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成效的路径探索

2018-10-21 13:19吕小艳张正淳蓝陶曾东强
高教学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农科协同育人

吕小艳 张正淳 蓝陶 曾东强

摘 要: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实践育人环节资源不足,对农科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环节制约明显,卓有成效的协同育人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利用本地域资源已初步建立了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育人环节在不断优化,受益学生数逐年增加, 起步晚,发展快,但层次浅。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整体的共识凝聚度不强,协同育人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协同育人运行机制通畅度不高,协同育人的成效不显著。要更好地推进协同育人活动,还需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促进协同育人主体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优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067-04

Abstract: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resources of practice education, which limi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y has begun to use local domain resources to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with off-campus institutes. However, thi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is undeveloped, becau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cluding lacking strong consensus, deep cooperation, sound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t need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promote the main body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o form a comm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pecial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地方高校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本地区的区位特色,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重在为地方培养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人才,实践育人环节对保证和提升地方高校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一方面,地方高校农科专业自身的实践教学资源较为分散,基本是分部门占有和运作状态,教学资源不足且没有得到合理应用,严重削弱了实践育人的成效[1];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农科专业校内外的实践资源相当有限,极大地制约了农科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环节。因此,地方高校应农科专业人才实践育人环节亟待全方位寻求协同育人合作单位与途径,并合理利用、配置、优化各方面的资源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2]

一、地方高校农科專业协同育人现状与成效

(一)起步晚,发展快,层次浅,协同育人双方融合度不高

美国和德国在100多年前已开始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我国较早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校企合作教育,只有近30年历史,普遍起步的较晚[3]。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在不断改变,高等教育也因之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探索成为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关注和重视的教改课题。至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特别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后,地方高校农科专业与社会机构协同培养人才的探索发展迅猛,且形式多样,纷纷建立农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广西大学农学院就先后与广西农业厅、桂林农业科学研究院、大北农集团湖南金色农华种业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商讨并签订了协同育人方案,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蚕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已经受益;广西大学林学院不仅在区内一些林场建立生产实习基地,与林业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培养本科学生,还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开展学生教育与学术交流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协同育人双方在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等方面协同层次较浅,融合度尚待提高。

(二)主要利用本地域资源开展校外协同育人活动

地方高校隶属省(市、区)各省或直辖市(地、州),办学经费和管理责任主要由地方财政担负,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的区域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服务。[4]因而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和课程设置具有本区域特色,学生的实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主要依赖本地区资源。目前,与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展开协同育人活动的机构或组织基本限于本省,并获得了当地政府一定的扶持和引导。如,广西大学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与林业厅、农业厅、合作企业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协同育人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在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的制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共同协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校内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地方高校更加意识到教学和科研并重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广西大学就在不断探索校内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途径,并着手构建和完善校内科教融合的机制协同育人机制。一是鼓励教师将优秀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农科专业一些教师已注意到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加快了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进程。如,林学院教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来指导学生,先后出版了《木材学》、《木材检验技术》、《木材竹材识别与检验》、《木材树种识别、材性与用途》等教材。二是依托科研项目推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各涉农学院都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院也设立相应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并配备指导教师,并鼓励老师结合承担课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三是搭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广西大学拥有国家涉农科研平台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糖业及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多个区级批准设立的涉农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大批校级、涉农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彰显。四是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整合并且提升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广西大学校内相关涉农重点实验室开放平台正在逐步完善,“喀斯特地区节水农业新技术”院士工作站、广西大学农科实验实习协同创新基地等教学科研资源正在不断优化,本科生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四)协同育人环节不断优化,受益学生数逐年增加

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在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在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优化协同育人保个环节,惠及学生数逐年增加。广西大学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在学校教务处统一部署下,对农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一方面,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强调农科类专业实踐性教学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定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数不低于整个专业培养学时数的25%。从教学时数上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均曾设立校企共建课程,将原来的仅限于毕业实习的合作,扩展为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毕业实习的全流程深入合作培养。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和应用密切对接,提高学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相关学院还聘请校外涉农企业专家作为课程教师,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同时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制定“一生一题”计划,以实习促科研,学用结合,为企业真正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需求,对部分学生采取“订单培养”,有计划提前与校外企业、科研院校、事业单位的沟通,从就业单位需求出发,结合学生就业情况,可以事先签订就业协议,推荐和安排学生实习,改变原来随机安排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做法,合理引导、以实习促就业,保持稳定的高就业率。此外,涉农学院不断加强与相关院所如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研究所、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环境科学研究院、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田园)、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环境监测中心、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二、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整体的协同育人共识凝聚度不强

