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研究

2018-10-21 22:52付艳苹
全国流通经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近年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后如何通过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13 -0033-02

本文所述的国有企业改革具体是指国有企业管理变革与治理变革,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完备标准的公司治理构造与合理的监督体制成为我国现有国有企业改革中急需处理的首要问题。所以,探究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兼顾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1.公司治理的内涵

针对公司治理(Corperate Governance)来讲,国外经济学界对其有着多种理解,在界定这一定义的进程中,国内一同诞生了公司治理构造与公司治理两个翻译涵义。和国外相反,我国理论界对其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但对公司治理构造和公司治理赋予的概念就超过了22种,不但易于引发定义上的混杂,而且还十分易于造成理论上的混淆。鉴于此,在理论上明确公司治理构造与公司治理的定义是所有探究的根本[1]。

首先,我国典型的公司治理构造(公司治理)的概念主要有李維安、张维迎、林毅夫、吴敬琏等人的主张。而吴敬琏的观点则是公司治理构造具体是指通过董事会、高级执行者还有所有人三方面构成的一种组织架构。要优化公司管治构造,必须要认定区分这三者自身的职责、利益、权利,进而打造他们间的联系。

其次,对于林毅夫来说,实际是在阐述市场氛围的必要性时讨论这个问题的。其觉得,公司管治构造,是所有人对于此企业的运营监管与绩效展开掌控与监督的一系列制度部署,且一同借鉴了米勒的概念当做证据,他还认为,人们常常所重视或者界定的公司整治构造,具体是指公司的直接掌控或者是内部管治构造。

最后,张维迎与李维安则均觉得公司管治构造是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的。李维安觉得微观的公司整治,是指股东针对运营人员的一种制衡与监管体制。其显著特征是利用董事会、监事会还有股东大会与监管层级所组成的公司整治构造与内在管治。宏观的公司整治是利用一系列囊括非正式、正式的外在和内在的体制或者规范来调节公司和所有效益有关人员间的效益联系,主要有政府、社区、债权人、股东还有职员等。张维迎的主张是,微观的公司整治构造是大公司股东的性能、构造、权利等方面的规范部署,宏观的说,则是指大公司掌控权与剩余索要权配置的相关法律法规、文化与规范性部署,这些部署影响着公司的目标,什么人在状态中执行掌控,怎样掌控,获益与风险怎样在各种企业职员间布置等相关问题,且觉得宏观的公司整治是企业所有权部署的细致化。

不难察觉,即使张维迎与李维安是站在不同视角去看待这一问题,但均支持宏观与微观的定义区分,而且均认定微观的定义是指内部整治,宏观的定义不但囊括内部整治,而且还涵盖外在管治。对于这一方面,其纷纷认为是和林毅夫相同的,但吴敬琏的阐述则可认为是微观的定义内容。

2.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鉴于此,公司治理不但认定了公司所有参加者,比如经理层、股东、董事会还有其余利益关联者的职责与权利划分,而且还决定了公司要事时,理应遵守的程序与规则。其重点在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割的基础上,因为两者兼得额权益有所不同而出现的委托和代理联系。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代理开销,让所有者不参与公司的平常运营,并且还确保经理层和股东权益与公司的效益实现最大化的效果[2]。

二、国有企业改革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优化措施

在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提倡德国与日本的管治形式,觉得此种银行与企业集团控股形式有助于激励企业可持续发展。但以美国与英国股市为主的资本市场则易于造成经理人员的短时间行为,为了当前的投资回报破坏企业的长足效益。然而九十年代之后,伴随美国经济针对德国、日本经济较有上风位置的提高,觉得美国机制更卓越的理论逐渐彰显优势,重点思想是美国机制更重视保护投资人员,股市成长比较顺利,融资便捷,最有助于企业的推陈出新,进而促进经济提升。

1.改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整治

创建法人整治构造是公司化的关键,其主要在于认定区分董事会、经理人员、股东自身的职责、权益,以此打造三方面间高效的监管平衡与委托代理,对公司关键问题的决定,一定要经由董事会与股东大会,且编制一定的决定程序与仪事制度,加强监事与董事的信誉与奋勉义务,特别是重视单独董事规范的创建,为有效限制控股股东提供了规范条件,确保公司标准化进步。

首先,强化董事会的整治作用。在董事会组员中,要针对外部董事、单独董事、执行董事的占比予以严谨限定,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监事与董事基本是通过持股股东或是大股东派遣的人员肩任,持股股东的关键领导人或者法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状况屡见不鲜,此种制度落实,为持股股东破坏其余股东利益提供了规范条件,实践验证是不靠谱的。因此公司董事长必须通过控股股东的法人或是关键领导人员担任。单独董事通过社会中的专业人士肩任。其要单独履行责任,不被所在公司现实掌控人、重点股东亦或是其余和上市公司存在利益联系的人员、单位所左右。经过单独董事的公平监管,以此保证股东权利,预防经理层与董事会间的不良勾当,利用单独董事的公平监管,来保证股东的利益。企业还可招聘单独的审计人员,通过运营监管审计与财务审计共同限制经理人员,打造双层限制体制[3]。

其次,强化监事会的监管职能。站在法律的角度加强监事会的权利与职能,编制其实际工作规范与议事程序,监事会和董事会互相无归属联系,均对股东大会负责,让监管权限与执行权限是均衡的,实现绝对的双层管治,利用健全的法人整治构造,限制以总经理为主的内部人掌控现象发生。

最后,创建经理人员奖励与限制体制。国内现阶段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主体位置,大量国企均还为切实展开公司制的整改,并且,国内资本市场依然处于初始时期,股票市场还未成熟,在实际此种繁杂的状况下,单调的方法难以高效奖励运营者。可针对各种属性的国有企业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奖励与限制体制。

2.强化国有企业的外部整治

效益关联者,是在国内相关证券市场的法规、法律中第一次界定的新定义。依据相关公司政治原则表述,效益关联者具体是指其余债权人或者银行、员工、消费人员、社区、供应商等。国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因为筹资途径单调,企业资本由来重点依赖银行贷款。打造了赋有特点的主银行系统,然而国内银行并非像德国与日本那样参加运营,因为信息的不匹配,出现不良贷款银行难以维护本身效益。要确保效益关联者的合法利益,公司要向其余债券人或是银行供应相关的重要信息,这有助于其针对公司的运营情况与财务情况做出鉴别与实施决定。未来变革的关键在于淡化银企联系,研究不同筹资途径,引进机构投資人员,其对于优化上市公司的管治构造有着推动性效果。在诸多方面,激励较多的机构投资人加入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基本转变上市公司整治构造的核心渠道,机构投资者能良好的监管控股股东。上市公司政治的阅历还可推行到还未上市的国企中。从外国尤其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整治的实践来看,重视与维护企业的效益关联者的权益,对确保公司的顺利运营与进步,达到最大程度的股东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公司与董事会要意识到保护权益关联者合法利益的必要性,且与其积极协作,联合促进公司和谐、顺利、有序的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让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相关人员必须清醒认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国企变革,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珊.公司内外联合治理、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基于国企改革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6,38(04):107~116+128.

[2]王卫中.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层面的框架设计[J].东岳论丛,2016,37,(03):143~151.

[3]孟庆春,张江华,赵炳新.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社会保障与国企改革——基于Cournot竞争的系统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06):138~146.

作者简介:

付艳苹,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