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
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述了一段“黄帝问养生道”的故事:黄帝向岐伯询问上古之人长寿的原因,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通晓养生之道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到了后世,岐伯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8个字被奉为《内经》的“八字养生总则”,反映了这部公认的中医奠基之作对于养生一道最深层、也是最本质的态度——若单看这一件事,其实是颇有玄学色彩的,怎么我只不过想寿命长点、少生病,还必须先通晓天地运行的道理吗?
这就要提到更“哲学”的《周易》了。《周易·系辞》云:“乾坤成立,而易行于其中矣。”乾为天,坤为地,易指阴阳。有天地之后,便生出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四正,四正及中宫为五行,四正加四隅则为八方,应八卦。阴阳两仪在气候为寒热,四正在方位为东、南、西、北,在时令为春、夏、秋、冬,在气候为温、热、凉、寒。
四象八卦为空间,四时八节为时间,而乾坤立上下,以应南北两极。寓于四时八节中的十二辰,大应一年之十二月,小应一日之十二时。阳升阴降,刚柔相济,消长循环,周而复始。天地万物生长枯荣,生生不息,一运久远。这便是《易经》所持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即《易经》之“天道”。
《黄帝内经》承袭了《周易》的世界观,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自身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天道运行的轨迹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遵循的法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此《灵枢·本神篇》中说道:“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秋园蛱蝶图 绢本设色 112.7×53.9cm 明 汪中 安徽博物院藏
秋溪放艇图 绢本设色 24.9×24.5cm 元 盛懋 故宫博物院藏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天道阴阳消长而生四時春夏秋冬,其气候为温、热、凉、寒,其生命之机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时令进入秋季,人们应该顺应天时,采取“收”的养生之道:早睡早起,好像与鸡的活动规律相仿,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精神,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如果做得不得当,便容易损伤肺气,无法为“冬藏”做好足够的准备,入冬之后易感肠道不适,这就是病的诱因了。
民谚有云:“秋天进补,春天打虎。”我国自古流传下来就有“秋天到了吃顿好的”的习惯。因为过去没有空调、电扇,度夏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天气一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个月甚至更长,人体内“营养库”的储存难免大受消乏。
清朝时,很多地方有一种“立秋悬秤”的习俗,立秋之日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人们挨个上称体重。如果体重比立夏时轻了,那就是“苦夏”。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好不容易立秋到了,气候凉爽,吃得下睡得香了,当然要趁此良机把夏天掉的肉补回来,接下来还要迎接漫长寒冬的考验呢,不储备点营养怎么行?
秋葵折枝图 纸本水墨 65.4×30.3cm 明 文徵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桥买鱼图 绢本设色 24.8×26.0cm 南宋 佚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于是,“贴秋膘”成为古人喜闻乐见的习俗。《燕京风俗志》云:“立秋日,人家有丰食者,云贴秋膘。”“丰食”也就是吃多吃好的意思,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曾有记载说,北京人对立秋日吃炖肉这件事相当重视,首先要精选好肉,然后文火慢炖。锅里除了葱、姜、八角之外,还要有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20多种中草药。年年立秋日满城肉香,也实在是一卷充满烟火气的京畿胜景。
既是名笔又是美食大家的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有一篇《贴秋膘》。他写当时北京人贴秋膘,如何守着“炙子”耐心等待羊肉被烤到最合自己心意的火候:“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这文字,读着简直令人食指大动。
在岭南,同样有一到秋天大快朵颐的传统,称为“进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南人嗜蛇,肉极鲜美。”当地又有谚语“秋风起,三蛇肥”,三蛇通常是指眼镜蛇(饭铲头)、黄梢蛇(过树龙)及金环蛇(金角带或称金脚带),将之煮熟去骨、肉撕成丝,再加猪骨、老鸡、生姜、陈皮等物同煲,上席之前再撒上菊花瓣,即为粤系名菜菊花三蛇羹。再比如以蛇肉加土鸡与药材(广东称为“清补凉”)一起煲出的“龙凤汤”,也是滋味美妙,而且食之有益,无怪乎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虽然看起来立竿见影,似乎见效最快,但吃肉不是秋季食补的唯一方法。中医认为秋燥是威胁健康的一大因素,“初秋温燥,晚秋凉燥”。所谓秋燥,就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
工虫八开之藕与蝼蛄 纸本设包 齐白石
蟹鱼图 纸本墨笔 29×98cm 明 徐渭 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之“藕春榭饮宴吃螃蟹”
姚燮诗意图册之“饤饾错菹果,饯岁方开尊” 绢本设色 27.3×32.5cm 清 任熊 故宫博物院藏