从育人工作现状来看,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一方面,专任教师协同育人理念有待加强。当下,教师满足学生求知的主要方式还是上课说教,很少指导学生结合其它渠道去拓展知识和能力,协同育人理念较为淡漠[5]。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协同育人意识不强[6]。从管理工作体制上看,教务管理部门、学生所在院系、学生管理工作处、校团委等与育人过程相关的部门相对独立,缺少对协同育人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需要相互配合行动的教学、后勤、科研等业务部门沟通瓶颈仍然存在,故管理者多数关注本岗位工作的完成,协同其他部门来全方位育人意识不强。

(二)协同育人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培养过程中,校外内合作关系有待强化。[7]学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虽然已从开始顶层设计,但育人过程学校引导力量仍不足,协同双方互相信赖及协调度不高。高校与校外合作育人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政府在促进校地合作的牵引力和推动力有待提升。校内外双方在共同育人的实施过程通常要面对不同价值取向,并体现双方利益群体的“博弈”,由于双方合作没有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影响了协同育人双方合作的深度。另外,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在与校外协同育人方向较窄,缺乏从大农业的角度考虑。目前校内外协同育人培养环节主要聚焦在对学生在种植、养殖的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能力培养,对产前、产后的经济活动关注不多,协同育人视野和渠道没有贯穿第一、二、三产业,合作育人的广度亦有待拓展。

(三)协同育人运行机制通畅度不高

目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是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的主要机构,借助政府引导和相关涉农行业中介机构,本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在人才、知识、物质资源相互交换与共享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协同育人活动[8]。从实际情况来看,协同育人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彰显出应有的合力,合作培养工作虽然在管理组织、签订合作意向书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成果,在运行过程很容易流入形式化和表面化,急需一个健康发展的规则和程序来促使双方紧密、稳定且深层次的合作。当下双方主体合作动机、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协同育人机制运行过程中,其动力机制的提升、激励机制的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的强化、利益分享机制的优化和配置等问题都需要重视和解决。

(四)协同育人的成效不显著

近年来,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在协同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育人的成效并不显著。就高校而言,校内协同初步平台虽已建立,但其指导力量、课程体系、实训平台等方面协同路径仍是有限,无法满足多数学生内在需求;在与校外协同方面,高质量稳定的协同实习基地较少,校内外共同参与指导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不足,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有限,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尽合理,故学生在校外的实习中还是不能较系统地融入行业生产实践、难以深入掌握行业发展状况。[9]校外的合作协同育人单位收益也不显著,科研院所认为没有达到弥补自身科研力量不足问题,企业希望协同育人过程能通过项目合作共同研发及产品生产获取利润,并获得相应的人力资源,却收效甚微。

三、提升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成效的路径探索

打造完善的协同育人平台,可集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等多方资源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资源局限性、针对性及应用性问题,也是解决校内协同育人资源零散,聚拢优质资源有效途径。[10]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的平台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强化。

(一)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形成社会全员参与协同育人新局面

政府促进高校协同育人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政府既能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种协同合作育人活动的开展,又能借助政策法规杠杆,通过财政资助、税收调控和科研基金项目等措施,提升社会机构与高校协同育人兴趣,推动和加快高校协同育人进程。同时,政府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产学政研合作育人,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协调多元主体合作时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还未形成,需要融合高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11]。地方高校要针对当前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现状积极为当地政府献言献策,让政府能及时掌握农业产业需求及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的培养需求,促使当地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为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供更多有利的外部条件。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统筹规划布局,为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提供适切的政策环境与指导方略,推动高校协同育人活动持续、有序、高效地发展。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体来宣传协同育人活动的各种形式、成效和重要性,让全社会成员对协同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共识,形成社会全员参与协同育人新局面。

