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同时为了追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在1999年之后建立了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明确,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弱化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应用型特色。本文主要就是通过观察分析这一部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从而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理论课应用型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教育部将1999年之后由专科学校自主申办并被批准升格为本科的院校称之为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这些院校的定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的得以明确,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也就是说,这一部分高校是有别于一般的综合型、学术型、研究型的大学,将它们定位为应用型大学,也即这一部分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院校。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就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针对这样的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那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应该有自身教与学的特色。从学校各门课程教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對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从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良好,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及认识上的偏差,在现实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坠入了理想化、形式化、知识化的迷雾,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现状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整体态势良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科学的、积极的、正确的,政治素质总体上发展稳定,主流道德意识积极健康,但在这个总体乐观的环境中,也存在着很多不乐观的因素,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型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班上课不能满足分层教学需求
不少高校的领导对政治理论课课教学重视不够,不愿多投入。为节省教学资源,便采用合班上课的办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大课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合班”学生人数一般都在上百人,有的甚至更多,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学生的差异,无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每个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不同,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同时造成的另外一个不公正后果是其他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老师上课敷衍、不负责任,水平低下,导致其任课教师地位低,任课教师也就越教越没信心。
(二)教学方法单一制约知识学以致用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不断压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教师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的压力,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空洞,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绝对不能够将知识激活,也就无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因此道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了感知阶段,而无法体验和升华。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影响转智为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使得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合作交流越加频繁。好处不言而喻,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全球意识,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随着快餐店、电影、电视节目等各种渠道涌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产生碰撞,而大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时期,难以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是非对错的辨别,逐渐开始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有的学生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是“洗脑”,从内心抵制思想政治教育,更可怕的是社会上接连出现几起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致同学死亡的恶性事件,这说明有才无德更是社会一种潜在的危害,因此,要端正学习思想政治的态度,转智为德。
(四)教学脱离生活难以服务地方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被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可避免的承担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使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意识形态层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着重关注了它的思想性,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而忽视了它的实践性,忽视了将其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虽说,现在有些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存在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对“我”的学习、未来的就业有直接帮助的才学,其它的都是没用的知识,但是,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现实的问题。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当也必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性、区域性、共生性和应用性。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与学的路径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鉴于以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加上新建地方本科校有别于传统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为一批新兴的应用型大学,我们必须在此前提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寻找出路。
(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高校领导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改革的进程。因此,必须要用国家政策争取领导重视。从源头上改变轻视、甚至蔑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气。让高校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政策、新要求,以此层层传达,改变合班上课、不分层次这样的教育现状,从而潜移默化的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然后通过知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行巩固,做到标本兼治。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学生从思想上认为“我都懂”、“我都会”,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对学习政治理论课的新鲜感。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1.一门课中采用擅长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采取一个学期、一门课程、一位老师,但实际情况是有些课程从始至终一位老师并不能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譬如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很明显这门课程由两部分组成,思想道德部分和法律知识部分,那么最合理的就是由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讲授这两部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潜力,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的准确。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标就是为地方培养优秀的一线职业技术工人,那么如果条件允许,在讲授职业、就业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聘请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企业领导走进课堂,从企业的角度讲述用人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教师的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2.授课方式多样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确发现,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手段也开始频繁且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而完全不顾学生的反映和感受,使得课堂沉闷单调、学生厌烦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有效调动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其一,采取“案例”教学,改变过去的“拿来主义”思想,根据授课要求对一些案例进行改编,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二,通过案例,让学生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优化考核方式
目前,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往往都是理论考试更多一些,并且考核方式单一,并没有形成良好且有效的考评体系。但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提出了比较有可行性的一些考核办法,例如,加大实践考核力度、以作品形式代替考试、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一对一考核等等。因此,要加快高校思政课考核改革的步伐,将课程考核建立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三)多途径强化德育教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贴近地方实际和大学生的生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多渠道强化德育教育。
1.优化校内环境
校内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定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首先,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班级辅导员应该用平等、诚恳、宽容、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真心诚意地与他们沟通,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分析、思考和理解他们的想法,以无私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真正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充分挖掘宿舍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宿舍是学生最私密、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大学的人际关系一大特点往往是以宿舍为单位,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相互之间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一些比如说评选“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舍友”、“和谐宿舍”评比等活动,相互之间吸收优秀、闪光的品质。最后,社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一大阵地。大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通过在社团中组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加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利用校外资源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校内,而是必须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正如杜威所言,不能有两整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如果校内外的生活所应遵循的原则不一致,就会产生混乱。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家庭、社区、政党、群众团体都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尤其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而是要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实际的感受思想道德修养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端正学习态度,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的思想,从而把理论的内容变成实际的行动。通过企业尽早的观察地方经济态势、熟悉地方经济发展思路,为将来服务地方经济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
[3]蒋丽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西师范大学..2005
[4]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9
作者簡介: 张佳(1986-),女,硕士,内蒙古人,河套学院马列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