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强 吴力娟 许英冬
【摘 要】目的:分析动脉内尿激酶介入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实施临床分析,任意编号法纳入介入组与常规组(n=41)。常规组根据患者症状实施基础治疗,介入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介入动脉实施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及自主生活能力。结果:介入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97.56%,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82.93%,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的进食、入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适合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动脉急性闭塞所造成,缺血性脑梗死状态下,患者局部脑组织区域性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致使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较差[1]。为了深入调查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文章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实施临床分析,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且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实施临床分析,任意编号法纳入介入组与常规组(n=41)。介入组患者中男女占比为21:20,年龄取值44-75岁,均值为(61.42±2.43)岁。常规组患者中男女占比为22:19,年龄取值44-76岁,均值为(61.46±2.47)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根据患者症状实施基础治疗,具体包含脱水、抗凝、清除氧自由基以及降压治疗等。为患者实施急性脑CT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明确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心率指标等。
介入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介入动脉实施溶栓治疗,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实施全身肝素化治疗。明确患者栓塞的具体位置,出血的情况以及侧支循环的状态。微导管置入血栓附近闭塞血管位置实施溶栓治疗。血管内持续泵入10万U尿激酶,融入到10ml生理盐水中,流速1.0-1.2万U/min。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显效即为症状消失,好转即为症状改善,无效则为症状未见好转或者死亡(症状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2]。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巴塞尔指数,简称BI)评分对比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分数越高则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越强[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介入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对比
介入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97.56%,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82.93%,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介入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介入组患者的进食、入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尿激酶能够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讲解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溶栓效果较好。陈光辉,叶飞,秦碧勇[4]在研究报道中,以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78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78例纳入治疗组接受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2%。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恢复效果较好。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介入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97.56%,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为82.93%,介入组患者的症状控制率较高,治疗无效的患者数量较少。介入组患者的进食、入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相较于常规治疗方式,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综合上述内容,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适合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林.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5): 43-45.
[2]翟羽佳.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效果观察[J].中國处方药,2015,13(03):15-16.
[3]程提龙,霍世会,谢莉莉.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97-398.
[4]陈光辉,叶飞,秦碧勇,等.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26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4):471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