(二)促进合作双方工作的同步与融合,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校内外协同育人合作单位如果存在价值观的分歧,育人过程就容易流入形式,协同共建的目标和作用就难以达成。为此,校内協同方面,高校管理部门之间要打破壁垒,消灭部门本位主义倾向和各自为政及情绪,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农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实施单位与教务处、实习实训单位、各种科研平台、学工团委等相关单位要形成共识,认可协同育人的培养计划。与校外合作的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则要顺应他们的利益导向,使他们在育人过程能满足发展目标。企业合作意向通常关注的是利润的提升,所以在与合作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及时需求。农业生产企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在安排学生去合作单位实践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地域去,尽量安排在企业需求人力的生产的旺季间去学习。校外农业科研院所较为注重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安排去学习的学生一定要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并保证学生在时间安排上能持续跟进科研项目。这样,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地方高校的人才、知识、科研、服务、信息及其高校的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方能为校外合作单位能认可,并从各自的价值取向寻找到相应结合点,形成发展共同体来推动双方工作的同步、融合与良性发展,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12]。

(三)优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推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建设阶段的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其合作的形式、内容及其合作成效方面不仅层次较浅,合作单位积极参与的动力也有待提升[13]。加强和完善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的关键所在。

1. 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协同育人双方的内在动力

农科专业是工作艰苦的冷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环境相对艰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构建外部激励机制,要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呈献农科专业协同育人政策研究成果及实施计划,积极争取政府以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等方面参与到高校的农科专业的协同育人活动中,引导协同育人整个平台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要以协同育人平台的各主体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的管理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双方合作的有序进行。

校内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绩效评定机制来监督和激励校内教职工协同工作积极性,与校外协同则要基于共同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协同育人管理机构和规则,以制度来规范合作育人双方主体的工作职责,约束双方主体的行为,从而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提升协同育人双方的内在动力。

2. 优化资源配置,集优质资源到同一平台

协同育人实质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集协同多元主体优质资源到同一平台来培养人才。为此,必须打破学科阻隔和组织体系壁垒,让多元主体通过共享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来优化协同育人环节。农科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既要依托本校的多学科资源、人才资源、教学和科研资源,在校内积极探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途径,还要本校农业学科自身资源优势,利用政策优势、校外企业、行业的实践资源优势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结合市场机制来协同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14]。通过对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聚集优质资源于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地方高校自身必须要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让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全校其它相关学院、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平台来弥补不足,通过改进培养计划、组建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合作等手段,优化配置校内教学资源[15]。其次,高校要结合校外合作单位的发展,把握产业、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与协同单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16]。目前,地方高校在结合各自优势、共同优化配置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运用校内外“双导师制”指导农科专业毕业论文,聘请双方单位专家共同授课、指导教学,共建培训基地或共建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活动已取得相应成效,显然是双方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四、结束语

校内外协同育人活动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实践育人资源的不足,并取得了相应成效。但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存在协同育人主体的共识不强、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协同育人机制运行不通畅度等问题。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今后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促进协同育人主体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优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多方面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和发展,积极探究协同育人有效途径,提升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协同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成协设,江珩,郑学刚.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2(2):69-70.

[2]刘正远,段玉玺,吕杰,等.校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3.

[3]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37(4):5.

[4]阳朝,吴晓蓉.地方大学与大学区域性关系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5(6):16-19.

[5]王永波.基于系统论视野下的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115.

[6]李良华.协同育人视角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现实路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10.

[7]陈晶晶,何云峰,马瑞燕.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4(9):60.

[8]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8-59.

[9]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

[10]詹勇,王文婷.建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24-25.

[11]栾学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J].技术与教育,2016(10):58-60.

[12]曹广祥.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5(3):57-58.

[13]吴御生.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6):74-76.

[14]金祥雷,赵继.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科教协同育人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3(5):21-22.

[15]邹艳,王吉华,王红梅.学科交叉的大实践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19-221.

[16]顧金峰,等.校企合作失灵:原因与矫正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3(3):58-63.

猜你喜欢
农科协同育人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农科种猪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