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琳,彭国光,夏 炜,吴美珍
(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自从1987年第一套口内数字化印模系统——Sirona公司开发的CEREC 1代问世至今,数字化印模技术于近30年的发展突飞猛进,精确度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功能不断增加,已从以往的口腔修复领域逐步扩展到口腔临床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对种植修复空间评估、修复界面的穿龈深度的预判以及最终形态的模拟方面都体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相应修复牙位和邻近牙的结构,并将其转化成虚拟模型。2)通过软件在虚拟模型上设计虚拟修复体,同时设置好所有的研磨参数。3)根据设计和研磨参数研磨制作修复体,并制作出最终的数字化修复体。4)数学化印模大大降低了传统印模制作时的人为误差,并具有可重复性等优点。
因此,本文拟对目前种植单冠的传统与数字印模时效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在患者中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价[1-3]。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需进行种植单冠取模的62位患者86例,其中男34位,女28位。
Trios口内扫描仪(3 Shape公司,丹麦);印模帽(DIO,韩国);替代体(DIO,韩国);种植扫描杆(DIO,韩国);硅橡胶(登士柏,美国),瓷倍健瓷块(爱而创公司,中国)。
1.3.1 采集数字化印模
本文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
将种植到期的86例需进行DIO二期种植取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一组为常规开窗式硅橡胶种植体水平取模,包括适宜大小塑料托盘的选择,在需要单冠取模的位置上开窗,转移杆的放置及硅橡胶印模的制取,硅橡胶模型制取的成功标准参照IOS包括印模区域的精准清晰,邻牙及对颌牙唇颊舌腭侧的完整,如果不合格,去除硅橡胶重新印模;另一组为使用3 Shape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及与之相应实验技工室的息的对接,在种植区域放置螺丝固位的扫描杆,先扫描工作区域,至少包括近中以及远中两个以上的牙位,再扫描对颌,最后进行咬合的扫描,扫描完后立即检查获得STL数据,如有不足,就立即进行补扫。分别记录两组的工作及补扫时的总时间,两组的具体操作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化与传统印模时间内容比较
1.3.2 结果分析
62位患者完成种植取模后,进行舒适度的VAS评分。0为不舒适,100为舒适,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数字化与传统印模时效性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数字化印模在种植单冠印模的制取上时间更短,包括种植单冠取模的准备时间、实际操作时间及失败重新制取时间。数字化印模的重新制取只需在不清晰部位补扫,而传统印模需所有工作模型及对颌模型重新操作一遍。对病人来说,数字化印模更有效;传统印模想达到高制取水平需更多的经验。
印模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接受程度。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节省后续的模型灌注、石膏固化及模型修整的时间而采用传统印模的时候,如果模型不合格就需所有工序重来一次,且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4-6]。
在种植体印模采集的体外实验中,Lee[7-10]等通过30位牙学院学生对同一个模型分别进行数字化印模(iTero系统)采集和传统印模采集,并分别记录其准备时间、操作时间、总时间、重新取模时间以及重新取模次数,汇总分析计算耗时平均值及所有操作者重新取模次数的总和。
结果显示,传统印模的测量值分别是准备时间为(45.6±2.5)s,操作时间为(133.8±3.5)s,总时间为(223±4.6)s,重新取模时间为(55.2±9.6)s,重新取模次数为14次。而采用口内数字化印模时,这5个测量值的时间更短,数字化印模效率更高和病人的满意度更佳。这表明数字化印模在种植单冠的模型制备与传统的印模比较,更具有效性。
对于口腔取模这一操作而言,患者的舒适感和材料的口感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配合程度,患者的配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患者的接受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治疗的成功率。Yuzbasioglu等对24名患者分别采用CEREC Omnicam系统和聚醚进行印模,100%的患者倾向于接受数字化印模。本文传统组和数字化印模组相比,更多患者倾向于数字化的口内扫描。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的印模设置已趋于更加的轻巧化、便利化以及智能化。扫描头的体积也在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口内扫描头已经无需喷粉,3M公司最新推出的true definition扫描仪的扫描头设计也仅有14.4 mm宽,和牙科手机大小相似,重量仅300 g,可进行单手多方位的口内操作,更容易对相对困难的后牙区进行扫描。从近期研究观察来看,使用3 Shape口内扫描仪制取种植单冠时间更短,患者接受程度更高。与此同时,对医生的经验要求也更高[11-12]。
“恢复生态学”专栏征稿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本刊自2010年开辟“恢复生态学”专栏以来,坚持发表相关生态恢复专题的论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8年继续开辟该栏目,欢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赐稿。聂呈荣教授为本栏目特邀主持人;任小平老师为本栏目责任编辑,投稿邮箱:renxp90@163.com。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