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江宁 岳增华 倪士明 孙凡花 刘云 许贵新
摘要: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整个教学活动制定蓝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纲领,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就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讨论,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职畜枚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教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29-01
1 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专业的教学目标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掌握最基本的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综合能力,适应畜牧兽医专业就业市场和终身学习、教育发展的需要。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较好的创业品质与创新精神,熟练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和知识,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面向动物养殖企業、饲料企业、兽药企业、畜牧兽医部门等单位,担任从事动物养殖技术指导与服务、饲料配方设计与营销策划、动物疾病防治与指导、动物防疫与检疫、实验室检验、饲料、兽药、动物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2 进一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现代学徒制赋予学徒独特的、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融入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管理,热爱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向优秀员工的方向发展。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学生接受多岗位锻炼,完成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包含的各个岗位(工种)的轮岗实习任务,实现各岗位(工种)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目标要求,确保学徒通过现代学徒制学习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3 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3.1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了人才培养方案、采用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1.5学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1.5学年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为了克服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不尽相符的现状,开发了《规模化养猪场技术标准与操作流程》课程和教材、并设计实施了企业现场与学校课堂互动教学等。
3.2 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熟悉岗位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便在今后专业教学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真正的教学要求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合作企业也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
3.3 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4 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4.1 优化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
考核评价内容应从职业标准出发,构建以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和知识考核评价内容,培养学生必要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岗位迁移能力等。
4.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应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要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而且还应引入第三方,如辅导员和企业主管领导等,此外还应涵盖同事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家长评价等。
4.3 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
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即时分析和反馈机制。一方面,学校根据考核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最终得出由“学业成绩”和“学徒成绩”组成的综合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分析,及时发现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学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5 结语
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学设计为整个教学活动制定了蓝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纲领。通过教学设计,学校和企业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了整体的把握,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