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铁对TDI软泡生产的影响

2018-10-22 11:44:06王艳丽金振宇张宏科
弹性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丙酮乙酰微量

王艳丽,金振宇,张 坤,徐 丹,张宏科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2)

软质聚氨酯泡沫弹性大,且具有耐油、隔热、吸音、耐寒等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各个行业。目前,软质聚氨酯泡沫的主要原料为软泡聚醚、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TDI)、有机硅匀泡剂、发泡剂、胺类以及锡类催化剂[1-11]。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聚醚型多元醇、聚酯型多元醇、TDI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微量的铁离子。因此,有必要考察微量铁离子对发泡过程的影响,从而及时对发泡配方进行微调,避免给泡沫生产厂家造成损失。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TDI:TDI80,工业级,科思创化学公司;聚醚三醇(SC5623):羟值为54~56 mgKOH/g,工业级,壳牌公司;三乙烯二胺(A33):赢创化学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工业级,赢创化学公司;硅油(L-580):工业级,迈图化学公司;乙酰丙酮铁:分析纯,西陇化学公司;纯水:自制。

1.2 仪器及设备

泡沫起升仪:Foamat285,德国Foamat公司;分散机:Eurostar20 Digital,德国IKA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1260 infinity,安捷伦科技公司;示差扫描量热仪:DSC25,TA公司。

1.3 配方及发泡工艺

(1) 配方(质量份)为:SC5623 100,水 4,L-580 1.5,A33 0.14,T12 0.2,TDI80 53.4。

(2) 发泡工艺:采用一步法自由发泡工艺。按配方在塑料瓶中称取SC5623、水、L-580和A33,充分搅拌10 min,得到组分A,放置于烘箱中,将温度保持在25 ℃,待用。称取配方量的TDI80,添加不同量的乙酰丙酮铁,搅拌均匀,得到组分B,将其放置于烘箱中,温度设置为25 ℃,待用。开启Foamat泡沫起升仪,设定温度为35 ℃,插好热电偶,校正高度,达温后待用。开启分散机,设定转速为3 000 r/min。在A组分中加入配方量的T12,手工搅拌10 s后,迅速倒入称量好的B组分,再高速搅拌6 s后,倒入Foamat泡沫起升仪圆柱形腔体中。

1.4 分析方法

(1) Foamat起升仪分析:起升时间定义为最大速率的15%,凝胶时间定义为压力随时间变化速率的15%,固化交联时间定义为电极化值随时间变化速率的10%。

(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Waters的SymmetryShield RP18 5 μm,尺寸为4.6 mm×250 mm,流动相为V(乙腈)∶V(水)=2∶98,检测波长为210 nm,进量为20 μL,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分别配制A33+水、A33+水+乙酰丙酮铁、T12+乙腈、T12+乙腈+水、T12+乙腈+水+乙酰丙酮铁的混合溶液,待测。

(3) 示差量热分析(DSC):迅速称取待分析样品,置于铝坩埚内,加盖密封后,放入DSC样品池中,在N2气氛保护下,于55 ℃下稳定330 min,观察其热流量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量铁离子对起发时间的影响

在软泡发泡过程中采用两种催化剂A33和T12,其中A33既可以催化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12-13],又能催化异氰酸酯与羟基[14-15]的反应,且其化学稳定性较好,较难发生水解等反应。表1为Fe离子含量对起发时间的影响,图1为Fe-A33-水体系和A33-水体系的液相色谱对比图。

表1 Fe离子含量对起发时间的影响

时间/min图1 Fe-A33-水体系和A33-水体系的液相色谱对比图

表1的数据表明,添加不同含量Fe的TDI80的起发时间在22.4~24.2 s内,相差极小,可以认为没有差别,说明TDI中添加的微量Fe对TDI与水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图1表明,加入乙酰丙酮铁后,A33未发生变化,说明乙酰丙酮铁和水对A33无任何作用,故而不影响发泡体系的起发时间。

2.2 微量铁离子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凝胶反应主要是异氰酸酯与羟基以及氨基的反应,A33和T12均能够催化凝胶反应的进行,图2为乙酰丙酮铁含量对凝胶曲线的影响。

w(乙酰丙酮铁)×106图2 乙酰丙酮铁含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添加乙酰丙酮铁后,凝胶反应时间明显延迟,从28 s最高增加到54.8 s。推测凝胶反应时间延迟的原因为T12在有水的条件下易水解[8],在加入乙酰丙酮铁后,其水解速率加快,导致发泡体系中T12的有效浓度降低。但同时铁离子亦能够催化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等的反应,因此,当铁离子的质量分数达到1×10-6后,凝胶反应时间较铁离子质量分数为0.4×10-6时提前,部分抵消了锡类催化剂的水解效应。

为验证上述机理,采用液相色谱和DSC对T12-水-乙酰丙酮铁体系进行了组成分析和反应放热分析。图3为T12-乙腈、T12-乙腈-水、T12-乙腈-水-乙酰丙酮铁的液相色谱图。

时间/min图3 T12/H2O/乙酰丙酮铁的液相色谱图

从图3可以看出,T12中加入水和加入乙酰丙酮铁-水后均发生了水解,但无法确认乙酰丙酮铁是否对T12的水解起到催化作用。为表征乙酰丙酮铁是否会促进T12的水解,对T12进行了DSC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在55 ℃时,T12-水-乙酰丙酮铁体系的放热时间较T12-水体系的放热时间提前了约6 min,说明乙酰丙酮铁加速了T12的水解。

时间/min图4 Fe-T12-水体系和T12-水体系的DSC对比图

2.3 微量铁离子对交联时间的影响

一般认为,交联反应在发泡反应和凝胶反应基本完成后,反应体系内产生的过量的NCO基团形成三聚体或者生成的聚脲、取代脲等,使泡沫形成三维体式结构,增强其承载能力。从图5可以看到,当质量分数小于2×10-7时,交联反应开始时间变化不大,大于2×10-7后,交联反应时间明显延后。

w(乙酰丙酮铁)×106图5 Fe含量对交联反应时间的影响

2.4 微量铁离子对泡沫高度和起升时间影响

由于凝胶反应是提供软泡强度和结构支撑的反应,因此,其快慢直接影响泡沫高度。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随着凝胶反应的延迟发生,泡沫高度升高,而达到最大高度的时间略微减小。

w(乙酰丙酮铁)×106图6 乙酰丙酮铁含量对泡沫高度的影响

w(乙酰丙酮铁)×106图7 乙酰丙酮铁含量对上升时间的影响

3 结 论

(1) 发泡体系中微量Fe离子的存在对泡沫的起发时间不产生影响。

(2) 乙酰丙酮铁能够促进锡类催化剂的水解,导致锡类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影响凝胶反应的进行,从而对泡沫的上升时间、泡沫高度产生影响,尤其是乙酰丙酮铁质量分数小于1×10-6时,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实际的发泡生产中,应该加强对原料中Fe含量的监测和控制,以防生产出现异常。

猜你喜欢
丙酮乙酰微量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分子催化(2022年1期)2022-11-02 07:11:08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7:06
乙酰丙酮钕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学光谱性质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中国塑料(2014年4期)2014-10-17 03:00:50
PVA膜渗透汽化分离低浓度丙酮/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4期)2014-08-16 13:23:09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