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在秋日,古人往往会有意识地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藕、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而辛辣之物如辣椒、胡椒等,则被列入了“秋季黑名单”。
从唐宋时起,江浙一带便有立秋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据说这样可以一秋不犯痢疾。重阳节则吃“九品糕”,虽然叫糕,其实是一种用荸荠、栗子、莲心等9种果品煮成的羹,而这些果品,也恰恰是滋润多汁、生津养阴的食材。
诗圣杜甫曾有一首五言律诗《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记述的是一位朋友“阮隐居”在秋天送给自己30束薤(薤是蔬菜,今天的菖头)的事情——秋天到了,还没有等到我开口要求,这位好朋友就送来满满一竹筐的薤给我。新收的薤茎叶翠绿,像是青草的顏色,鳞茎洁白,好像玉石做成的筷头。在诗的末句,杜甫写道:“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这些新鲜收成的蔬菜,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温暖,也确实让自己衰老的身体感觉到了舒适。薤白是古人认识和使用较早的一味中草药,早在汉朝,医圣张仲景已经使用瓜萎薤白汤来治疗胸痹了。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唐·杜甫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
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
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秋梨膏是一种由秋梨和祛痰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药膳饮品。关于“秋梨蜜膏”的记载出自《本草求原》,相传始于唐朝。清时,它是京城药房为宫中制作的御药之一,至今北京同仁堂老字号还保留着以“秋梨润肺膏”为药字号的国药。华北地区秋天风沙频繁,人们便常饮秋梨膏,来防治感冒、止咳祛痰。
广东人民一年四季都爱煲汤,有一道“花胶螺肉红枣汤”是经常出现在秋季的,原因就在花胶和螺肉上。这两种食材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秋冬皮肤容易干燥起皮,多饮此汤,可使皮肤饱满有光泽,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空调纷纷走入寻常百姓家,夏天再不像古时候那样“苦”得厉害。加上物资的丰富、物流的发展,现代人更害怕的是营养过剩,像古时候那样吃一大锅肉来“贴秋膘”的画面已经不多见了。现代的养生专家往往会建议人们选择易于消化的肉类,再搭配丰富多样的蔬菜、水果,循序渐进地进补,避免“补出火”来。
医书中用“秋刑”来形容秋天,认为这是一个有着肃杀之气的季节。在中国古代,对常规死刑犯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先行收监,等到秋后再问斩。这就是因为春天的特性主万物生发,人们做事也要顺应时节,“与而不夺”。
花果图屏之乳柑子 绢本设色 21.4×19.2cm 清 周淑禧 周淑祜 故宫博物院藏
花果图屏之枇杷 绢本设色 21.4×19.2cm 清 周淑禧 周淑祜 故宫博物院藏
熟来禽图 绢本设色 26.5×27cm 南宋 林椿 故宫博物院藏
榴枝黄鸟图页 绢本设色 24.6×25.4cm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秋山听瀑图(局部)
秋季亦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这样的变化不仅影响身体,也容易使人产生低落、抑郁、惆怅的情绪。中国自古就有“佳人伤春,才子悲秋”的说法,《礼记·乡饮酒义》亦言“秋之为言愁也”。
即便是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在目睹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之时,一样会感而生悲,发出“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喟叹。这就是时令带给人心理上的影响。
“秋刑”给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年老或体弱的人往往杀伤力更大。如何排遣调适?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早有专门论述:“秋时凄风惨雨,草木黄落。高年之人,身虽老弱,心亦如壮。秋时思念往昔亲朋,动多伤感。季秋之后,水冷草枯,多发宿患。此时人子最宜承奉,晨昏体悉,举止看详。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老年人身体渐衰,最是容易将自然界的枯荣消长和自身的生命曲线联系起来,往往目睹了萧瑟秋景,悲观低落的心境就悄然滋长。为人子女者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倾向,一旦发现老人情绪不高,就要想方设法寻找话题,把对方的心思从伤时悲秋之中转移开去。
当然,想要避免被萧瑟气象影响情绪,古人也总结了不少具体方法。清代医家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就说过:“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春日踏青远足,秋日登高望远,其本质都是走向自然、在运动中开阔心境,既是宾主同欢的赏心乐事,也是祛病延年的良好方式。
秋山听瀑图 绢本设色 181×57cm 清 樊圻 旅顺博物馆藏
姚燮诗意图册之“尔花冷苦当怨秋,翻似春鬓列修整” 绢本设色 27.3×32.5cm 清 任熊 故宫博物院藏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据西汉《长安志》记载,京城长安城外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着茱萸、佩戴茱萸香囊的人们纷纷登上高台游玩观景,热闹非凡。此后历朝历代,登高之风长盛不衰,沿袭至今。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前后菊花盛开,赏菊饮酒便成了节日另一重要习俗。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寿延年。《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秋山圖 绢本设色 137.6×60cm 明 蓝瑛 旅顺博物馆藏
秋山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