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与历史教学

2018-10-21 05:25马树春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历史课赞美孔子

马树春

什么是情感?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心理学认为,需要满足与否,是情感产生的原因,那些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的态度,产生愉快、喜悦等情感,那些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恐惧、痛苦等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历史课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用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去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尽量排除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强制性。下面谈谈情感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一、珍惜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和发展

情感教学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教态语”的使用

人们常说:“演戏讲究扮相,扮相好,能吸引观众;教书讲究教态,教态好,能吸引学生。”微笑的表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通行证”,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能使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學科。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懂得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生命,它直接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接受程度。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默默地以深厚的师生爱、兄弟情、父母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去尊重他们的情感、人格和自尊心,就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赞美学生,切忌恶语伤学生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过:“每过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别人赞美的。”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好感,增进师生情谊的一种途径。赞美学生,并不是美言相送,不求实际,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恰如其分地赞美学生,要有感而发,切忌信口开河,无端夸大,否则,极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反而达不到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

二、情感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的愉悦性

对于历史课教师而言,如何把一堂历史课讲的生动有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情感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常常会产生愉悦性。如,笔者的好友李玉老师在讲授“大禹治水”的内容时, 首先向学生介绍“大禹治水”的传说,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大禹治水的传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李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答题的同时,说我也想补充一点: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开始懂得运用水文运动的规律来治理洪水了,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李老师根据学生爱听故事,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提出问题,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来回答问题,最易沟通师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中进行。

三、课堂教学中的感染性和感召性,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使人心情激动,首先在于一个“情”字。作为一名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有感动学生的“情”,才能实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如,讲到孔子,过去我只是按教材从几个方面讲述他的成就,结果我发现学生反映一般,且不能真正了解、理解孔子,更谈不上树立孔子应有的杰出形象。为此,我采用以孔子的身世为线索,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治于学”讲起,到三十而立,私人讲学、51岁时从政、55岁起周游列国十四年、68岁时返回鲁国从教和整理文献。接着我对孔子生平做了一个小结:孔子一生,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可谓桃李满天,然他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他的才学、道德和精神,赢得了众弟子对他的深情爱戴。不管他生前有多少不足之处,也不管他身后有多少是是非非,我坚定地认为,他是我们祖先中一位值得骄傲的先哲,是悠久而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道德的象征。这时我抒发的是自己的真实感情,的确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呀。

四、历史课中的情感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可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历史情感教学法。在讲述历史事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到秦始皇的“暴政”时,为了让学生对秦始皇的暴戾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先引用了《水经注》卷三引扬泉《物理论》中的一首歌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来说明秦朝徭役的繁重已经达到不可忍受的地步。以至始皇晚年已“天下大坏,‘群盗满山”(《汉书.震山传》)。接着我又从秦朝时酷吏动不动就“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以致出现“刑者相伴于道”来说明秦朝的严刑酷法。这样,学生对秦始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暴君形象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二是道德情感教学。道德情感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具体贯彻在教学中,要把抽象的道德情感形象化,树立起道德形象,再将思考的触角伸向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如讲到昭君出塞。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王昭君、了解王昭君,在讲完“昭君出塞”后,我说:“昭君姑娘,为了使汉匈两族能和睦相处,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不顾个人得失,身负重任,离别家乡亲人,远嫁他方,她的这种甘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品格,是多么难得可贵啊!”我们赞美像王昭君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赞美他们高尚的、正义的、美好的情感,正是为了给青少年以熏陶、以启示,振兴民族精神之目的。

三是审美情感。我国古代科技发达,文化灿烂,中华五千年文明世代相继,渊源流长。沿着祖先追求美、创造美的法则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创造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足迹,继承民族的审美情感,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上的历史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无一不是与历史思维、道德思维、审美思维相结合而使学生获得体验的。

展望历史教学的未来,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学设备的更新,授课模式也是会有相应变化。但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有水恒的价值,永久的魅力。因此,关于情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即是符合国情、符合时代的重大课题,值得继续探论下去。

猜你喜欢
历史课赞美孔子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远离否定式赞美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