顺风翱翔?
发力点:“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的有机统一
安徽智能制造以“点、线、面”三个维度来布局,由“点”串“线”,以“线”扩“面”,分类发力、并行推进,推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可以形成安徽智能制造的多点支撑。
一个取下物件,下一个贴上保护膜,再下一个搬起物件码好,最后一个打包。4个机器人瞬间完成4道工序,整个流程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是发生在全球最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合肥全新工业4.0智能工厂的精彩一幕。“4条总装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最快12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滚筒洗衣机。到2020年,通过对智能工厂逐步升级,生产效率将提高40%。”惠而浦智能工厂制造中心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刘武告诉《决策》。
惠而浦打造的4.0智能工厂是安徽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的一个生动注脚。“顺应智能制造的发展大势,开展‘点上机器换人,‘线上开发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面上打造智能工厂,三个维度发力布局安徽智能制造。”安徽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沈忠林告诉《决策》,这是安徽发展智能制造的路线图。
但要先看清安徽制造大棋局,才能看懂落子布局的深意。
先从制造业发展水平来看,安徽目前处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阶段。这就意味着安徽制造既面临工业2.0、工业3.0“补课”,又要在工业4.0“加课”的双重任务,产业迈向中高端、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
再从安徽制造业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制造业机器人应用密度较低,应用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以皖北地区为例,在食品、药品、酿酒、建材、化工、机械等多个领域具备一定产业优势,但这些行业都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水平低,用人较多,生产效率不高。
由此观之,以“点、线、面”三个维度来行动,由“点”串“线”,以“线”扩“面”,分类发力、并行推进,推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可以形成安徽智能制造的多点支撑。
“路线图”清晰后,安徽实施智能制造的“任务书”又是什么?按照安徽省发展智能制造战略规划,核心任务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重点聚焦“63512”任务,即: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六类智能制造装备,夯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滞后等三大基础,培育推广离散型、流程型等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等十二大重点领域智能转型。
与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任务书”相比,安徽在智能制造装备和重点领域上分别增加了新内容,扩展到6大智能制造装备、12大重点领域。“这是基于安徽的产业情况,增加了智能成套生产线装备,像海螺日产12000吨水泥生产线、蚌埠玻璃设计院光伏玻璃生产线等部分智能成套装备国内领先,但是智能化水平还要提高。”在沈忠林看来,这契合安徽省目前产业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也更利于发挥安徽产业的特色和优势。
在实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一些制造业企业已经尝到了智能转型的红利。安徽鸿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鸿庆在机床行业的“寒冷盘旋”中一度濒临破产。2014年11月,富士康投资鸿庆精机后,整合自动化、精密数控等核心技术资源,聚焦新一代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后,鸿庆逆势而上,成为安徽销售额最大的机床企业。“同一批人,同一场地,三年成为安徽机床行业老大,关键就在于智能转型。”沈忠林告诉《决策》。2017年,安徽支持制造强省项目2585个,完成技改投资7352.9亿元,在政策和“真金白银”撬动下,京东方全球首条最高世代10.5代线、康宁液晶玻璃基板、晶合12英寸晶圆厂、美菱60万台中大容积节能冰柜等一批标志性智造项目建成投产。
但在面向企业智能转型的发展需求上,全国23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安徽却没有一家上榜。“这说明安徽还没有形成一个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安徽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张峰对《决策》分析说,智能制造不是单单搞一个装备或者机器人,如果有一块短板,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按照时间节点计算,安徽将分“两步走”实现新目标。“十三五”期间,实施智能制造项目1100个以上,投资2600亿元,建成10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万台;“十四五”期间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放眼安徽智能制造的未来,做好“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的有机统一,将安徽智能制造从平面的蓝图变成立体的现实,离不开16个地市的共同努力。
制高点:地方有取有舍,
不能操之过急
无论是处在工业1.0阶段,还是工业2.0、3.0阶段,工业4.0一定是地方发展必须要走的路,如果抓不住这个趋势和突破口,就会在制造业分工体系重新洗牌中处于劣势。
三天之内,跨越1450公里,一位市委书记上演了一场千里招商的精彩大戏。
2018年3月16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阜阳市委书记李平来到阜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展开调研;仅一天之后,李平又带队远赴沈阳新松机器人总部,与新松高层就加快推进阜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建设达成共识,志在成为世界级机器人创新和生产集聚高地。
阜陽对机器人产业的渴望和雄心,是安徽各市抢占智能制造高地的一个缩影。在这场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竞逐中,安徽各城市也都憋足了一口气、铆足了一股劲,大有“抢资源、占高地”之势。
从各市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均紧锣密鼓地推出智能制造的相关布局。其中,机器人、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更是成为各市布局制造业的必占高地。“从全省来看,各个市县都要朝着智能制造的路子和方向奔,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标配,但是发展的重点和任务要有取有舍,要基于本地特点和优势,不能全面发力。”张峰对《决策》分析说,欠发达地区如何推动智能制造突出“重围”,占领先机,成为摆在眼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阜阳无中生有机器人产业正是如此。不甘于做“跟跑者”的阜阳,大胆提出打造“智能制造名城”的新名片,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先后破土动工新松机器人产业园、智能制造无人机产业园,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得先机。而这正是阜阳基于区位交通、人口红利、资源禀赋等多方面比较优势后做出的战略决策。
