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青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习母语、实践母语的课程,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扎扎实实的教语文。
什么是“语文”?顾名思义,“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语文课,要以语言文字为教与学的核心。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理解、品味、欣赏、积累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那么,课堂上怎样做才算是教语文呢?
一、语文课要教会学生读书
语文课上不能没有琅琅读书声。学生要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读出教师要讲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二、语文课要教会学生表达与交流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需要、生存需求的重要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上无拘无束地交流,在生活中主动交际,有话就说,有问题就问。由敢说、爱说到善说,使每个学生敢于当众发言、当众交流、表达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表达的机会。
(二)注重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要从低年级就注意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从写句子、写话到习作再到根据需要随时动笔 ,使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抱着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个性化的写作“用我手写我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们不必“正襟危坐”不必担心答错问题会有什么后果,不必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心里,要敢于表达完全“自我”的情感。
三、语文课要教会学生思辨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有“静思”的空间,千万不要以“热热闹闹”作为衡量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标志。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闭起眼睛来想想”“再读课文思一思”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良好习惯,不唯教师之命是从,不唯教科书之命是从。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会思辨要注意三点:一是时间到位。要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产生心灵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想象,才能自由翱翔。二是手脑到位。要做到“不動笔墨不读书”。读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动笔勾画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加深阅读理解提升读书质量。三是方法到位。教师要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小学生更有这个愿望。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让他们适时地上讲台当小老师、表演课本剧等。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肯定、表扬、矫正等。
四、语文课要教会学生感悟语文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由此可见离开了文化,语文教学就缺少了深厚的内涵。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包含人性美的文字,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教师教学观念与专业知识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教师感悟语文文化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感悟语文文化的能力。作为教师一是不要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二是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个人修养。三是树立大语文观,多开展朗读、探究、模仿、口语交际、角色扮演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
听过一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猫》,看得出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下大功夫中做了丰富的、有趣的课件,各种各样的猫的图片;精心设计了活泼多样的活动,学生模仿猫的叫声、表演猫的各种动作,乐此不彼……短短的40分钟,老师忙于完成预设的展示任务和活动任务(不能称作“教学任务”),奔波于讲台和学生之间,忙碌在大屏幕左右,可谓煞费苦心,尽了全力,作为听课者,也可以说是观看了一场费尽心思的表演,审视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学生表演……太多的“非语文”、“泛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这是在教语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阅读教学要教语文。首先要明确教的内容是什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的形式是可以模仿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想方设法做到的。可是要想做到真正明确文本到底要教什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阅读教学要教语文,说具体点,就是要借助课文这个例子,教学生会读书(包括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学生读懂文章(包括李洁词句的意思),教学生会说话,教学生会写作。一句话,在生活实践中会运用母语与人交流。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沉下来”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析字、解词、品句、悟情,发现语言规律,诵读和运用祖国语言。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的共识就是引领学生面对文本,通过朗读和感悟等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语言的内在精神,使习得语言与接收人文熏陶融为一体。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会发现有诸多现象不能不使我们警醒:有的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求异”或者“发散”,往往离开了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结果越扯越远,有的语文课堂,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照本宣科”收集的资料,却把文本置于一旁;有的语文课堂,不恰当地滥用多媒体,以观看课件演示取代读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当然这不是说其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等不能用,而是要掌握合适的度,不可滥用。
总之,语文教学就应该做到不喊空洞的口号,不搞虚假的说数,不贴生硬的标签,不设花哨的形式,简简单单教,扎扎实实学,还语文教学一个清清爽爽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