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文化新闻编译的实操手段

2018-10-21 01:17宋佳烜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

宋佳烜

摘要:国际文化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领域,因地域限制,存在很多实际报道的困难。在这些时候,记者往往需要通过编译的手段,反应新闻事件。新闻编译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领域,目前,还存在定位不明和规范漏洞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多年在国际文化新闻编译方面的实操经验,对文化新闻的编译手段和方法做简短的总结。

关键词:编译;国际文化;新闻写作

在从事国际新闻工作中,不免会遇到新闻编译这一类型的新闻写作。虽然目前学界对新闻编译的定位不明,无法确定新闻编译应是做新闻还是做翻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编译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类的传统媒体,还是包括自媒体、流媒体在内的新媒体,新闻编译都占有一定比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国际文化新闻关注各国最新的文化动态、文化活动及文化政策,僅仅依靠采写,很难实现新闻报道的多元性需求,对国际文化新闻的编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新闻采写的局限性,令新闻的角度和内容更加丰满。

一、国际文化新闻编译的特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景秀曾撰文指出,新闻编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不是简单的做翻译,而是以翻译的手段传播信息,接近但又不等同于做新闻;新闻编译是帮助新闻学科发展、推动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适切的编译策略以实现信息的顺畅传播。

本文认为,国际文化新闻的编译是对自采稿件的补充,所编译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我国文化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的文化政策、无法做到自采的国际重大文化事件和活动以及值得国内关注的具有特别价值的各国文化动态等。编译过程应该本着尊重原文观点、还原真实事件的原则。

二、编译的实操手段

(一)可靠的信息源

新闻编译的重中之重便是确认信息源真实可靠。在寻找国际文化新闻线索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于借助官方网站或海外主流媒体。各国文化部、主要文化场馆或机构、国际组织等一般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在官方网站的媒体信息发布通道中获取的新闻信息往往是最为可靠的。此外,海外主流媒体刊发的稿件一般情况下真实度也较高,新闻信息也更加准确。

对于海外媒体刊发的新闻,应该从多个媒体的报道中进行求证。对于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新闻编译更应如此,如果能够在新闻线索相关的组织机构官方网站上得到确认则会更加准确。如果有困难,则应在数个主流媒体的报道中进行核实,确保相关事件的真实性。此外,西方媒体普遍有着“猎奇”心理,在进行编译稿件的选取时,一定特别注意判断,选取更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编译。

即使信息来源确凿,由于并非自采,在编译的过程中依旧应该保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对于报道中提供的数据、时间、人物等信息,一定要进行再三核实,即使是主流媒体,也无法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因此,在编译新闻稿件时尤其要动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查证工具,对事实进行核实。

(二)编译信息的整理与补充

国际文化新闻的编译绝不等于翻译。各个国家由于语言结构、阅读习惯、新闻传统等方面的不同,所刊发的新闻也各有特点。加之,每个国家的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在对稿件进行编译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事实上,编译一篇国际文化新闻,也绝非掌握外语即可。除了简短的消息类稿件,通常情况下,你很难在一篇报道中找到符合中国新闻报道特点的全部新闻要素,而是要在通读数篇同一主题的报道后,才能从中截取到构成一篇新闻报道所需的内容。以韩语新闻的编译为例,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官方网站信息非常全面,在媒体信息发布一栏中,可以及时找到举办的文化活动、颁布的文化法令等信息。然而,在编译过程中,这些官方发布的新闻信息中往往缺乏互动,即没有有关民众反响、现场动态之类鲜活的内容,因而,在编译过程中,还应在韩国主流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中截取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三)编译的文字把握

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家媒体的新闻都有自己独特的行文方式和用语习惯,在编译过程中应该注意总结,并学会将其转化为中国新闻惯有的用语和行文方式,使其对中国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在编译过程中,记者很容易会受原文语言习惯的影响,很多编译稿件的文字都能看到原文用语习惯的残留。如韩语属于黏着语体系,助词和词尾非常发达,语句常常呈头重脚轻的状态,在翻译时,一定要对语句进行切分,才能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再如德语新闻报道中经常用第一虚拟式表示间接引语,中文里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因此要按照中文行文习惯进行翻译。

此外,对专有名词的翻译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外语中经常有一些带有浓厚当地文化色彩的专有名词,这些词语如果直接翻译为汉语,显然会失去其在原文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一定要寻找到中文体系里能够表达这一意思的词语进行替代,或在直接翻译后对这一词语进行合理的解释。在翻译姓名时,也应注意,一些有明确中文翻译版本的名人的名字,一定要查证后选用准确的版本,没有明确翻译的姓名可以给出自己的翻译并注明原名。这一问题对于韩语新闻编译则是个例外,韩国人的姓名本身有其对应的汉字,而在韩国新闻中是几乎不会出现汉字名的,因而在翻译一些并不知名的人员姓名时,一定要注明音译,以免造成误会。

三、总结

国际文化新闻的编译作为国际文化新闻报道的有力补充,具有非常明确的地位和存在的必要性。一切编译活动都要以新闻源准确可靠为前提,在编译过程中,应秉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按照中国新闻报道的行文习惯和用语标准,在尊重原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准确的翻译。编译并不只是“译”,更要“编”,因此,对于一个编译稿件,记者应尽可能寻找多元的新闻源,对翻译素材进行重新整合,让编译稿件得到补充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马景秀.新闻编译:一个亟待澄清的领域[J].国际新闻界,2015,37(4).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
关于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若干问题思考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简析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