“实际上,一些后发区域发展智能制造,并不是高不可攀,‘跳起来摘桃子是能够得着的。”沈忠林告诉《决策》,后发区域要超前布局未来前沿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更要树立典型示范和鲜活案例,以点带面引导传统产业开展智能应用,打造安徽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梯队。
这与耕耘制造业数十载的全国政协委员、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的观点不谋而合。“虽然智能制造是趋势,但首先要通过示范应用,让传统制造业认识智能制造,了解智能制造,愿意使用智能制造,最后普及智能制造。以智能制造催生新动能,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放在区域格局中来看,目前安徽获得的11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合肥最多,达到4家,宣城3家,安庆2家,芜湖、六安各1家。从分布上来看,皖江示范区有10家,皖北地区1家没有。由此可见,皖北的示范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皖北龙头企业古井集团近年来深入推进“绿色智能酿造”,积极探索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在打造全自动立体发酵智能酿造车间上,趟出了一条路子。沈忠林分析说:“古井酒厂几百台机器人,实际上离智能工厂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把它树立起来了,撕开了皖北发展智能制造的‘口子。”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无论是处在工业1.0阶段,还是工业2.0、3.0阶段,工业4.0一定是地方发展必须要走的路,如果抓不住这个趋势和突破口,就会在制造业分工体系重新洗牌中处于劣势。”在张峰看来,智能化虽是必由之路,不可越过这个阶段,但不能一窝蜂、一阵热、炒概念,需要耐心,精准发力。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智能制造“马拉松”中,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耐力,地方的取胜之钥,究竟是什么?
突破口:探索破解“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利器
无论是皖南的池州、皖中的滁州,还是皖北的亳州,都不约而同地将发展智能制造的目光,投注在人才上。
2007年,“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刘屹决定从美国回国创业时,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首先进入了他的考虑范围,但他最终落脚的,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市—安徽池州。同样是“千人计划”专家梅泽群,放弃国外300倍高薪,毅然回国来到安徽滁州创业。如今,两人创立的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已发展成为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企业。
这样的事例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引进一名人才,实现一项技术革新,兴起一个产业。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就占据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许礼进告诉《决策》。采访中,《决策》密集走访安徽省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当问到什么是影响智能制造的关键因素时,接受采访的高管们给出的答案是:资金和人才。继续追问,两者选择一个的话,哪个最关键?答案是人才。
在《世界经理人》杂志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现状报告》中,有近三成被访企业认为,使用智能设备生产的最大难题是人才,越来越多企业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张峰认为,“在安徽现有的企业、资本、资源环境下,做智能制造,钱不是主要问题,缺人才是最大的瓶颈。”实际上,发展智能制造,安徽乃至全国都存在的“软肋”是“缺人才”,这也是采访对象的一致观点。
尽管“机器换人”已成为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的显性标志,但“机器换人” 绝不是不需要人,相反恰恰缺的还是人。“智能制造是多学科交叉门类,需要具备更高能力和价值的人才,比如技术型工程师,以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领域的从业人员。”沈忠林告诉《决策》。
毫无疑问,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缺口,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安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的进程,尤其是合肥、芜湖之外的其他地市。但从目前安徽一些地市的探索来看,已经逐渐找到了突破人才瓶颈的利器。
一直以来,地处皖北、人才吸引力相对薄弱的亳州,发展智能制造深感人才短缺之痛。如今,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2017年12月,亳州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牵手“联姻”,成立离岸孵化中心。42家制造企业分别与合肥工业大学20余位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对接,破解“智造发展中的烦恼”。“在‘专家教授来亳州和‘企业组团到高校双向互动机制下,通过离岸孵化中心把招才引智‘管道直接延伸到科技创新源地,打破亳州发展智能制造中的人才瓶颈。”刘志峰对《决策》分析说。
智能制造最直接的是技术,最根本的是人才。这也是皖南池州、皖中滁州,还有皖北亳州,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注在“人才”上的原因所在。
从经典的竞争力钻石模型来看,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要反映到人才的集聚上,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引进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政府在给予政策支持时,要有耐心,等到把羊养大了再去薅,如果羊还没长大,就去薅羊毛,人才是留不住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告诉《决策》。
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实践就是一个生动写照。十年来,芜湖把招引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坚持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在长江边崛起了一座百亿机器人产业园。许礼进告诉《决策》:“做好创新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就能盘活一个企业,撬动一个产业,甚至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2017年底,已入驻芜湖的机器人企业共88家,产业规模达77.5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税收4.58亿元,同比增长38%,正验证了“羊长大了自然有羊毛薅”。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人才引进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用好用活人才,才能产生辐射效应和磁聚效应,形成以才带才、以才育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良性循环,全社会的智造智慧就会如清泉出涧、奔流不息,最终汇聚成安徽智能制造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