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友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越来越重要。问题导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初中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及时巩固教学知识,加强训练,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运用策略
新课改提出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结果,教会学生基础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应该注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针对数学知识点巧妙设计问题,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逐步探究、获取知识,学会自主学习。
一、设计有效问题
问题导学法教学中,问题的提炼与设计是其开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结合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进行层次性教学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深度顺序主要选择由浅到难。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课程内容知识的重难点,明确课堂教授的教学目标。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尽可能创设相对性的问题情境,将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和教学知识形成一种较为紧密贴切的结合,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难以理解的问题浅显化,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且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问题导学法有效运用的关键是问题设计要精准,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疑惑的地方,或是易混淆的内容,以此培养其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路。此外,设计的问题要有关联性、层次性、递进性、系统性等。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进行探索,形成知识框架,掌握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注意设计的问题难度一定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匹配,过于难的问题学生会答不出来,反而不能体现问题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理解)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探究。首先给出算式:(x+2)(x-2)=?;(m+3)(m-3)=?;(2x+1)(2x-1)=?;(x+2y)(x-2y)=?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计算结果后你又发现了什么?可以用符号语言叙述这个公式吗?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根据问题的引导探讨平方差公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符号运用能力。
二、课堂提问环节要落实
如何将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切入,就要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设计不单单只充当引出问题的作用,其合理科学的设计还要适当地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中。在课堂提问环节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的图像”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进行图像的播放,让学生依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图像的观察分析,结合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并依据自身对图像的分析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进行教学问题的提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分析的能力。
教师依据内容设计题目后,在课堂中一定要将提问环节落实到位,做好做精,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主动探究思考。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巧妙地将问题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以问引思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直方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直方图利用Excel形象直观地画出来,并依据内容适时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从课件中直接观看直方图,回答问题更加轻松容易,同时可以学习绘制方法,快速掌握直方图相关知识内容。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不仅问题的设定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导学方式的合理与否,也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出有参照性的引导,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思维的盲目性而陷入思维的误区,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思维效率。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及到参照学生的能力合理设定问题,便可能让学生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降低教学效果。问题的设定是为后面的引导做出铺垫,而引导方式的合理与否,则决定着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之中深入理解知识。问题引导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运动的过程,唯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考虑学生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才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四、确保数学问题的科学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环节中,应当确保问题导学的问题具有充分的立足点,并与课本知识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进行参考,确保问题不会出现偏差或难度太深,减少和避免因无法解决问题而给学生带来挫败感。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学法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问题导学法与情景教学模式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转化和分析。
五、优化导学过程,加强实际作用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数学教师应当清晰的明确,问题是开展教学法的引子,而实际重点则是导学的过程中。因此,在开展导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细致的加强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此外,还应当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問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向法,既可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参与到具体的数学学习中去,又可以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采用问题导向法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问题导向法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重点,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将问题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炜,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6,(27):93。
[2]林文良,数学“问题导学”模式的问题涉及原则[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6期(上旬):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