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施

2018-10-21 22:40王文侠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本剧读本名著

一、问题提出及理论依据

(一)问题提出

1.2014年9月,我校教师发现学生早读没有兴趣,于是开始思考、研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恰巧校领导让我们组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于是我们商量,正好编写早读读本。

2.2014年后中考加大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而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家长丝毫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视野非常狭窄。我们认为,应采取措施,改善我校初中名著阅读现状。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二、实践过程

(一)起始阶段(2014.10——2015.1)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早读的兴趣,我们编写了早读读本。首先我们选择了余秋雨、贾平凹等名家的散文,又让学生在每篇散文后摘录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并写出阅读的收获或启示。那些精美的文章为学生语文学习注进了新鲜血液,学生的早读有了生气。

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这本“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对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又缺乏注释和指导,不利于学生自己阅读。因此,修改这本教材又势在必行。

(二)改进阶段(2015.1——2015.3)

这个阶段,我们做了两件事。

第一,编写校本教材。

新学期初,我们将最初的早读校本教材的内容改为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36首诗歌。书中,我们在每首诗歌下面,列出作者及相关背景简介,解释每首诗歌的大意,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诗歌,还加上了翻译,在每一首诗歌后面都有留白,供同学们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提升认识。

第二,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2015年1月放寒假时,我校初一二两个年级的备课组经过商量,尝试着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每天读五回,寒假读完整本书,要求简要概括每回内容,并就感兴趣的内容拟出20道题,开学后展示。

寒假开学后,学生交上的作业很不尽如人意,班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完成,完成的也大都是敷衍了事。

于是教师们以身作则,亲手写出读书笔记,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做表率;并要求每个学生一周读两回《三国演义》,在笔记本上简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认识,在活动课上安排两名同学讲解,其他同学补充。

第三,根据学生讲解情况,教师提问、引导,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讨论交流;通过文化墙、交流会展示学习成果;尝试编写剧本,排演课本剧。

(三)成型阶段(2015.4——2016.7)

4月,研修学院下发了各年级的阅读书目,于是,我们便按照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并将名著阅读融进语文课堂,利用课前5-10分钟让学生讲解、补充、写出故事梗概和认识。

为适应新的变化,便于教学,我们决定再编写一本名著阅读校本教材。

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名著阅读的特点和中考的实际需要,我决定从“知”“学”“联”“用”四个板块来结构这本涵盖《论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部名著的教材。

几经修改,于2016年6月份,初中语文教研组终于完成了《古韵今曲子矜情》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

(四)丰富与完善阶段(2016.9——现在)

在赵校长的领导下,我校2016年9月的开学典礼别开生面,展演了课本剧《官渡之战》,吟唱了《论语》若干章节。自此,我校名著阅读蓬勃开展起来。

首先,我们初中语文组按照领导的要求,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利用早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论语》,每天早晨读一至二章,理解大意。

2.各备课组依凭或模仿《古韵今曲子矜情》校本教材,落实名著阅读。

3.每位老师利用课前5-10分钟组织学生讲一回名著主要内容,要求概括主要情节、提炼认识或人物品质,老师要加以引导,要求学生课下整理笔记。

4.每周安排学生写出阅读名著的随笔文。

5.利用“校本課程”安排名著阅读或编排课本剧。

6.定期举办手抄报、读书笔记、讲故事等形式的展示和比赛。

第二,为更全面而深层地落实名著阅读,适应中考,我们又编写了新的校本教材。

这两本书,以《论语》《西游记》等九部名著为内容。其中“校本教材”分课时,以“知”“学”“联”“用”为框架结构文章;“早读读本”以“知”“学”“思”为框架结构文章。

“知”指对全书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的介绍。

“学”即选取所规定名著的情节,提炼出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次外还包括注音、解词等。

“联”即围绕某一人物特点,联系其相关故事或其他人物、故事而加以类比或对比。

“用”,即根据“学”“联”的内容,让学生写情景作文,或者谈谈自己对某一章节或人物的理解。

“思”,即根据“学”的内容,让学生动起来,提炼出有价值的认识。

三、实践效果

从2014年9月到现在,尤其是近一年的时间里,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各年级、各班掀起了读名著热潮,办小报,办橱窗,记读书笔记,写心得,排演课本剧,趣说作品人物,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名著阅读课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课堂上,动脑的多了,学生们认真阅读、思考教材上的每个问题;参与度高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及时提出所思、所感,与同学们交流;自我探索的多了,更多的学生能独立、主动读书,探寻答案;学生的发言多了,交流多了,相互鼓励多了,展示多了,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老师们也很有收获。教师们的传统文化修养,对经典、名著的理解程度,远超以前;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作引起了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使老师们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如王文侠老师指导的课本剧两次获区级一等奖,两次为全区初二语文教师作名著阅读的小型研究报告,崔艳老师指导的课本剧在密云库北区展演并获好评,还有好几位老师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名著阅读教学,这几年我们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一直在探索着,前进着。

猜你喜欢
课本剧读本名著
雏燕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