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山
摘 要 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经常要面临链球菌对猪只造成的侵害,其所引发的多种类型的传染病会造成猪只罹患淋巴炎、败血症、关节炎或者脑膜炎等多种疾病,致死率比较高,会严重威胁到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甚至还可能将疾病传染给人类。因此必须对猪链球菌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争取及时发现病症,并及时进行治疗。本文将对诊断以及治疗猪链球菌病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猪病;链球菌;诊断;治疗
很多种类的链球菌都可以造成生猪的感染,并罹患多种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既有淋巴结的炎症,关节炎以及脑膜炎,也有败血症的表现。这种猪病的分布十分广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病例报告。而且疾病的致死率很高,会对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猪链球菌的发病以及流行的季节性并不明显,在猪舍的饲养密度比较大,通风条件比较差且卫生环境差的地方都有可能爆发,另外如果生猪需要进行长途运输或转群,以及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等会引起生猪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也会诱发该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猪都有可能患病,仔猪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类疾病一旦爆发,病程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致死率高,因此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有效控制疫病的发展,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另外养殖户也要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1 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1 病猪的败血症表现
通常败血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最急和急性。在流行初期一般表现为最急型,发病急且病程较短,病猪往往在没有任何症状时就突然死亡,或者呼吸困难,高热不食,一天之内就会死亡。二急性型的主要表现是呼吸急促,体温较高,鼻腔内有分泌物流出,且结膜有潮红现象。在生猪的四肢下端以及腹下、耳廓颈部等位置的皮肤发红且有出血点。一般会在一到三天内出现死亡。
1.2 病猪的脑膜炎型表现
仔猪患病多表现为脑膜炎型。发病初期便秘不食,且体温升高。鼻腔内有粘液。后继会出现一些神经类病征,比如抽搐倒地、吐白沫、转圈或磨牙等。病程最短的只有几小时时间,也可能会持续一到五天,死亡率很高。
1.3 病猪的关节炎型表现
关节炎型的主要症状是病猪四肢肿胀,跛行,无食欲,衰竭消瘦,直至死亡。该类型的病程可持续两到三周。
1.4 病猪的淋巴结炎表现
该类型的主要表现是多出淋巴节出现脓肿或化脓,会使猪只出现呼吸以及吞咽困难,但致死率相对较低。
2 猪链球菌病的病理变化
在进行病理解剖时,败血症主要表现为器官充血,淋巴结肿胀。而如果脑膜充血,且脑组织的切面存在出血点的大多为脑膜炎型。如关节肿胀或在关节周围出现化脓,甚至有软骨坏死等症状,则是关节炎型的主要表现。如在解剖时发现腔体内存在菜花样或者黄色胶冻状的赘生组织则多为淋巴结型。
3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方法
在诊断时要结合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并配合以病理解剖检验的结果,就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进一步的确诊还需要实验室的检验结果。
3.1 对涂片进行镜检
通过镜检观察血液涂片或者组织触片,可以看到卵圆形或者球形的革兰氏阳性菌,没有芽孢组织,部分菌球会有荚膜存在。一般细菌主要呈现为双链或单链,有时也可以捡到断链排列结构。
3.2 对检材进行分离培养
由于此类细菌可以是兼性厌氧菌也可能是需氧菌,因此应在琼脂平板上对血液进行接种,并在37℃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培养,使其形成菌落,通常菌落为露珠状且无色,另外在菌落周边会产生溶血现象。通过镜检可以看到细菌成链状排列且长短不一。
在诊断时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区别该病与猪水肿、丹毒、肺疫以及伪狂犬病的差异性。
4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防止时要首先避免应激因素的存在,降低猪舍的养殖密度,保持猪舍内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对猪舍以及相关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洁,保持卫生,同时还要采取消毒措施。另外,只要发现有猪只确诊患病,就要对整个猪群采取药物预防的措施。
4.1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时可以采取青霉素和地塞米松配合使用方法,通过肌肉注射的方法每次为患猪注射5到15毫克药剂,每天注射三次,要连续注射五天。肌肉注射时也可以使用药效更强的阿莫西林。
如果是淋巴结炎型的脓肿,治疗时应在脓肿成熟变软以后,将脓肿切开,并排出脓汁,然后用高锰酸钾或双氧水进行冲洗,最后用碘酊涂抹在患处。
如果幼猪罹患关节炎,则应根据幼猪的体重,每公斤体重应使用20万IU的青霉素或1万IU的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时应混合氨基比林进行混合稀释,每天应进行两次注射。治疗时也可以采用林可霉素与地塞米松相配合,根据幼猪的体重比例确定肌肉注射的剂量。
如果病猪有高热症状时应在其一侧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注射,注射的剂量要适量增加,并用氨基比林进行稀释;在另一侧应使用磺胺类药的复方制剂进行注射,注射时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中的剂量使用,每天应进行两次注射,直至病愈。
4.2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方法
4.2.1 要保持猪舍及场地环境的清洁,做好卫生措施,使猪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另外要加强管理措施,猪群的密度要适当。
4.2.2 在幼猪进行打耳号或尾断脐时都要用碘酒进行严格的消毒。有其他的外伤发生时也要及时进行外科处理,避免伤口被细菌感染,诱发猪链球菌病。
4.2.3 应定期用消毒药剂对猪舍进行消毒,并为生猪体表进行驱虫。
4.2.4 应及时进行疫苗的接种工作。
5 总结
链球菌对生猪养殖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近年来该病屡有发生,养殖户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此类疾病加强防控措施,一旦爆发要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在该疾病的爆发初期,治疗时可以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品,如果发现未能取得预想的疗效,则说明病菌对青霉素可能已经产生耐受性。另外在诊断时要注意,该病在临床症状上与高致病性的猪水肿比较相似,但后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需要对二者进行准确的辨别。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都比较高,在诊断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在疫病高发地区可以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來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朱富万.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 畜禽业, 2016(1):59-60.
[2]隆元谷. 猪链球菌病(溶血性)的诊断、治疗方法探讨[J]. 农家致富顾问, 2016(24):45-45.
[3]曹英华.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浅析[J]. 兽医导刊, 2017(18):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