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田
摘 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主观推测或判断,对中职生的健康心理和自信心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德育课堂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对德育课中培养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四个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中职生 德育
一、背景及意义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对自己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舒尔克和日尔曼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成就有直接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自信,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表现自卑,影响其自身能力的正常發挥,降低取得成功的概率。[1]
中职生大多是应试教育中被忽视和冷落的弱势群体,普遍被认为是“学习的失利者”,在升学教育的背景下,他们缺少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并认为自己学习不行就什么都做不成。学业上的失败经历导致他们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足,遇到问题产生无力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积极向上的信心和追求,并存在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德育课是一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课程,通过激发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成长。在德育课中,积极正向地引导学生,提升其自我效能感,重新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明白职业学校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21]
二、德育课中培养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行为影响很大,如何加强和培养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实践中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德育课堂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对德育课中培养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四个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
1.设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有更多体验成功的经验[3]
班杜拉指出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最大。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在德育课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呢?[4]
(1)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及时地反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和专业特长,设计具有挑战性而又相对容易取得成功的课堂任务,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中职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表达能力欠佳,但操作能力很强,课堂中适当设计操作性的任务,比如人际交往主题开展信任坐,沟通主题使用解手链游戏等,活动的成功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老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强化成功的感觉。作业可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如帮父母做一件事,并用照片或视频记录然后上交,老师及时地肯定与表扬,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2)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德育课虽然不是专业课程,但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树立适合的学习目标,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将会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引导学生重新定义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进步,无需跟别人比,而应学会跟自己比较,每次考试成绩比上次高便是一次成功。
2.给学生树立适当榜样,帮助学生获得替代性经验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巨大影响。与自己相当的示范者的成功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否。这就提示了在德育课堂中引用的案例,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职业与人生内容的讲授中,举例的人物不应仅限于名人,要多引用本校的优秀学生,比如获奖的竞赛选手,或是优秀毕业生等。有相似经历的本校学生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帮助学生对成败进行积极地归因,并理性地对待失败
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当然并非如此简单,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还要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个体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韦纳从四个方面对行为结果进行总结,即内部和外部,可控和不可控。内部可控的因素主要指努力,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主要指个人能力。成功时进行努力和能力归因,失败时进行努力归因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或将成功归因于偶然的机遇,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德育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把成功与努力和能力相联系,将失败与努力不足相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尤其要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感”,如果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无法成功,便会逃避努力。[5]
4.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保持积极情绪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情绪的唤起也是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和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德育课堂中要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学生在生活中是会碰到困难,在坚强面对生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的设计中,要着重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如何管理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才会觉得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困难,才会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的使用要注意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的运用。同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于自我效能感过低的学生在教学中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德育课是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课堂,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抹柔和的微笑都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堂好的德育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威龙,冯文全.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未来与发展,2010,(3):47-49.
[3]钱迎,李秀芹,韩仁生.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4,26(4):87-89.
[4]魏红星.浅议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途径[J].科教文化,2011(11):158-158.
[5]李恒.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7):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