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老年人群是创伤性骨折发生的高发人群,深静脉血栓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集,阻塞血管空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引起心、 脑、肺等器官栓塞。本文将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对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例如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近期内使用过抗凝血凝药物治疗等患者,已进行排除。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男性3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8.45±6.59)岁。对照组51例,男性3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8.65±6.44)岁。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患者采取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前评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微量元素,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食物、低脂食物摄入,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出现排便困难,影响下肢静脉回流;(2)术后体位调整:抬高患者双下肢,保持高于心脏平面;麻醉效果作用消失后,应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扣背,进行早期的被动活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3)体征监测:观察患者引流液情况,包括性质、颜色、量等;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有肿胀感,且引流液减少,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注意患者的肢体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静脉充盈情况等;为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自觉配合护理;(4)按摩患者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适当使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发现咳嗽、胸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6h、4d)的D-D水平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检验;D-D水平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5.41%;对照组中,出现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24.32%; =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 D-D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D-D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D-D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6h 术后6d观察组 37 1.41±0.26 1.46±0.42对照组 37 1.68±0.35 1.76±0.24 t-- -3.767 -3.772 P-- <0.05 <0.05
深静脉血栓是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60%。研究认为[1],该病主要与应激反应、创伤、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死亡率约为9%~50%。据相关调查显示[2],创伤后7d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时期,70%的患者均为该时期发病。也有观点认为[3],术后7d、创伤后第2周,深静肠血栓发生危险较高。由此可见,对围术期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是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41%,对照组为24.3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 D-D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D-D水平,避免深静脉血栓发生。在进行早期干预时,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对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 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以及双下肢按摩,促进静脉回流,消除除静脉血栓诱因。
综上所述,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采取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降低D-D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