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琼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它包括认识活跃、情感的兴奋程度和意志努力的强度。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创造教学氛围,激发参与兴趣
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不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一部分原因也得归于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应该说没有顾及到不出彩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态度。我们一旦擅自拔高了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探究能力,那探究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所以说,我们在设计科学活动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我们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的考量,毕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的实践者,设计出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活动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科学探究活动地顺利开展。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学生教师的知道下,在一个创设的情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解决问题。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我先出示一杯水,放入一粒高锰酸钾。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怎样才能使高锰酸钾加快溶解?”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自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由于是带着问题和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学习,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因此能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比较深刻。
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受一定主观条件的制约,也易产生惰性。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不是提问式,但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提问,因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设问,即注重设问的阶梯性和系统性,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质疑、求索、解疑。所谓提问的阶梯性,如蘇霍姆林斯基说:“简言之,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训练。”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在分析汽车启动时,关于轮胎和地面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教师直接讲授,学生总是觉得难以理解,印象不深。教师可采用玩具遥控汽车模拟实验情境,请一位学生参与,首先将遥控车举在空中,按下启动按钮,发现两个后轮在转动,让学生明白这辆车提供动力的驱动轮是后轮。然后演示:将遥控车放在桌面上,在后轮下各放一张白纸,按下启动按钮,看到后轮转动时,白纸被向后送出。这时学生顿悟:白纸相当于地面,车辆启动时,白纸向后送出说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车子向前运动,说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这符合相互作用的力方向相反的原理,再将车放在涂了菜油的光滑玻璃斜坡上,按下启动按钮,发现车轮打滑,汽车无法前进。这样就把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感性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学习,由“知其然”发展为“知其所以然”,实现认知过程的飞跃,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培养自主学习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释,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推进。问题的设计与提出,要切中新知的要害,抓住问题的本质,使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向解决学生所发现、所质疑的问题上,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摆的秘密”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摆,然后做实验:在10秒钟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多少?当全班12个小组将数据汇报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了问题。在许多的问题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类,确定本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明确了问题,这是思维的结果,也是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为分析问题做好了准备。
总之,科学课堂教自主学习学中如果引入得法,完全可以打破以往教学的“循规蹈矩”、“请君入瓮”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起自主的学习热情彻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使课堂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构建起“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师合作”多种形式的交往的立体、多向的交流网络,将教学活动从单向型的直线往复转变为网络式辐射,使教学完全呈现为开放的状态。师生皆置身于一个心理放松、心扉开启的教学氛围中,让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和谐共振、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