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国县崇贤见龙铜矿成矿条件

2018-10-21 08:41邓宇李中民孔祥晨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邓宇 李中民 孔祥晨

摘 要:兴国县崇贤见龙铜矿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属脉状铜多金属矿。笔者通过收集资料,结合近年来在该地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梳理了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的分布特征,大致确定了找矿标志,对本矿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矿化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热变质;石英脉;多金属矿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239-01

矿区位于兴国县县城约23km,隶属兴国县崇贤乡崇贤村管辖。该区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有民采历史。矿床产于北东向鹰潭—大余大断裂与北西向泰和—瑞金深断裂的交接部位,矿区地处元古界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下段(Z2L1)与大乌山花岗岩复式岩体外接触带的热接触变质岩中,矿化受北北东向石英脉控制,矿石的工业类型属脉状铜多金属矿。

1 地层特征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下段(Z2L1)。系地槽相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其上覆地层老虎塘组中段(Z2L2)。Z2L1地层在本区分7个岩性段,总厚度391.04m。其下伏地层为下坊组上段(Z1X2)。本区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走向70~75°,倾向北西,倾角大多在15~35°。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仅见震旦系上统老虎圹组下段(Z2l1),为地槽相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是本区矿化的主要赋矿围岩。地层总体走向20~30°,倾向北西,倾角平缓,大多在15~35°,局部地段受区域变质作用发生混合岩化,形成条带状混合岩化变余砂岩。在接触带附近有强烈的热接触变质现象,表现为斑点状角岩化。

2 岩浆岩特征

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为多期活动的大乌山花岗岩复式岩体,分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3个阶段。该岩体出露总面积约360km2,呈北西向“似牛角”状展布,岩体侵入的变质岩围岩,由于含泥质成分多,砂质成分少,对热反应敏感,接触面产状又较缓,岩体的热能不易逸散,因此沿岩体接触带形成宽约1200m的角岩、斑点板岩等热接触变质带。岩体顶部局部云英岩化、硅化发育,云英岩化带内产出的钼、钨矿化,有的已达工业利用指标。

本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与铜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或中细粒黑(白)云母花岗岩,呈不规则状岩株产出,岩石主要矿物成分為石英、长石,次要矿物为黑(白)云母,副矿物为榍石、褐帘石等,云英岩化、硅化较强烈。岩石中见有大量立方体状黄铁矿,粒经1~2mm,呈浸染状分布于花岗岩中。

矿区外围正北方向1km处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侵入的崇贤花岗岩岩体(2-3ρbγ52-1a),呈岩株状产出,与震旦系呈侵入接触关系。从多组施工钻孔中可见细粒花岗岩岩脉沿变质岩层理贯入或穿插于变质岩中出现,展布标高为-50m以下,距地表埋深350~400m,其中ZK0311中-200m以下连续34m直至终孔均为花岗岩,并可见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可能已揭到花岗岩的主体。而矿区04线以南虽然钻孔最大深度已揭至-120m标高,但所有钻孔均未见花岗岩,仅见角岩化变质岩,说明矿区内隐伏花岗岩的埋藏深度由北向南表现为由浅变深的特征。

3 构 造

区域地层、岩体的分布特征,显示出在印支期以前构造运动以褶皱隆起为主,轴向为北北西向;燕山期的构造运动主要以断裂活动为主,主要有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次为北西向,是北东向鹰潭——大余大断裂与北西向泰和——瑞金深断裂的次一级构造。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挤压硅化破碎带或石英脉充填,多条平行产出,单条断裂宽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沿走向延伸数百米甚至千余米。其旁侧的北北东、北东向的次一级断裂中充填的石英脉控制着本区铜多金属矿体的空间展布。

矿区内的构造有断层和石英脉两种表现形式。其中主干断裂构造呈北东向或南北向展布,规模较大的有F1、F2两条。F1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在矿区东南部见北东向、北东东向、近南北向石英脉,含矿性良好。区内长度1100m。断层产出于变质岩中,在北部断层出露明显。断层宽度3~6m,走向30~35°,倾向北西,倾角75°左右,构造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两侧围岩有褪色现象。区内发现的矿体、矿化体均分布于该断裂构造两侧,是该断层的次级构造。

以F1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矿脉组,矿化较好地段为北北东向石英脉组称为西矿脉组,分布于F1上盘60~300m范围内,整个石英脉组出露长约770m,宽约170m。地表可见数十条石英脉分布于此矿脉组中,总体呈平行产出,自北向南呈现左行侧列的形式逐渐向主干断层F1靠近。

单条石英脉出露间距1~10m,出露长度100~560m,单条宽度0.02~0.45m,其中宽度大于10cm者有9条,宽度大于10cm者可达20条以上,石英脉向下延伸可达400~600m至隐伏花岗岩体内。石英脉总体比较平直,脉壁比较平整,沿走向或倾向局部有分枝复合或膨胀收缩,偶见追踪贯入现象,显示该组构造先扭后张多期次活动的特征。

4 矿体特征

矿体在长约500余米,宽约170m范围内平行侧列产出。总体走向25°,倾角70~85°,平均为78°。

矿体严格受北东向石英脉控制,矿化富集于石英脉或其傍侧的围岩中,石英脉常有膨胀收缩及分技复合现象,矿体变化较大,矿体大多以大脉出现,两侧围岩矿化呈细脉、微脉或浸染状,石英脉界线清楚,充填现象明显。根据围岩蚀变特征、矿相分析及矿物组合特征分析,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型,工业类型为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5 找矿标志

区内花岗岩体与震旦系变质岩的触带外带、北东向石英脉发育且围岩中云英岩化、硅化及褪色发育地段,是成矿的有利地段;地表呈蜂窝状含金属硫化物发育、油脂光泽强的石英脉是本区铜多金属矿直接找矿标志。

6 结 语

综合上述,大乌山花岗岩复式岩体在赣南有色金属主成矿期——燕山期活动期次多,其热接触变质作用强烈,发育宽度一般均有1000m以上,而本区花岗岩的隐伏深度一般仅为400~600m,说明其完全处于强热接触变质带范围内。可见,崇贤岩体与变质岩的外接触带的热变质带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收稿日期: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