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李海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工程科技快速发展,在施工技术改革方面也有了非常大进展,水利工程发展得到了关键性的推进作用。现阶段来看,有些工程依然有着很多急需提升的地方,这篇文章重点是对工程中技术的提升分析和研究,重点意义是对建设施工技术的提升和创新,进而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应用的效果做出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探讨
1 引言
在我国建设中其中水利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河道的堤防工程,它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以及国家的经济效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对河道的堤防建设工程技术提升和改进给予更多重视,从而对工程质量得到更高的保证。
2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的作用
提防指的是湖、江或者海的岸边,以及一些水库的提防、蓄水池的边缘处建设水坝或者防洪墙,现阶段在水利工程中发现比较早以及使用相对广泛的就应用堤防作为防水,建筑堤防能够有效的防止汛期洪水对社会的生命财产以及工农业生产导致严重危害。堤防修建达标以后遇到汛期可以将洪水抵挡在洪道内部,从而为行洪水深以及流速提供了基础保障。从而进一步提升同等流量的水深,加大流速,进一步实现泄洪排沙的效果。除此之外,沿海区域水利工程在修筑堤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抵御风浪语海潮的效果。其对河道治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堤防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泄洪的效果,不仅会增高增厚堤防的同时,还需通过其他措施,保证治理的最终效果,主要包含疏浚河道、裁弯取直以及清除阻水障碍物等方面的内容。预测同时,在农业工程当中,加强堤防工程的堤防建设能够有效的实现围垦造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完善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可以加大农田的开垦规模,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探讨
3.1 堤身填筑施工技术
在对堤身填筑施工的过程中,需保证原材料符合相关规范,保证其整体质量。如果其含水量过高,需通过翻晒后,通过检测符合规范后能够用于堤身夯填。其主要施工工艺为:上料-摊铺-平土洒水-压实-质检-刨毛,主要采取分层填筑,确保上下层接缝互相错开,每一次完成后续进行检测,只有符合标准后方可对上一次的完成铺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1 铺料
在此环节,需加强摊铺厚度的科学把控,一般利用水准仪完成测量,有效的防止摊铺厚度过厚亦或是过薄等状况的发生。在摊铺作用开展的前期,需通过合理的区域设置控制桩,从而有效的把控摊铺精度。
3.1.2 平土洒水
摊铺完成后,为了确保压土料保持最佳的含水量,需对压土料完成洒水。如果含水量过得需完成翻晒并符合最佳含水量后,进行压实作业。通常利用进退错距法完成操作,为了确保压实的最终目的,需将叠压宽度提前预设,碾压机械行进方向与管槽轴线保持平行,坚持由慢到快的行驶速度,同时为了保证压实的整体效果需通过实验的方式将碾压的次数增强1次到2次。
3.1.3质检、刨毛
完成压实操作后,需通过灌水法检测土样的压实质量,只有符合规定要求后,才可对其完成表层刨毛处理,并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3.2 堤防填筑软基处理措施
3.2.1 堤身自重挤淤法
此手段主要通过堤身重要的加大从而将位于流塑状态的淤泥排出,同时利用自身的重量对淤泥中的空隙应力完成消除,进一步加大地基应力,保证其抗剪能力。此手段极易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因此,施工速度需科学的把控,由慢到快,从而保证施工最终质量。通过实践可知,其具有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期施工周期非常长,因此其主要用于地基为淤泥亦,同时对工期并未严格的要求的工程。
3.2.2 抛石挤淤法
第一,选取石块,去标准其符合施工规范;第二,将其石块应用到地基当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为投入方向,如果横坡较陡,需采用由高到低填筑;第三,对其上层加设反滤层。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淤泥或淤泥质地基当中。
3.3 护岸施工技术
3.3.1 坡式护岸
此技术主要通过抗冲材料沿着坡脚亦或岸坡完成游戏的铺盖,通过利用护岸的方式,但此类方式通过对河流水文条件产生一定的制约。其中最为核心环节为护脚施工,对工程整体稳固性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需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护脚工程以及施工材料要求标准相对较高,不但需具有抗冲刷、抗磨损的作用,同时还需具备完整性,从而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河床变形等狀况。与此同时,需具有防腐蚀,从而为水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3.2 墙式护岸
词方法主要是沿着堤岸建设竖直陡坡式挡墙,主要适用于城区河流亦或是海岸防护,特别是河道比较摘,无河滩堤段等状况,极易遭受水流的冲刷亦或受到建筑物,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采用墙式护岸能够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期主要此案去直立式,在确保项目稳固性的前提下,最大相对的缩小护岸断面面积,从而降低工程量的基础上降低占地面积。
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河道堤防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构成环节为堤基清理,能够进一步增强基础稳固性,保证项目的结构稳定性。在此环节,需对堤基范畴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树根等完成全面的清理,然后对其进行压实平整后对其土体干密度完成测量,只有满足设计规范后方可完成堤防填筑。根据碾压实验结果对填筑参数,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检测手段完成确认,从而有效实现分层土方铺筑,附近施工作业面需同时上升,防止发生陡坎高差。而下一次铺料的前期,加强刨毛操作,保证铺筑语压实施工的连续性,通常每填筑2-3米后方可完成一次坡面整形,填筑操作完成后,对坡面完成修整,同时保证护坡尺寸、高程、位置符合相关规范后方可进行格宾石笼护砌。
格宾石笼护坡能够有效的把控以及引导河流语洪水,有效的低昂地洪水对堤坝的冲刷,对河床进行保护。砌筑的前期,放样坡度控制线,同时铺设20厘米混合料垫层,通过利用挖机将其铺平并压实操作,与石笼单元结构相和,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位置与高层,科学的摆放组合的网箱,同时利用同质钢丝将将其实现有效的连接,并保证空网箱与放样控制线相同,高层满足设计标准,选取石料铺筑的过程中,选取平滑的石料,确保钢丝的整体质量。填充完成后,通过细碎石对其顶部完成填塞修整,符合标准候完成封盖操作。盖板绞合,保证其线条直顺,绞合点钢丝靠拢紧密。
施工过程中按程序严格执行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项目专职质检员终检的三级检验制度,工序开工前,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签字确认,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质量检测部位均具有代表性,且前一道工序完工后,由后一道工序的施工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并认真做好记录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严把原材料和单元工程质量关,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坚持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场,达到有效地控制关键工序,妥善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河道堤防施工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需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立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并加强施工技术的操作能力,为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柏玲.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42.
[2] 王德宁.关于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视界,2015(35):104+109.
[3] 邹勤.河道堤防工程浆砌石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